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讓SEO成為4P思考的基石,好的產品力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本文還是討論SEO是行銷的根本(basis)這件事情,畢竟 basis 其中一個含義就是 a way or method of doing something,前篇文我們講到做產品首先要跟做SEO一樣,總是要先挑「有需求」市場為主。這個時候部分人的心裡大概就會搬出 Steve Jobs 的看法以及跟Henry Ford 的那句名言:

If I had asked people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said faster horces

通常他們就會接著說「如果只聽消費者需求,是做不出偉大的產品的」。這句話對於產品開發者來說本質上沒有錯,如果只是一昧的一句既有消費者的需求去開發產品,偉大產品可能就無法誕生, iPhone 或汽車可能至今還是幻象中的產品。但對於沒有參與產品開發的行銷部的工作也正是如此,當整個市場的消費者還在搜尋”faster horses”的時候,汽車真的有人要買嗎?當然這時候還是回歸到STP的本質思考:不一定做全市場,導入期的行銷策略應該是先做需要 faster houses 的受眾。如果福特汽車是套用在現今的市場環境的話,我應該就會搜尋結果中告訴你:

  • 你始終要換掉更快的馬,新的福特"汽車"改變你出行的方式
  • Need faster horses? Try Ford


15個字的一句話價值主張

上述文案字數其實是故意設計的,中文文案採用了10+14個中文字,英文限縮在30個字元當中。在 SEO 界中,其實標題的長度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爭論不休的事情,到底要控制在多少字以內,許多 SEOer 都有自己的看法,雖然Google從來沒有限制網頁標題字數的長度,但Google Ads中關於廣告標題的字數限制,以及動態搜尋廣告字數的建議還是有規範的:建議在60-90個字元,也就是兩到三個標題的長度。

所以在做品牌價值一句話定位的時候,我都會要求學生一定要在15個字內講完,最多開放到30個字,通常也是SEO中廣泛的標題長度限制。畢竟雖然Google自然搜尋結果沒有現在標題長度,但字數太多的也會變成”…”

3C 品牌最常犯的問題,塞了一堆字在商品標題


同理Meta廣告一行中文字長度大約也是20字以內。為什麼品牌價值要控制在15-30(最好15+15的格式)個中文字,還是基於SEO的基礎出發的。 . 講遠了,本篇還是要從SEO的工作之一:改變消費者的意願出發,假設亨利福特生在這個年代,他要進攻的關鍵字肯定不是cars而是faster houses,畢竟大家都沒有cars的概念,所以我可能會在產品的敘述裡面去埋入消費者所搜尋的關鍵字,甚至在媒體操作的時候,新聞標題可以寫成 "45 Miles?Faster Houses? Car!" 讓當年還沒有搜尋引擎的美國閱聽者在掃描標題的時候,快速街入消費者的目光。那我怎麼抓到消費者的需求呢?關於這個故事 Dropbox 有一個經典的失敗案例。

Dropbox:Growth Hacker 經典案例前的失敗故事

當年 Dropbox 憑藉著「推薦一個使用者使用就送 250MB 的網路空間」一招,在 Growth Hacker 界中成為經典案例,也成為網路硬碟最早相對成功的品牌。但在這個成功的策略之前,在 Dropbox 推廣初期他們跟多數企業一樣,起手式是買關鍵字廣告。但那時候他們買的關鍵字是「雲端硬碟」、「網路空間」等等的關鍵字,一個轉換成本超級高。

為什麼呢?因為那是個不同電腦間傳檔案最快的方式是 USB 隨身碟,台灣又稱「大拇哥」,進步一點可能會考慮 FTP 或網路芳鄰,對於消費者來說壓根不會想去搜尋「雲端硬碟」,就算有曝光我猜當時的文案也無法吸引消費者買單。但如果 Dropbox 在制定行銷策略的時候,能夠先把關鍵字研究這件事情加進去,可能就不會有後面 300美元才換到一個註冊的窘境。當然這也是後人的馬後砲,畢竟後面 Growth 的策略也是相當成功,25% 的新使用者都是來自於 MGM 的策略,這表示消費者並不會不接受新的能夠取代FTP跟大拇哥的產品,要的只是合理的曝光,曝光給到對的消費者就能夠有轉單的機會。而如何提升這個機會,自然還是要從有需求的使用者開始。

命名學問也是產品力打造的一環

關於這個論述要談的是一個客戶「潔淨學」。潔淨學的品牌整體 STP 是主攻只使用天然清潔劑的媽媽,家裡的小孩基本上三四年級以前為主,但在產品的選擇上都是以較高客單,甚至是會買到某直銷品牌客單的清潔劑當作主要定位。

當我們在第一支產品準備要推出的時候,我跟老闆在討論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要叫什麼。這是一支完全純天然成分的浴室除霉用品,但是在命名上這時候陷入了猶豫。一般來說我給客戶的命名策略,通常來說都是要用三個字來取名,因為這樣消費者會比較好記憶跟傳播,所以就像之前的文章會提到,化妝品品牌會將產品另外取一個「小棕瓶」的 nickname 比較好記憶。再加上台灣人最愛的諧音梗,這個產品有可能會叫做「霉問題」「霉毛病」。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走進知識的殿堂,我們經常被各式各樣的課程內容所吸引。你是否也在尋找那些能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甚至讓人手不釋卷的課程呢?我們精心設計的課程,旨在為你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學習體驗。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求知若渴的博學者,這裡都有屬於你的專屬學習空間。現在,就讓我們攜手同行,在悅趣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成為真正的學習達人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