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20240530_TechNews

    A futuristic scene featuring a humanoid robot addressing a human with a cold, emotionless tone. The robot's metallic face is angled towards the human, its eyes glowing with a blue light. The words it speaks in the caption, "尊敬的人類宿主,你學習的速度已經落後了365個百分點。" (Respected human host, your learning speed has fallen behind by 365 percentage points) are displayed in sharp, robotic font, piercing the atmosphere with a sense of urgency. The background is a sleek, minimalist laboratory, with the focus solel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obot and the human.

    A futuristic scene featuring a humanoid robot addressing a human with a cold, emotionless tone. The robot's metallic face is angled towards the human, its eyes glowing with a blue light. The words it speaks in the caption, "尊敬的人類宿主,你學習的速度已經落後了365個百分點。" (Respected human host, your learning speed has fallen behind by 365 percentage points) are displayed in sharp, robotic font, piercing the atmosphere with a sense of urgency. The background is a sleek, minimalist laboratory, with the focus solel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obot and the human.


    圖靈獎得主、Meta 首席AI 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n)近日與全球首富的馬斯克(Elon Musk)空中吵架,起因是馬斯克在 X 平台招募 xAI 人才,楊立昆留言諷刺,但一來一往唇槍舌戰後,意外開啟最新戰火。 馬斯克 X 反問「過去五年你做了哪些研究?」楊立昆回應「從 2022 年 1 月以來發表 80 多篇技術論文。你呢?」馬斯克回「這沒什麼,根本軟趴趴,要再加油一點」,吸引超多網友觀戰,也對這件事情持不同立場。

    被嗆技術論文沒什麼!楊立昆再槓馬斯克:你特斯拉是靠我 1989 年論文建立的

    對於未來移動的一切討論,必然要從自動駕駛談起。2024 年的此刻,全球自動駕駛研發可以概分成兩個陣營,分別是科技巨頭和傳統車廠為主的「光達與高精地圖派」,另一派則是特斯拉和逐漸增加的中國車廠追求的「視覺派」。

    特斯拉領頭的視覺派,認為只要運算能力夠強大、軟體夠先進再搭配與人類視覺同級或更優的感測器,就能夠讓電腦擁有與人類相同的駕駛能力,又不會受到生理因素影響,大幅降低意外風險。

    另一方面 Google 支持的 Waymo 團隊,則是目前高精地圖派最出色的領跑者,他們的無人計程車隊已經在美國多個城市運作,包括鳳凰城、舊金山與洛杉磯,並且表現良好,事故數極低。這個成功案例,並不能掩蓋同樣採用高精地圖的通用汽車 Cruise 自駕車的問題,Cruise 在進軍舊金山後,事故頻傳,目前已經暫停營運。

    台灣雖然沒有巨型車廠能夠領頭,但在自動駕駛產業鏈,依然存在一些機會。要達成自動駕駛,可以簡單分為三個部分,軟體、感測器、電控元件,而後兩者就是台灣業者主要的舞臺。

    【COMPUTEX 2024】未來移動的明日世界:當車不只是車

    報導指出,全球10大半導體廠中,上季有4家獲利較去年同期呈現增長、3家轉虧為盈,而英特爾(Intel)則持續陷入虧損。其中輝達純益達148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7.3倍水準,第2大AI晶片廠超微(AMD)純益為1.2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淨損1.39億美元)。 日經新聞列入統計的對象包含台積電、輝達、三星電子、STMicroelectronics、高通、英特爾、AMD、德州儀器、美光和SK海力士。

    AI 旺、10 大半導體廠獲利飆 3.6 倍,輝達貢獻逾四成

    外流的 Google 內部文件被稱為 Google API Content Warehouse,總共超過 2,500 頁,內容有關 Google 正在追蹤的數據,一部分可能用於嚴密保護的搜尋結果排名演算法。儘管其中一些內容描述涉及舊系統,但大部分看起來符合目前系統運作。

    外流的文件內容可能對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內容出版、行銷等產業引發連鎖反應,Google 通常對搜尋演算法的工作原理高度保密,然而這些文件透露 Google 對網站進行搜尋結果排名所考慮的訊號。

    Google 確認 2,500 多頁內部文件外流,SEO 產業掀連鎖反應

    擁抱荷爾蒙就是「催產素」(Oxytocin),是下視丘分泌的激素,有多種功能。社交行為和情感聯繫方面,催產素能使人與人建立信任感:研究顯示墜入愛河的情侶,催產素顯著升高,促進親密關係;還會激發母親對嬰兒產生強烈保護欲,是母嬰緊密聯繫的重要因素,故催產素又有「擁抱荷爾蒙」和「愛情荷爾蒙」之稱。

    心理學家強調,雖然催產素有許多潛力應用,如控制食慾、改善自閉症狀等,但不是萬能。研究雖未觀察到催產素長期影響,但實驗時催產素確實展現積極效果。後續需更多實驗以確定最佳用法,使催產素短期作用轉為長期益處。

    以「催產素」改善孤獨感,值得深入研究

    馬斯克(Elon Musk)近期在社群平台 X 推出新計畫,用 AI 自動摘要新聞並整合社交媒體評論。名為「Grok」的 AI 聊天機器人,不直接閱讀新聞文章,只分析成千上萬 X 貼文產生新聞摘要。這方法可即時提供最新新聞,並透過社交平台互動豐富內容,但也面臨版權法及資訊可信度挑戰。

    另一個挑戰是AI幻覺(AI hallucination)的現象。AI有時會生成完全虛構的內容,就好像AI在做夢或出現幻覺一樣,它創造出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資訊。在新聞報導的情境,AI幻覺可能會呈現兩種情況:

    • AI編造一些完全虛構的新聞事件:例如AI可能會報導一場根本沒有發生過的火災或者罷工活動。
    • AI對真實新聞事件細節做出錯誤描述:例如在報導一起真實的汽車事故時,AI可能會錯誤描述出事地點、傷亡人數等關鍵細節。

    重塑新聞版權,馬斯克的 AI 新聞願景與影響分析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Michael Ng上個月發表報告指出,戴爾今年度AI優化伺服器營收預估將上看68億美元。他表示,2025會計年度第1季積壓訂單金額若季增20億美元,今年度AI優化伺服器營收能見度將上看50億美元。

    美銀看好 AI PC,戴爾狂升創史高、過去一年漲 269%

    機器狗是一種由馬達、感應器與各種程式控制行為的四足機器人,因外型模仿狗而得名,可執行各種動作如:行走、奔跑、吠叫、扭轉等。近年來機器狗功能越來越多元,除了做為「電子寵物」陪伴,也應用於警備、巡邏、救援等領域。

    在國外,機器狗已相當盛行,比如美國機器狗應用於電網巡檢、韓國機器狗「送貨員」投入物流配送、歐洲機器狗應用於地鐵隧道與管線檢修、西班牙機器狗做為「科技警察」抓交通違規,或應用於災難現場救災,降低就難人員衝第一線危險性,比如去(2023)年紐約曼哈頓下城區一座立體停車場結構性大坍塌,美國機器狗便率先深入現場傳回第一手視訊資料,輔助救難人員擬定救助策略。

    機器狗也是解決傳統產業、服務業缺工利器,台灣雖面臨因嚴重缺工引起的工程延宕、作業疏失等問題,但為何機器狗尚未廣泛引進?這是因機器狗產品造價高昂,比如瑞士機器人公司 anybotics 的 ANYmal 機器狗約台幣 480 萬元,加上機器狗尚未完全克服地形挑戰、客製化服務應用與 AI 程式開發技術支援不足,而台灣傳統產業、服務業的作業環境也不利機器狗或其他機械臂移動,故機器狗運用並不熱絡。

    台灣首發表自研 AI 機器狗,盼年底學會爬樓梯投入送餐

    HyperAssistant 在錯誤和漏洞檢測及使程式碼最佳化表現更好,實際用途超出目前生成程式碼範疇,這個 AI 助理還會建議休息時間和活動,支持開發者身心健康。此外,HyperAssistant 以開發者喜歡的模式在團隊成員會議參與協調,並透過學習指導支援新功能建立和新技能開發。

    想像到了 2030 年,開發者在 HyperAssistant 幫助下有什麼好處?研究人員舉例編輯程式碼過程,錯誤檢測系統會主動通知哪裡出錯並提出修復建議,與團隊成員開會會自動附上參考文件,額外提醒休息時間,屆時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能完成對比 2024 年一整天的工作量。

    AI 輔助程式開發,五年後工作量可望減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