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劇評】《畢業》9-10集劇作深度解析:回扣首集炸彈爆發,教育者的矛盾與出路?

9、10集甜蜜之餘,教育主題上升到了意想不到的深度。上周還欣喜於“猜中考點”,這周就遇到了難度等級超高的試題~

 

從劇作角度看1到10集,其中10集無疑是最難“閱讀”的,不僅有大段大段對白,教育和感情還爆發雙重矛盾,故事氛圍不免多了一些凝重···

 


不知道大家追這部劇時,覺得哪部分最難呢?相比輕鬆的喜劇或甜甜的戀愛劇,《畢業》確實有較高的觀劇門檻。

 

也許難在理解教育主題?職場環境?還是師生戀?又或者只是畫面太黑了······我覺得第10集看惠珍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是最難的——那種幽微而尖銳的責難與羞愧,在故意克制的平靜對白中形成了更強烈的戲劇張力。

 


還記得第1集從討論“矛盾”開始的故事,重要人物表尚燮老師,在10集再次成為“炸彈”。


表尚燮來補習社見惠珍,說他決定辭掉學校教職,去白髮魔女的最佳補習社。

 


他一副義正辭嚴,說了很多自己的反思,但是話裡話外的中心主旨還是為了向惠珍表達——我辭職,都怪你。

 

如果他只是來說這個的,我們還可以把他簡單歸類為“壞人”,或者“敵人”。但顯然不是。從他的自白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自以為被害的、滿腹辛酸但無人問津的失意者形象。

 

或許他真的是被害者,但加害者絕對不是某一個特定的人,不是惠珍,雖然惠珍看起來像那個誘因,但真正的“加害者”如果存在,那便是他所投射畢生信念的公共教育。

 


在劇中描繪的韓國應試教育環境下,表老師真的能展現他所信仰的公共教育的力量嗎?憑他那死板地遵循文法概念的出題方式?還是憑他那固執而老舊的自尊心?

 

在這段對談中惠珍的臺詞不多,但她說的都是重點,“課程跟出題是能讓教導學生的人自我懷疑,不,自我驗證才對。”如果表老師當時稍微放下他那固執的自尊心,即使是輸了也不會鬧得那麼難看吧。

 


其實惠珍和表老師相似的部分,除了對教育的初心很純粹之外,還有他們人性上的矛盾感。

 

這種矛盾感使他們都很難把錯全然地怪罪到別人身上,當他們基於人性本能地去想要怪罪別人時,他們自己也不會因此變得輕鬆。就像惠珍去怪罪白髮魔女給表老師遞出橄欖枝才導致他辭職,結果發現“無賴”竟然是自己······

 

表老師說話有一種“噢,我很抱歉,但,都怪你”的矛盾感,他沒辦法很純粹地釋放攻擊性,他那十分禮貌的責難甚至也無法激起對方的攻擊性,而只會讓對方難堪到啞口無言。

 

同時又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些責難是出於自身痛苦無法承受,而必須投射到外界才能活下去的需求,帶著某種類似殉道者的尊嚴。

 


這裡可以注意一下在大段對白中俊浩出場的位置。

 

講到傳聞時惠珍想起了以前俊浩對傳聞野心勃勃的態度,那正是她當初受潛意識驅使去做的事,製造傳聞、引起權威者(學校老師)的憤怒,帶來關注與無限價值,那個價值包含學生、名聲,還有錢。

 

俊浩就在這裡端水敲門進來,稍微打斷了兩人的談話。相當於説明我們標記重點了,他出現的位置恰恰就是,她不想讓他看到的那個連自己都很厭惡的一面。



閨蜜和老公的對話就是編劇在借他人之口,從一個旁觀者角度“提點”出惠珍和俊浩之間的本質矛盾。

 

如果說在感情關係中伴侶就是自身的一面鏡子,當你看到美的部分自然也會感到愉悅,而當你看到醜的部分則不免會產生厭惡。在伴侶身上照見那個不願面對的、厭惡的自我,在衝突矛盾中接納真實的自我,是惠珍正在面對的事。

 

惠珍和俊浩很像的一大原因,是他們曾經是師生關係,如在惠珍的教導下俊浩學會了閱讀的方法,那麼肯定還有一些潛移默化的觀念上的影響,正如他們對傳聞的態度有著令她不快的不謀而合。

 

回到表老師和惠珍的對話。他們的對白實在是太長了,沒有一句廢話,信息量爆棚···需要非常集中注意力。而且這種表面平靜,實則劍拔弩張的場面,看的人也非常緊繃。

 


竟然在這裡回扣第1集開頭。雖然已經誇編劇誇得很累了,但是還是要誇。看完第10集可以再回去重刷第1集了。

 

惠珍不止一次坐在“名譽的殿堂”前面看著那些她送進好大學的孩子們的名字,她分明也是對此認同、有成就感的,結果在這裡聽表老師說名譽的殿堂,只感覺到一種諷刺。

 


雖然俊浩沒聽到全部對話,就急著說要打敗對方是“年下男的恥辱”(感覺俊浩是T人,女朋友都說受到驚嚇了,不先安撫一下,還說“我倒覺得興致勃勃”,真是······)

 

但認真說,作為聽到全部對話的觀眾,就事論事我確實覺得俊浩是對的。

 

從上帝視角看,表尚燮老師的辭職和惠珍沒有直接因果關係,還有他和學校其他老師理念有衝突等,種種複雜因素影響才導致他決定辭職,根本怪不到惠珍頭上。

 


看到這裡我覺得惠珍雖然不是有意識地貶低自己的職業,但她似乎不知道她自己也是相當有信念的人,可以讓俊浩和時宇著迷的“閱讀”的信念,有著難以定量的影響力,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這樣的惠珍一點都不比20多年教職的人缺乏什麼不是嗎?



還有她擔心表尚燮老師無法在叢林般的補習社生存下去,也想到當時她干涉俊浩,不讓他進補習班工作。

 

也算人設的一致性吧,她覺得自己有義務或有愧疚的時候,就會想要出手干涉別人的選擇,而忽略別人其實都是能獨立做選擇、並為自己選擇負責的成年人。

 

而白髮魔女最後點出了這點,雖然很討厭但並無虛言,選擇權始終都在表尚燮老師自己手上,他做了決定。

 

也許惠珍也該學習,對她學生之外的人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表尚燮老師的辭職事件讓衝突全面爆發,補習社與學校所代表的公共教育之間的關係矛盾刻畫得十分深入。還有對教育和教育者的矛盾,有信念的教育者如何在瀕臨崩潰的教育環境中自處?又能走向各方?


其實我總有一個預感是表尚燮老師最後會和惠珍站到同一陣營,很可能最後和惠珍、俊浩,以及南清美老師一起自立門戶開新補習社。

 

因為他們都是對教育,尤其是對語文教育的本質有著相似信念的人。

 


雖然可以理解他長久以來對教職的信念,但是學校教育的環境已然是如此日薄西山,即使表老師繼續撐下去,也很難撼動什麼?

 

那為什麼一定要抓住已經腐朽到快斷掉的麻繩呢,如果他有想堅持的教育信念,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即使力量微薄,但幾個人合力去創造一個小小的、理想的教育場域,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霧風誌,一個有情懷的小誌,韓影、韓劇評論文章創作~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