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英文版於去年04.03.2023 發布於Substack上,本篇使用ChatGPT英翻中後再做了一些潤飾。
最近在AI開發界的一則大新聞是一封由1,000多名專家、研究人員和AI支持者聯署,呼籲暫停大型人工智慧研究的公開信。簽署者中也包括不少知名科技巨頭,如Tesla的CEO伊隆馬斯克。
這封信提醒了大眾關於AI工具發展飛速,若不加以監管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ChatGPT-4和Midjourney等AI工具因其快速的學習能力讓大眾感到緊張,擔憂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在未來被AI取代的可能性。
這股無法減緩下來的AI浪潮,其實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
「人類是否已經準備好要與這些強大的、能改變世界的AI共存?」
其實自去年Midjourney進入大眾視野以來,AI工具已經革新了我的創作流程。作為一位數位媒體藝術家,我平時的工作中總是融合了不少新興技術,如XR、NFT和AI。與其擔憂害怕,我更傾向關注這些工具如何改善我的工作流程,並思考將AI技術融入我的藝術實踐中。
我之前習慣於在Pinterest和Art Station這樣的藝術設計平台上尋找靈感。現在,我也把Midjourney中混合視覺元素的功能(Blend Images),納入創意發想的環節,有時候不經意的詠唱,將一些零散的想法混合在一起,也能迸出異想不到創意!
使用Midjourney製作的展覽概念圖
使用像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Leonardo AI等AI圖像產生器,能快速為提案製作視覺渲染圖,讓我可以保留更多的時間在創意發想上。
即便我依然喜歡手繪草圖,但如果要使用同樣的草稿製作多種不同的變化,AI快速產生圖像的功能就能派上用場,這讓我可以一次產生出大量樣本、素材,提供合作夥伴和客戶參考。
學習軟體卡關,不知道該怎麼辦,上網爬文又找不到相關的資源時,不妨問問ChatGPT吧!
有時候想用Blender或是After Effects製作某個視覺效果,將需求完整告入ChatGPT後,它果真能生成一份教學,快速解決了我學習軟體的痛點!此外,ChatGP也可以根據我們的偏好,制定出完整學習計劃。只要告訴它預計學習的時程,和想學的內容後,就能制定出每日學習計畫和回家作業囉!
藝術家的傑作可能源於隨機、碎片化的概念,難以用文字表達清楚的概念。也因為並非所有藝術家都是優秀的作家,尤其當英語並非母語時,將作品簡介或是藝術家自述翻譯成英文版本會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這時候可以使用ChatGPT潤飾自己寫的文章,並請它提供正式文件格式的相關建議,就能讓寫作事半功倍。
我雖然樂在其中,認為借助AI創作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但享受其成果之餘,並不代表我忽視了濫用技術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的確,AI工具能替我們處理乏味的任務,讓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並非所有使用者都具備足夠的科技識別力來理解複雜的技術,沒有足夠的人文素養就貿然使用、濫用這些工具可能導致以下問題:例如Deepfake AI影片被用於政令宣傳(propoganda)目的時,可能會導致不同政黨、國家間的緊張,引發政治問題。
在使用任何AI工具時,我們要時刻意識到不該將這些工具視為理所當然,並在使用之前確定良好的意圖和清楚的道德界限。
作為一位不擅長程式設計和電腦科學的藝術家,我常常思考如何為自己所處的藝術社群做出貢獻,並推廣關於AI倫理的思辨。
我認為鼓勵大家多表達對AI的擔憂和任何想法,是改善AI發展的最有效方式!
受到Kate Crawford撰寫的書籍《Atlas of AI: Power, Politics, and the Planetary Cos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Adam Nocek的演講所啟發,下面我列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來更深入思考AI的複雜性:
受久遠的文化、歷史、信仰和自身經歷的啟發,藝術家所創作出的一幅圖像可能象徵數千年的人性傳承。藝術的教育並不單純只是培育技術,其中更重要關於美學及人文的反省和延續。相比之下,電腦科學的教育不一定會使學生具備相同的文化鑑賞能力。當AI使用特定的訓練資料庫來理解和分類圖像時,有可能過于簡化,降低世界的復雜性,導致其帶有二元和限制性的概念。
若我們能花時間去探討AI如何影響我們去認知世界時,也就能引導我們去思考構成人類的重要因素:人類的優勢及價值、人之所以為人,是基於我們天生超越其他物種智慧、抑或是情感、思想、記憶、感官,甚至是其他事物上?
這是自AI發展幾十年來許多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儘管AI在邏輯思維和快速資訊處理方面可能超越人類,但目前普遍認為,人類在情感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尤其是我們同理心和愛的能力。在思考如何與AI匹敵的過程中,與其將人類的智慧和感官經驗分割成可被量化的數值,我們應該專注將生命經驗視為一個整體,也唯有接受人類的複雜及完整性,我們才有機會不因AI的崛起而害怕。
因此,下方我撰寫了一份指南,希望能幫助藝術家在AI時代中探索、成長,而不至於感到不知所措:
就像杜象的噴泉使我們重新思考雕塑是什麼,AI的快速圖像產出能力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藝術的定義。
藝術家能脫穎而出的最好的方法,並不是模仿,而是專注於我們創作作品背後的動力和真正的熱情。嘗試更大膽地探索那些讓我們獨一無二的特點,並在創作時突顯這些特色,即便是我們的脆弱面及黑暗面,也是無價之寶。
如果你還在理解自己為何而創作,不妨參考書籍《藝術家的職涯管理術:如何讓你的作品變商品》。書中列出了一些問題,幫助你思考為什麼想成為一名藝術家。
新技術既帶來創新及機會,同時也帶來破壞,因為它轉變了整個行業,使舊有的典範不再有用。
就像攝影技術和NFT曾經受到諸多批評一樣,由AI生成的藝術是否能重塑整個藝術創作過程,乃至推翻當代藝術界對藝術的定義,仍然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
目前,我更傾向於將任何新興技術視為藝術家可以用來傳達訊息及概念的媒介。多了一種技術,就代表我們多了一種媒介可以使用、多了一種語言可以與世界溝通。
嘗試思考將科技做為協作夥伴,以增強我們的獨特性和創造力,而不是與之比較或競爭。同樣,這也代表作為人類的我們,可以多嘗試與不同學科的人們互相合作,創造新的體驗,而不是孤單地抗爭。
藝術的形式多元,不僅局限於視覺表達。儘管AI在快速產生圖像方面表現不錯,但聲音呢?觸摸、嗅覺或味覺的藝術呢?
能帶來集體群眾合作,或是沉浸體驗的藝術呢?
跨越時空的限制的藝術呢?
透過嘗試不同的媒材及創作方式、結合多元的感官經驗,我們就能持續擴展視野,推動藝術的界限。
我的許多藝術家朋友們都提到,創作藝術的過程與AI生成圖像的方式完全不同,它不像在Midjourney中輸入提示詞那樣,是一個可被邏輯化的過程。儘管藝術家腦中可能有一個畫面,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完美地,就像在詠唱一樣,將腦中所想按實以文字記錄下來。
這也意味著,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些片段是無法以語意、邏輯去進行分析的。創作當下容許隨機性,並且在過程中依照直覺更改結果,更像是許多藝術家習慣的做法。
而我們也承認,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探索未知、突破既定印象,以及迎接happy accident的部分通常是最令人愉快的。顏料不小心地潑灑,並沒有毀了一幅畫,反而創造出新的傑作。故障圖像也能成為藝術(Glitch),沒有比這更令人感到興奮了!
所以,不要害怕犯錯,張開雙手,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擁抱美麗的錯誤吧!
這可能是我在藝術生涯中收到的最好建議。
當感到困惑、挫折時,嘗試放慢腳步,退後一步看,休息片刻,而不是強硬的push自己跑得更快、更加往前。
睡飽優先!獲得足夠的睡眠不僅有益於健康,還讓我們有足夠時間作夢,而夢鄉就是一個豐富的靈感來源,我大部分的創作靈感都是從夢境及冥想中獲得。
另外,安排時間休息,參與完全跟工作不相關的活動也能使我們獲得新的視野,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創作。沒有靈感時,就去旅行吧!不論是到附近的植物園走走,或是說走說走飛往異地,讓自己有跳脫舒適圈的機會,反而更能從容不迫地創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