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畢業》9-10集劇作深度解析:回扣首集炸彈爆發,教育者的矛盾與出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9、10集甜蜜之餘,教育主題上升到了意想不到的深度。上周還欣喜於“猜中考點”,這周就遇到了難度等級超高的試題~

 

從劇作角度看1到10集,其中10集無疑是最難“閱讀”的,不僅有大段大段對白,教育和感情還爆發雙重矛盾,故事氛圍不免多了一些凝重···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追這部劇時,覺得哪部分最難呢?相比輕鬆的喜劇或甜甜的戀愛劇,《畢業》確實有較高的觀劇門檻。

 

也許難在理解教育主題?職場環境?還是師生戀?又或者只是畫面太黑了······我覺得第10集看惠珍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是最難的——那種幽微而尖銳的責難與羞愧,在故意克制的平靜對白中形成了更強烈的戲劇張力。

 

raw-image


還記得第1集從討論“矛盾”開始的故事,重要人物表尚燮老師,在10集再次成為“炸彈”。


表尚燮來補習社見惠珍,說他決定辭掉學校教職,去白髮魔女的最佳補習社。

 

raw-image


他一副義正辭嚴,說了很多自己的反思,但是話裡話外的中心主旨還是為了向惠珍表達——我辭職,都怪你。

 

如果他只是來說這個的,我們還可以把他簡單歸類為“壞人”,或者“敵人”。但顯然不是。從他的自白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自以為被害的、滿腹辛酸但無人問津的失意者形象。

 

或許他真的是被害者,但加害者絕對不是某一個特定的人,不是惠珍,雖然惠珍看起來像那個誘因,但真正的“加害者”如果存在,那便是他所投射畢生信念的公共教育。

 

raw-image


在劇中描繪的韓國應試教育環境下,表老師真的能展現他所信仰的公共教育的力量嗎?憑他那死板地遵循文法概念的出題方式?還是憑他那固執而老舊的自尊心?

 

在這段對談中惠珍的臺詞不多,但她說的都是重點,“課程跟出題是能讓教導學生的人自我懷疑,不,自我驗證才對。”如果表老師當時稍微放下他那固執的自尊心,即使是輸了也不會鬧得那麼難看吧。

 

raw-image


其實惠珍和表老師相似的部分,除了對教育的初心很純粹之外,還有他們人性上的矛盾感。

 

這種矛盾感使他們都很難把錯全然地怪罪到別人身上,當他們基於人性本能地去想要怪罪別人時,他們自己也不會因此變得輕鬆。就像惠珍去怪罪白髮魔女給表老師遞出橄欖枝才導致他辭職,結果發現“無賴”竟然是自己······

 

表老師說話有一種“噢,我很抱歉,但,都怪你”的矛盾感,他沒辦法很純粹地釋放攻擊性,他那十分禮貌的責難甚至也無法激起對方的攻擊性,而只會讓對方難堪到啞口無言。

 

同時又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些責難是出於自身痛苦無法承受,而必須投射到外界才能活下去的需求,帶著某種類似殉道者的尊嚴。

 

raw-image


這裡可以注意一下在大段對白中俊浩出場的位置。

 

講到傳聞時惠珍想起了以前俊浩對傳聞野心勃勃的態度,那正是她當初受潛意識驅使去做的事,製造傳聞、引起權威者(學校老師)的憤怒,帶來關注與無限價值,那個價值包含學生、名聲,還有錢。

 

俊浩就在這裡端水敲門進來,稍微打斷了兩人的談話。相當於説明我們標記重點了,他出現的位置恰恰就是,她不想讓他看到的那個連自己都很厭惡的一面。


raw-image


閨蜜和老公的對話就是編劇在借他人之口,從一個旁觀者角度“提點”出惠珍和俊浩之間的本質矛盾。

 

如果說在感情關係中伴侶就是自身的一面鏡子,當你看到美的部分自然也會感到愉悅,而當你看到醜的部分則不免會產生厭惡。在伴侶身上照見那個不願面對的、厭惡的自我,在衝突矛盾中接納真實的自我,是惠珍正在面對的事。

 

惠珍和俊浩很像的一大原因,是他們曾經是師生關係,如在惠珍的教導下俊浩學會了閱讀的方法,那麼肯定還有一些潛移默化的觀念上的影響,正如他們對傳聞的態度有著令她不快的不謀而合。

 

回到表老師和惠珍的對話。他們的對白實在是太長了,沒有一句廢話,信息量爆棚···需要非常集中注意力。而且這種表面平靜,實則劍拔弩張的場面,看的人也非常緊繃。

 

raw-image


竟然在這裡回扣第1集開頭。雖然已經誇編劇誇得很累了,但是還是要誇。看完第10集可以再回去重刷第1集了。

 

惠珍不止一次坐在“名譽的殿堂”前面看著那些她送進好大學的孩子們的名字,她分明也是對此認同、有成就感的,結果在這裡聽表老師說名譽的殿堂,只感覺到一種諷刺。

 

raw-image


雖然俊浩沒聽到全部對話,就急著說要打敗對方是“年下男的恥辱”(感覺俊浩是T人,女朋友都說受到驚嚇了,不先安撫一下,還說“我倒覺得興致勃勃”,真是······)

 

但認真說,作為聽到全部對話的觀眾,就事論事我確實覺得俊浩是對的。

 

從上帝視角看,表尚燮老師的辭職和惠珍沒有直接因果關係,還有他和學校其他老師理念有衝突等,種種複雜因素影響才導致他決定辭職,根本怪不到惠珍頭上。

 

raw-image
raw-image


看到這裡我覺得惠珍雖然不是有意識地貶低自己的職業,但她似乎不知道她自己也是相當有信念的人,可以讓俊浩和時宇著迷的“閱讀”的信念,有著難以定量的影響力,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這樣的惠珍一點都不比20多年教職的人缺乏什麼不是嗎?


raw-image
raw-image


還有她擔心表尚燮老師無法在叢林般的補習社生存下去,也想到當時她干涉俊浩,不讓他進補習班工作。

 

也算人設的一致性吧,她覺得自己有義務或有愧疚的時候,就會想要出手干涉別人的選擇,而忽略別人其實都是能獨立做選擇、並為自己選擇負責的成年人。

 

而白髮魔女最後點出了這點,雖然很討厭但並無虛言,選擇權始終都在表尚燮老師自己手上,他做了決定。

 

也許惠珍也該學習,對她學生之外的人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raw-image
raw-image


表尚燮老師的辭職事件讓衝突全面爆發,補習社與學校所代表的公共教育之間的關係矛盾刻畫得十分深入。還有對教育和教育者的矛盾,有信念的教育者如何在瀕臨崩潰的教育環境中自處?又能走向各方?


其實我總有一個預感是表尚燮老師最後會和惠珍站到同一陣營,很可能最後和惠珍、俊浩,以及南清美老師一起自立門戶開新補習社。

 

因為他們都是對教育,尤其是對語文教育的本質有著相似信念的人。

 

raw-image


雖然可以理解他長久以來對教職的信念,但是學校教育的環境已然是如此日薄西山,即使表老師繼續撐下去,也很難撼動什麼?

 

那為什麼一定要抓住已經腐朽到快斷掉的麻繩呢,如果他有想堅持的教育信念,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即使力量微薄,但幾個人合力去創造一個小小的、理想的教育場域,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吧?

 

avatar-img
12會員
40內容數
霧風誌,一個有情懷的小誌,韓影、韓劇評論文章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霧風誌小聚 的其他內容
“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每一次告白、每一個浪漫場面,在安導極具個人風格的鏡頭下,有溫度、飽含真心的情感在黑暗中緩緩地流淌進我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不只是浪漫!是教育的新舊交鋒,也是時代變動中觀念與困境的新舊挑戰。
“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每一次告白、每一個浪漫場面,在安導極具個人風格的鏡頭下,有溫度、飽含真心的情感在黑暗中緩緩地流淌進我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不只是浪漫!是教育的新舊交鋒,也是時代變動中觀念與困境的新舊挑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疫情間被迫放慢步伐而轉換心境的日子裡,再次打開《我的大叔》,終於感受到這部沉重灰暗的劇情裡,每個角色定型的人生中,由各自的執念、固執、剛毅、悔悟,到終於睜開雙眼,看見隙縫裡一直存在的白月光,才明白大多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在重新嘗試信任與選擇善良的時候,終於發現眼前的黑,也能成為迎向天日的黎明。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但當你教導法律的時候,法律就必須完善,而當你學習的時候法律就必須是正義的,因為不公正的法律是最慘忍的暴力。」 《LAW SCHOOL》拉抬了韓國律政劇的新高度,一開始以為走錯棚來到了《謀殺入門課》的場次,然而雖然《LAW SCHOOL》用了與《謀殺入門課》類似的炫技手法,他的
若只是將《模範計程車》當成一部「以暴制暴」休閒娛樂片實在有點可惜,從劇本中委託案與南韓重大社會案件的高度聯想性可以看出,編導有很大的企圖心想用娛樂來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也想要透過電視劇與社會大眾一同探討共犯結構的形成,並思辨怎樣才是真正的「教化罪犯」。
韓劇今日是第一次其實是一部探討這個世代的自我價值,工作,愛情,家庭和婚姻的作品,內裡隱含了許多值得思考的人生命題,此劇勇於打破現代的固有的價值和框架,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視劇,這個世代必看的劇集。
《屍戰朝鮮---雅信傳》於7/23在Netflix上下後立即取得空降一位,但也馬上出現了兩極的評價,雖然阿揪西本身是給出好評的那一方,但對於負評也並非無法理解;準備收看雅信傳的青菇們,不仿先聽阿揪西聊聊一下雅信傳的故事架構與背景。
疫情間被迫放慢步伐而轉換心境的日子裡,再次打開《我的大叔》,終於感受到這部沉重灰暗的劇情裡,每個角色定型的人生中,由各自的執念、固執、剛毅、悔悟,到終於睜開雙眼,看見隙縫裡一直存在的白月光,才明白大多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在重新嘗試信任與選擇善良的時候,終於發現眼前的黑,也能成為迎向天日的黎明。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但當你教導法律的時候,法律就必須完善,而當你學習的時候法律就必須是正義的,因為不公正的法律是最慘忍的暴力。」 《LAW SCHOOL》拉抬了韓國律政劇的新高度,一開始以為走錯棚來到了《謀殺入門課》的場次,然而雖然《LAW SCHOOL》用了與《謀殺入門課》類似的炫技手法,他的
若只是將《模範計程車》當成一部「以暴制暴」休閒娛樂片實在有點可惜,從劇本中委託案與南韓重大社會案件的高度聯想性可以看出,編導有很大的企圖心想用娛樂來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也想要透過電視劇與社會大眾一同探討共犯結構的形成,並思辨怎樣才是真正的「教化罪犯」。
韓劇今日是第一次其實是一部探討這個世代的自我價值,工作,愛情,家庭和婚姻的作品,內裡隱含了許多值得思考的人生命題,此劇勇於打破現代的固有的價值和框架,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視劇,這個世代必看的劇集。
《屍戰朝鮮---雅信傳》於7/23在Netflix上下後立即取得空降一位,但也馬上出現了兩極的評價,雖然阿揪西本身是給出好評的那一方,但對於負評也並非無法理解;準備收看雅信傳的青菇們,不仿先聽阿揪西聊聊一下雅信傳的故事架構與背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回維修苦主主角的出現,還真是場意外,不是那種看了讓人停不下來的劇集,而是一場20分鐘的短影片,讓人回味再三...
Thumbnail
期待已久的讀劇課終於開始了,下午來到師大推廣教育中心,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三小時,一起講講話,做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儘管過程中有點壓力,但是嘗試新的事物,對我本來就是會感到有點困難的。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忙碌的「大峙追逐」補習班是《畢業》的主場景,在男女主角從師生關係變同事關係後,彼此及周遭的人都必須用平等視線來看待,當初標榜師生戀該有的禁忌感就消失了,對我來說就只是相差六歲的年下戀。其實有曖昧拉扯、禁忌氛圍劇本才能看得出安畔錫導演的功力,但這次《畢業》與導演前作《密會》相較之下,設定算是很溫和的。
Thumbnail
這部戲劇有很多討論,這些討論難免有些劇透,所以大致了解劇情,但看完仍然有相當的震撼!光看2集就讓我"毛骨悚然"!
剛剛去看了這套戲,嘩,沒有賣弄慘情的劇情,很平淡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但我默默流了不少淚。強推,在CG,superhero 主流電影業,這類小品真是清泉。
從學生思維轉變,或者說開始學習社交 記錄實習中的"震撼"
Thumbnail
終於把這齣韓劇追完了!不確定會不會劇透,請自行斟酌是否點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回維修苦主主角的出現,還真是場意外,不是那種看了讓人停不下來的劇集,而是一場20分鐘的短影片,讓人回味再三...
Thumbnail
期待已久的讀劇課終於開始了,下午來到師大推廣教育中心,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三小時,一起講講話,做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儘管過程中有點壓力,但是嘗試新的事物,對我本來就是會感到有點困難的。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忙碌的「大峙追逐」補習班是《畢業》的主場景,在男女主角從師生關係變同事關係後,彼此及周遭的人都必須用平等視線來看待,當初標榜師生戀該有的禁忌感就消失了,對我來說就只是相差六歲的年下戀。其實有曖昧拉扯、禁忌氛圍劇本才能看得出安畔錫導演的功力,但這次《畢業》與導演前作《密會》相較之下,設定算是很溫和的。
Thumbnail
這部戲劇有很多討論,這些討論難免有些劇透,所以大致了解劇情,但看完仍然有相當的震撼!光看2集就讓我"毛骨悚然"!
剛剛去看了這套戲,嘩,沒有賣弄慘情的劇情,很平淡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但我默默流了不少淚。強推,在CG,superhero 主流電影業,這類小品真是清泉。
從學生思維轉變,或者說開始學習社交 記錄實習中的"震撼"
Thumbnail
終於把這齣韓劇追完了!不確定會不會劇透,請自行斟酌是否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