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作者 VS 讀者 | 雙重人格閱讀體驗大PK \ 《月下飄零的白雪絮語》解析 & 聊聊

共創的緣由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然而,格友都正能量滿滿,徘徊在迷茫區域的我只能望梅止渴。但偏偏就如電磁學那般,在方格子這個碩大的磁場裡,帶有負電荷的我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大量正電荷吸引。我不禁開始暢想,兩個極性完全相反的荷放在一起,能產生出怎樣的花火?


  於是,我便向庫倫滿滿的同學發出了共創邀約。她也是很爽快地答應了。

(註:庫倫是電荷單位)




故事結構解析

主謀的話:

  寫完故事後,校稿時才發現,我又犯病了。我幾乎壟斷了大部分的劇情走向,實在太自以為是了。希望不會令她感到難受。下次的劇本全權交由妳寫,所以懇請不要拋棄我。


  坦白說,我從小就不太喜歡童話故事。說好聽點是天真爛漫,難聽點便是幼稚愚昧。

  但是在這種觀念下,《白雪公主》是唯一令我覺得有趣的童話。因此,在同學提出改編《白雪公主》時,我的腦中已逐漸浮現出要如何用我的風格去詮釋這個小孩難以關注到的黑暗童話。



作者 vs 讀者:

① 起 & 承

作者

  我們以王子和公主的信件交流,度過前期乏味的故事背景交代,盡量生動地給大家呈現出故事設定和人物性格。從信件之中也能隱約透露出很多信息,為後續劇情加以鋪墊。

  信件的下款埋了一個小彩蛋,不知道有沒有機靈的格友已經猜到了。1937年,是迪士尼上映《白雪公主》電影的年份,而2月1號則純粹是同學的生日。這個日期也恰巧方便在2月14號時,用一盒巧克力貫穿整個故事。


  結束第一章後,我們繼續沿用王子和公主的雙視角模式來敘述。交替地描述同一時間、不同視角的所見所感,並用天氣元素將兩者牢牢緊扣。這個過程絕對是獨自寫作所無法感受得到的樂趣!


VS


讀者

  我試著抽離作者視角,單純作為一個讀者重新審視一遍。這種雙視角的敘述方式對於讀者來說,貌似更偏向於觀兩位創作者的互動。在腦海中浮想翩翩,透過他們所寫的一字一句聯想之間的關係,並試圖在其中覓得作者的思維和情感。基於這一點,我認為共創非常利於兩位創作者進一步疊加共同粉絲資源和社交影響力。

  另外,由於兩人有不同的寫作背景、經驗和風格,在創作過程中能夠相互補充。思想的碰撞往往能產生更豐富、更有深度的作品。


鏡子中的白雪公主


② 轉 【寓意鋪墊】

  在轉折上,我們套用了《白雪公主》的場景 —— 白雪逃離到的森林,以及木屋中的七個小矮人。不過《白雪公主》中後母的報復太直接了,結局也相當無趣。最後竟然讓後母得到惡人應有的制裁,這個佈局讓小生究極意難平。

  為了加深故事寓意並貼近現實,在結局裡,公主的靈魂隨著親母皇后肉體的死亡而消逝。至於皇后,則用公主的身體回到了皇宮繼續生活。不僅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完美容顏,還順勢將自己的女兒剷除。

  

  在第四章中,我們對公主的視角施加了敘述性詭計,並在王子讀信的部分將結局扭轉。這個放在下面詳說。




敘述性詭計?大騙子?

  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正式使用敘詭(簡稱),所以都非常謹慎地處理。不過依舊存有大量破綻,敵不過大家的慧眼。


  我們在故事的不同章節中轉換了敘述者,打算利用讀者的思維慣性,以文字的盲點誘使人們潛意識以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我」是同一個人。


  第三章的「我」是公主本身的敘述視角,在墜馬暈倒後,醒來的「我」變成了皇后換魂成功的視角。直到最後的信件部分,才讓真相揭曉和重組,望能帶來瞠目結舌的逆轉效果。至於前面一直使用雙視角的原因,則是為了可以更容易在這部分混淆讀者視聽。


  經過這次共創之後,我決定重新複習一下《GOTH斷掌事件》,希望下次再見時,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個完善的敘詭效果。



七宗罪

  其實這個元素我並不打算深入剖析,就淺淺地提及一下,交由大家深挖吧。

  故事中曾兩度出現了相關元素。

  首先是在第一章(2)裡,巫術書籍裡提及到魔鏡中的 孔雀、蛇、獅子、樹懶、豬、狼和山羊,分別預示著 傲慢、嫉妒、憤怒、怠惰、貪婪、暴食和色慾。

  其次是在第四章開始出現的七個小矮人,他們身上各自有著七宗罪象徵動物的生理特征。




創作初衷 【主旨】

  結局寫出來之後,我們也討論過是否結束得太倉促。不過,敘詭的反差效果應點到為止,不宜過多贅述,所以我認為再多寫就會變得畫蛇添足。

  至於魔鏡的來源和去向,它只是充當著銜接劇情的物品,交代與否並不影響劇情的走向。在下筆之前,公主的命運和故事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只不過,有不少細節確實沒有處理好和解釋清楚,總不能用「短篇而已」一言帶過吧。(額...我確實打算這樣做😂😂)


  承接上述的轉折點,其實初衷就是想寫一個前置故事,顛覆人們一貫以來對《白雪公主》的認知。


  按照劇情,換魂術後,白雪公主體內的靈魂和意識其實是她的親生母親 —— 皇后。如此一來,《白雪公主》就會演變成先母與後母之間的宮鬥。


  到了最後,「後母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個句子的含義就會被完全扭曲,因為白雪公主的親生母親才是笑到最後的人。而所謂的白雪公主,早早就已經死在前置故事了,壓根沒有在正戲出場過。



偷龍轉鳳

  這次的改編並沒有直接從原版故事的內容入手,而是透過增加一個前置故事,間接換掉《白雪公主》整套主旨和寓意。


  作為一個女性互相報復的黑暗童話,我認為《白雪公主》還有很大的陰暗面尚未被探索和挖掘。這個童話的可塑性實在是高得讓人難以想象,而此作僅僅是冰山一角。有機會的話,讓媗日妹妹寫一篇番外也未嘗不可!(哈哈)


不知道公主什麼時候露臉呢~





過兩天會接下去發佈我前段時間寫的另一部短篇,望多多支持~

再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白雪公主的故事被重新演繹,披上了陰暗詭譎的面紗。 冷酷無情的魔鏡、情人節的巧克力、結局的計謀與反轉...... 集嫉妒和報復為一體的皇后,不惜採取殘酷的手段實現自己的陰謀。 請來到我們中間,握緊我們的手,跟隨我們進入一個另類的童話世界,探索人性最深層的陰暗面,逐步揭示冰冷冷的七宗罪。 孩子們,故事,開始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