更新於 2024/05/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胸悶、心悸、吸不到氣,不一定是心臟出問題

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時,突然感受到心臟加快,甚至是有心悸的感覺,病人通常會擔心是不是心臟出問題,前往心臟科就醫時醫師卻開立抗焦慮症的藥物,這是為什呢?

心悸、胸悶、胸痛、吸不到氣等等症狀,看起來是心臟的問題,但其實大部分與精神焦慮、恐慌有關。焦慮症雖然是心理問題,但與心臟病發生機率有正相關。

焦慮症患者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26%。


恐慌症

1.「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病人會反覆經歷突如其來的強烈恐懼,甚至有時會感覺到瀕臨死亡。

2.「恐慌發作」指的是,事實上並無真正的危險,但身體卻釋放出只有在面臨威脅時才會出現的強烈不適感。或許您正在準備入睡,或者只是在進行日常活動,如準備睡覺,但恐慌的症狀卻突然出現。

3.恐慌可能在一週內發生數次,或者在同一天內多次發生。一般而言,發作幾分鐘後達到巔峰,病人會感到情緒繃緊且害怕。

4. 過度的焦慮可能引發恐慌症的發作,這對病人的多方面功能會造成不良影響,會降低病人的因應能力和學習能力,使其對疾病的免疫力減弱,對治療的反應降低,對疼痛的耐受力下降,甚至可能導致行為上的失控感。


恐慌症的病徵:

下列是13種症狀,其中至少4種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1. 心悸、心臟怦怦直跳、心跳加快。

2. 大量冒汗。

3. 顫慄發抖

4. 感覺呼吸困難。

5. 哽塞感

6. 胸悶或胸痛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頭暈不穩的感覺或暈厥。

9. 失去現實感(覺得身邊的一切都不真實)或失去自我感(自己好像與身體脫離)。

10. 害怕自己即將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11. 害怕即將死去。

12. 感覺異常(指尖、嘴部或身體發麻或有刺痛感)。

13. 覺得冷或發熱。


「焦慮特質」會治得好嗎?可以一輩子不吃藥嗎?

焦慮特質中「遺傳」的因素占絕大部分,根本上是「基因」的問題,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改變基因。

但藥物或針灸可以舒緩情緒、降低恐慌症狀,所以不用太悲觀。

對於一般因壓力太大而造成嚴重焦慮症狀的病人,只要調整好大腦裡的焦慮中樞,解除腦部的警戒狀態,是可以停止抗憂鬱、抗焦慮的藥物。

但是再度遇到壓力、婦女的更年期,或失智症的初期,焦慮症狀都可能再出現,需要再治療。

有些病人會等壓力大的時候再吃藥個幾天,症狀又會緩解。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

#高雄減肥

#焦慮

#恐慌

#心臟病

#心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