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心悸、吸不到氣,不一定是心臟出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時,突然感受到心臟加快,甚至是有心悸的感覺,病人通常會擔心是不是心臟出問題,前往心臟科就醫時醫師卻開立抗焦慮症的藥物,這是為什呢?

心悸、胸悶、胸痛、吸不到氣等等症狀,看起來是心臟的問題,但其實大部分與精神焦慮、恐慌有關。焦慮症雖然是心理問題,但與心臟病發生機率有正相關。

焦慮症患者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26%。


恐慌症

1.「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病人會反覆經歷突如其來的強烈恐懼,甚至有時會感覺到瀕臨死亡。

2.「恐慌發作」指的是,事實上並無真正的危險,但身體卻釋放出只有在面臨威脅時才會出現的強烈不適感。或許您正在準備入睡,或者只是在進行日常活動,如準備睡覺,但恐慌的症狀卻突然出現。

3.恐慌可能在一週內發生數次,或者在同一天內多次發生。一般而言,發作幾分鐘後達到巔峰,病人會感到情緒繃緊且害怕。

4. 過度的焦慮可能引發恐慌症的發作,這對病人的多方面功能會造成不良影響,會降低病人的因應能力和學習能力,使其對疾病的免疫力減弱,對治療的反應降低,對疼痛的耐受力下降,甚至可能導致行為上的失控感。


恐慌症的病徵:

下列是13種症狀,其中至少4種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1. 心悸、心臟怦怦直跳、心跳加快。

2. 大量冒汗。

3. 顫慄發抖

4. 感覺呼吸困難。

5. 哽塞感

6. 胸悶或胸痛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頭暈不穩的感覺或暈厥。

9. 失去現實感(覺得身邊的一切都不真實)或失去自我感(自己好像與身體脫離)。

10. 害怕自己即將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11. 害怕即將死去。

12. 感覺異常(指尖、嘴部或身體發麻或有刺痛感)。

13. 覺得冷或發熱。


「焦慮特質」會治得好嗎?可以一輩子不吃藥嗎?

焦慮特質中「遺傳」的因素占絕大部分,根本上是「基因」的問題,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改變基因。

但藥物或針灸可以舒緩情緒、降低恐慌症狀,所以不用太悲觀。

對於一般因壓力太大而造成嚴重焦慮症狀的病人,只要調整好大腦裡的焦慮中樞,解除腦部的警戒狀態,是可以停止抗憂鬱、抗焦慮的藥物。

但是再度遇到壓力、婦女的更年期,或失智症的初期,焦慮症狀都可能再出現,需要再治療。

有些病人會等壓力大的時候再吃藥個幾天,症狀又會緩解。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

#高雄減肥

#焦慮

#恐慌

#心臟病

#心悸



avatar-img
233會員
313內容數
中醫師衛教、疾病治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消化道出血,俗稱胃出血,包括從食道、胃到十二指腸間的腸胃道出血。 臨床統計顯示,腸胃道出血的患者僅占住院病人的2%,但是病患死亡率卻高達10%。 而胃出血的患者,如果合併腎臟、肝臟、肺臟、心臟衰竭,就會大幅增加致死率,胃出血在內的上消化道出血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胃出血可能的病因: 1
第4篇讀書心得(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最後會附上前三篇心得連結) 2024.05.10 現在凌晨02:08 我明天早班,希望爬得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21天計
更年期前後將近50- 60%的女性會有關節痠痛的困擾。 體型肥胖、膽固醇高、高血壓、憂鬱症的女性,出現停經前後關節痛的機率更高。 這類型的痛好發在肩頸、頭痛、腰痛、手指關節、手腕痛,表現為灼熱刺痛、晨僵、關節局部腫脹,若嚴重起來可能連手指彎曲、打直都有困難。 更年期關節痛: 台灣地區骨質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立夏(國曆5月5或6或7日)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指的是 夏天從這一天開始。 古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將多雨。 節氣與民俗   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
上消化道出血,俗稱胃出血,包括從食道、胃到十二指腸間的腸胃道出血。 臨床統計顯示,腸胃道出血的患者僅占住院病人的2%,但是病患死亡率卻高達10%。 而胃出血的患者,如果合併腎臟、肝臟、肺臟、心臟衰竭,就會大幅增加致死率,胃出血在內的上消化道出血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胃出血可能的病因: 1
第4篇讀書心得(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最後會附上前三篇心得連結) 2024.05.10 現在凌晨02:08 我明天早班,希望爬得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21天計
更年期前後將近50- 60%的女性會有關節痠痛的困擾。 體型肥胖、膽固醇高、高血壓、憂鬱症的女性,出現停經前後關節痛的機率更高。 這類型的痛好發在肩頸、頭痛、腰痛、手指關節、手腕痛,表現為灼熱刺痛、晨僵、關節局部腫脹,若嚴重起來可能連手指彎曲、打直都有困難。 更年期關節痛: 台灣地區骨質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立夏(國曆5月5或6或7日)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指的是 夏天從這一天開始。 古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將多雨。 節氣與民俗   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某些症狀的原因,或許不是一般想的那樣……🥸🔎 💡頭痛、頭暈、胸背痛?咳嗽、心悸…… ⬆️這些症狀,會讓大家想到要看什麼科呢? 其實,一個症狀可能不只是單一原因或科別,所以只靠某些科檢查🧪和某種藥💊,未必能治療。 以下是幾個我們遇到的案例:症狀(太壹診斷✋) 1️⃣左背
Thumbnail
焦慮症、咽喉逆流和心臟衰竭都可能引起胸悶或胸痛,但每種疾病的胸悶胸痛可能有不同的特點,以下是它們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做決定 感覺煩躁、緊張或不安 感到噁心或腹部疼痛 出現心悸 出汗、顫抖或搖晃 失眠 感覺危險、恐慌或厄運即將到來。(以上這篇來自網路)
Thumbnail
焦慮症的症狀可以對身體的多個系統產生影響,包括胃部、心臟和呼吸系統。以下是一些….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外表平靜,外表無任何生理上的緊張貌,但心跳非常快! 這就是「恐慌症」的徵狀嗎? 如果是的話, 那我應該以前就"得過了"。 想高中時,數學小考前沒有準備好的緊張感,導致失眠的經驗,至今歷歷在目。 只是那個時候不知道這就是恐慌症,也不知道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 現在,身邊有友人是恐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心悸、胸悶應該是急診裡面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而我的經驗裡面,只要不是胸口疼痛不已,造成人非常不舒服,患者通常都可以忍很久,所以最後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尤其是中壯年、老年等患者,這樣情況真的不可以大意。
Thumbnail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某些症狀的原因,或許不是一般想的那樣……🥸🔎 💡頭痛、頭暈、胸背痛?咳嗽、心悸…… ⬆️這些症狀,會讓大家想到要看什麼科呢? 其實,一個症狀可能不只是單一原因或科別,所以只靠某些科檢查🧪和某種藥💊,未必能治療。 以下是幾個我們遇到的案例:症狀(太壹診斷✋) 1️⃣左背
Thumbnail
焦慮症、咽喉逆流和心臟衰竭都可能引起胸悶或胸痛,但每種疾病的胸悶胸痛可能有不同的特點,以下是它們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做決定 感覺煩躁、緊張或不安 感到噁心或腹部疼痛 出現心悸 出汗、顫抖或搖晃 失眠 感覺危險、恐慌或厄運即將到來。(以上這篇來自網路)
Thumbnail
焦慮症的症狀可以對身體的多個系統產生影響,包括胃部、心臟和呼吸系統。以下是一些….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外表平靜,外表無任何生理上的緊張貌,但心跳非常快! 這就是「恐慌症」的徵狀嗎? 如果是的話, 那我應該以前就"得過了"。 想高中時,數學小考前沒有準備好的緊張感,導致失眠的經驗,至今歷歷在目。 只是那個時候不知道這就是恐慌症,也不知道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 現在,身邊有友人是恐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心悸、胸悶應該是急診裡面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而我的經驗裡面,只要不是胸口疼痛不已,造成人非常不舒服,患者通常都可以忍很久,所以最後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尤其是中壯年、老年等患者,這樣情況真的不可以大意。
Thumbnail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