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影說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人生,似乎是自己與自己和解的一段路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先謝謝標題的提供者甲文人 在我5-6集的感想 不夠善良的我們-5.6集 │無雷無劇透純感想 中留下這段話:

raw-image


在4/27首播結局後,我也是這麼認為,但我實在想不出比甲文人這段話更好的詮釋,所以就拿來用了!謝謝甲文人!

其實我算是在方格子裡蠻早寫這齣劇的感想的,當我寫3-4集不夠善良的我們-3.4集 │無雷無劇透純感想時, 我搜尋過方格子內有關這齣劇的文,但只有看到一篇而且是這齣劇未正式播出前在金馬影展試映會的觀後文。

為何反而是播出結局後,我卻遲遲未寫7-8集或整齣劇的感想文?

坦白說,是這齣劇的內容太過豐沛,以至於我不敢確定我看到的是不是導演編劇所要傳達的!很奇怪,對吧!通常戲劇看完,自己有什麼想法就寫,何須管導演編劇要傳達什麼呢?對!但我仍想知道!於是便像著了魔似的想"研究"它,所以我看了3遍,還買了劇本書來讀。

所以我認為這齣劇集是非常成功的!所謂的成功是在於它引發各方各面的討論與評論至今仍餘波盪漾!不論你認為它的結局是好還是爛尾,每一次的評論與討論都是一次戲劇的推廣,也會引起更多人加入觀看!

剛有提到劇本書,為了不影響下面正文部分的論述(有這麼嚴謹嗎?),在這裡先說說這本劇本書:看了劇本書才發現,一齣戲劇會好看,原來是加了導演及演員當下的情感,而非一開始就編排好的台詞!因為劇本書有蠻多內容細節跟實際戲劇有所不同,但大方向不變!


----以下會有劇透----

----以下會有劇透----

----以下會有劇透----

不夠善良的我們主要人物(演出者):

簡慶芬(林依晨飾) 以下稱

何瑞之(賀軍翔飾)以下稱

Rebecca/張怡靜(許瑋甯飾)以下稱R

于向立(柯震東飾)以下稱


這究竟是誰的宇宙?誰的視角?

在釐清很多觀點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這是誰的宇宙?誰的視角?

相信大家都會認為是簡慶芬!對的!這齣劇寫的是簡慶芬的宇宙!從劇中至始至終都是簡慶芬一個人的口白就可以知曉這是簡慶芬的宇宙,從頭到尾這都是簡慶芬一個人的意識!雖然也有其他人的意識片段,但那大多是在補充簡慶芬的意識內容的來源。

也就是說我們是透過簡慶芬的眼、簡慶芬的意識去感受在她周遭發生的一切。用這個角度就不難發現,她是多麼自卑又自信的面對著她的宇宙!

為何說她自卑?因為她一直認為這段婚姻是乞求來的,也認定何瑞之並不愛她,所以衍生出她看到、她感受的都是不愛的證據。她在劇中說著:她是多麼努力放大那微小的幸福,其實是她在努力放大那許多的不信任與猜疑


兒時生活的記憶及影像"遺傳"到長大後的現實生活

這齣戲很少看見何瑞之在她的生活中,但何瑞之真的是這樣嗎?還是簡慶芬的意識認為不愛她,所以早出晚歸,讓她像個偽單親?

她在Rebecca台東海邊的屋裡有提到"她爸爸都住小三那裡",的記憶中不曾或很少有過父親的生活影像,所以她並未從家庭生活中學習到一個丈夫及一個父親在家中會是怎樣的相處模式,所以何瑞之似有若無的存在,或許就是她意識的認定!並且可能"複製了過往"(我猜測的母親曾有一段這樣疑心丈夫的日子),猜疑有小三的存在,不斷試探!(第一集 說何瑞之在小三那裏洗了香噴噴的澡這類的話)

因此,蠻多人認為何瑞之不愛簡慶芬,跟著簡慶芬同仇敵愾,對於何瑞之在劇末的那則簡訊:"我很愛我的老婆"這個橋段的安排,認為那是編劇在幫何瑞之洗白。

簡慶芬何瑞之嗎?好像沒人討論這個問題!

簡慶芬追求(搶)何瑞之是否是在對過往做一個彌補呢?因為她看見何瑞之Rebecca"有點寵、有點疼,不管Rebecca做什麼何瑞之都好喜歡"(第八集簡慶芬Rebecca說的一段),彷彿看到一個父親對女兒的疼愛、寵溺,簡慶芬想擁有這種的感覺,所以追(搶)了何瑞之,這是否是來自兒時的記憶:認為搶人的人會幸福(小時候的不幸是來自爸爸被小三搶走),但,這是愛嗎?

何瑞之也是從小沒了父親,這讓何瑞之在原生家庭中看不見夫妻間的相處,只是知道滿足母親的一切想法是自己的責任(何母應該也同樣會教育這個觀念),所以他與簡慶芬結婚滿足了母親,而在這個婚姻中,努力滿足這個家庭的女人-簡慶芬,就成了他"遺傳"過往經驗的對象,這也使得的互動似乎像是一個兒子跟母親間的互動!

所以兩人都重演了兒時的記憶。

那這兩人到底愛不愛彼此?很難說!我只能說人會不斷重複過去,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要去打破這個"輪迴",那你可能會一直在這個迴圈中。我有一個朋友的丈夫,他的父親在他18歲時過世,他是獨子,我的朋友也為她先生生出了個獨子,然後朋友的這個獨子的父親也就是我朋友的丈夫,也在這個獨子18歲時因病過世,這是巧合嗎?還是風水?還是我剛剛說的迴圈?


人生,似乎是自己與自己和解的一段路程

那這究竟是誰跟自己的和解?

很多人對於簡慶芬跑到台東照顧癌末的Rebecca這段感到驚嚇,認為編劇太扯,怎麼會有人去照顧情敵,去跟情敵和解?

有些人還酸說簡慶芬照顧完婆婆又去照顧R,應該可以封為"長照女王"!

Rebecca是誰?Rebecca不是只是Rebecca而已,她是簡慶芬心裡的假想敵,也是那個,也是那個心魔(我在5-6集說的),也是另一個自己(同月同日生、有相同穿衣品味、愛著相同男人的另一個自己)。所以簡慶芬才會這樣對Rebecca說:"這些年我在心裡一直跟一個人說話,我以為是何瑞之,但我發現那人是你!"。

該如何讓這不斷放大的鬼放下一切好好地離開心裡?這是簡慶芬到台東自我修復的課題,也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R在這一段過程經常性的尖銳問話,像極了心中惡魔對自己的問話,像是"出軌很爽嗎?"簡慶芬沒有說謊,沒有為自己找理由跟藉口,而是誠實面對這一切的提問,也是自我檢討的過程。

又像是她們一起化妝的這段對話:

R:"那麼愛何瑞之幹嘛要出軌?"

:"因為他不愛我啊?"

R:"如果你愛何瑞之,那不管他「愛不愛」都影響不了你吧?" "所以你愛的是你自己。"

她們探討起"愛"這件事,也呼應了我前面的問題:簡慶芬何瑞之嗎?

這段化妝劇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段落,因為簡慶芬得到了R的認可"我想要像妳一樣",兩人相視而笑到流淚,不得不稱讚這兩位演員演技大爆發,除了演員非常厲害外,我覺得這齣劇很成功的原因也在於導演與編劇非常精準地安排所有細節,你知道嗎?襯底音樂曲名是"和解"



第八集簡慶芬像一個母親照顧R、包容R也是在修復我前面說的兒時的記憶。她對被搶走父親的女孩感到抱歉,想盡一切努力彌補。

但有三幕鏡頭我一直不得其解,就是那個布布留在車上的小紅車車,為何8集這麼精簡劇情的劇集會花三個鏡頭帶這個小紅車車?後來找到了導演跟網友的對話,也證實了我剛剛說的,簡慶芬此時是一個母親,R拿著小紅車車就像是一個小孩,也呼應了R在布布打給的一通電話裡跟布布說的:"謝謝你把媽媽借給我!"

還有一段夢境是簡慶芬帶著Rebecca回到家中,夢裡有何瑞之布布Rebecca還要布布叫她姐姐。對! 她讓R回家,享受著有父有母的完整家庭生活,這是簡慶芬小時候渴望而不可得的,她為自己圓滿了這個想望,也圓滿了Rebecca


簡慶芬對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心裡的困境,透過這一連串的過程達到了和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小的細節:Rebecca死後,簡慶芬穿了Rebecca的衣服!導演真的安排得很細緻!


不夠善良的我們 究竟是誰不夠善良?

徐譽庭導演一直擅長寫深入人心的劇集,所以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劇名《不夠善良的我們》的含意,以及原劇名《彼岸有花》的意涵。

彼岸有花:

簡慶芬曾對這個部份說過一段:我忍不住望向彼岸的敵人於是我絆倒了我自己。所以彼岸的花對你來說是一種誘惑,也是你羨慕別人所擁有的一切,但當你只顧著望向彼岸,卻往往會忽略了周遭的一切,那個花對你就是一種魔。


不夠善良的我們:

我是否能這樣解讀:不夠善良的我們其實是"對自己"不夠善良的我們!

簡慶芬對自己不夠善良的是糾結在追(搶)何瑞之的過程感覺並未得到愛

何瑞之對自己不夠善良的是只為了母親而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望

Rebecca對自己不夠善良的是不認為自己有被愛的權利

于向立是我認為對自己最善良的人,勇敢做出對自己最有好的選擇!(雖然被說是國民俗仔)


所以,別被過去困住自己,在對別人善良時,也請對自己善良!

Learn To Live Again!

(片尾曲的歌名取的真好!)




註:雖然後來證實不是同月同日生,但已經過了30-40次的生日,這也成了自己身上的印記,如同名字般代表著這個人。



後記:

還有一些這齣劇想探討的點在這裡簡短紀錄-

  1. R最後一段話:嗨。我知道你來過。...也知道來過的意思..來過就夠了。說好囉,我要做你心裡的微笑...而不是眼淚。 這段話雖然鏡頭有帶到R曾經的三個男人,但我認為這段話是說給于向立的,因為于向立曾對她哥哥說,他真的有來,只是不敢上來...
  2. 長照問題在這劇中探討了兩次,這點非常值得大家關注,我想說的是關於"失智"確實比較適合去專業的養護機構如: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我有朋友的長輩在那裡得到非常好的照顧,失智症的狀況得以控制,最後也安詳離世。
  3. 博愛座的問題劇中也被點出,請用力宣導: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




61會員
110內容數
人生中的每個身份猶如在不同的宇宙,這些宇宙可能重疊可能平行,當每個宇宙產生變化,都將牽動著其他宇宙的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