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集劇評中我提出《畢業》浪漫背後是教育與時代的新舊交鋒。遵循補習班職業“本分”,以應試為目的、專注提升學生分數的惠珍,與主張教學生“閱讀”以受益終身的俊浩,分別對應著現實與理想、守舊與創新的兩位主角,在11、12集終於爆發了尖銳又激烈的戰爭!
看了這兩集的“大吵架”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編劇為什麼把這種看似很難調和的“現實和理想、新舊交鋒”的矛盾設置在一對戀人的關係中?
原本教育主題的深度已經讓作品基調顯得有些嚴肅和沉重,本可以作為“調味劑”來平衡氣氛的浪漫愛情,也被“委以重任”,承擔起兩種教育觀點的“矛盾對立統一”。
後來我意識到,正需要他們是一對戀人!只有當他們是一對戀人,這矛盾才有調和的必要與可能性。
簡單來說,當兩種教育觀念的衝突矛盾主要放在惠珍和白髮魔女身上,她們會成為敵人,或是放在惠珍和其他隨便什麼人身上,產生矛盾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各自秉持自己的觀念繼續生活就好。
但惠珍和俊浩已經是一對正式交往中的戀人,這時候爆發矛盾、吵架,他們就必須去正視、去理解對方在說什麼,想繼續在一起就必然要溝通、解決矛盾、和好。
這種戀人之間預設的需要解決矛盾、“可調和”的特性,正適合處理教育主題上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
或許有些抽象,但從更高的立意上來說,惠珍和俊浩的作為戀人的結合,確實是用於服務劇作上教育的現實與理想的結合——
“閱讀”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成為學生受益終身的能力,也可以落地現實,全方位提高成績,在競爭激烈的應試教育中更加從容的取得好成果。
其實在劇播初半,3-4集劇評結尾,我寫這兩人的相愛也許隱含著編劇對教育真正的期許、某種理想化的結合,如今故事逐漸進入尾聲,我更加確認這種“結合”,就是編劇針對教育現狀,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取得平衡,給出的終極解決方法!
當這種結合成為一對戀人的目標,也就是說作為觀眾的我們希望這兩人有一個Happy Ending,也許更有助於我們去思索、理解他們兩人關於教育的矛盾碰撞。這一用意被編劇非常微妙地體現在12集的吵架戲,簡直是神來一筆的——“白頭偕老”。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麼激烈的吵架,怎麼會突然蹦出這麼一句話?然後吵架就此終結?表老師和惠珍閨蜜,以及螢幕前的我們全部都措手不及,又錯愕又好笑——你們吵架的結尾竟然是告白?
上一秒還完全說不通,都上升到了侮辱、否定成就這種嚴重程度的吵架,但最後卻用戀人的話語化解了。
兩次吵架中其實一直都在進行身份轉換,有趣的是吵架分別發生在兩個場合,不一次性吵完,非要換個地方吵,也是有特別設計的——
隨著場合的變動,從補習班這個嚴格的公共空間,到夜間飛行小酒館這個偏私人的場所,同事\戀人身份也隨之切換,情緒上在微妙遞進中,最終以戀人身份的告白收尾是合理的。
11集在補習社是純粹以補習班老師身份,是同事之間、組長和組員之間的爭執,因為工作場合、人多眼雜的關係,他們只是在爭辯教育方式的問題。
因為老師們吵架邏輯太清楚了,我沒什麼可解釋或補充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段用了大量的近景鏡頭,聚焦在兩人的表情、語氣,這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就安畔錫導演以往的風格,包括在《畢業》這部作品中,他其實都不常用大量近景鏡頭懟著人物拍。
安導一般拍中景、遠景更多,人物特寫則是少之又少,他的鏡頭有意地和劇中人物保持一定的距離,我認為那是一個方便“觀察人類”的距離。
他不會過度靠近人物內心,幫人物博得觀眾的共情,更多時候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
而在這種激烈緊張的吵架戲中,近景相對使人物更加逼近我們,針鋒相對的壓迫感隨之強烈,尤其李俊浩!他看起來好凶······
另外一點值得一提是人物的肢體語言,惠珍雙手叉腰,通常叉腰這個動作隱藏著抗議、對立、攻擊的心理,此時惠珍全身心都在對李俊浩表達憤怒和不認同。
有個小細節,這裡尹組長站在鏡頭最前面,他也雙手叉腰~他原來也和後面的老師們一樣聞聲過來看熱鬧,聽一聽就叉起腰來,然後才讓大家散開回辦公室。
尹組長的戲不算多,目前的形象大概是一個對惠珍有好感但嚴格保持邊界感的好同事。看他肢體語言,他也不認同李俊浩那一套,但是不想讓惠珍被看熱鬧處於更加難堪的境地,所以幫忙趕走其他人。
後面惠珍被俊浩說服、認同他是對的,從而在教學方式上有所改變,但尹組長應該是不會改變(也根本沒人想改變他),我猜測尹組長最終不會和惠珍一起共事,畢竟他一直都在副院長的“方舟”上。
而一開始像是“敵軍”的表尚燮老師卻很有可能最終搭乘“惠珍方舟”,和俊浩、南清美以及勝奎母子一起辦新的補習社。
有的人淡淡相處了很多年卻發現原來彼此想法差異很大,只好分道揚鑣,而有的人是不打不相識,經過激烈爭論後反而能更深刻地認識彼此,也許人和人之間想建立深刻的關係,總是要激烈一些好?
惠珍和表老師就算是不打不相識。還記得第一集就是因為這個叫夏律的學生答錯題哭了,惠珍才沖去學校找表老師對峙的。
12集兩人能這樣子坐在夜間飛行小酒館敞開心扉談話,一定程度上夏律也做了很大貢獻~
就像俊浩喚起了惠珍的教育初心,夏律也喚起了表老師的教育信念。
他一直固執堅守著的信念被扭曲的自尊埋藏起來了,才導致了離職事件,而夏律小心翼翼遞出的讀書筆記,喚醒了那個信念。從這本筆記上貼著四葉草的小細節,看得出夏律真的很用心對待這件事,難怪表老師要跑出去偷哭~
表老師在場旁觀惠珍和俊浩吵架的場面也有特別用意,前面提到了吵架場合從公共空間移動到了偏向私人空間,但表老師是個奇怪的“不和諧音”,非但不是朋友,還曾經傷害過惠珍,為什麼要特別讓他“在場”?而且鏡頭還常常帶到他反應。
我認為最明顯的一點是暗示人物陣營發生變化,一個轉捩點,因為能在夜間飛行小酒館單獨談話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惠珍和白髮魔女、院長、副院長就絕對不會約這個地方單獨談話。
第二點也是劇作上的深層用意,是要讓表老師參與進來且和李俊浩產生共鳴。
後來表老師的課,正是李俊浩“閱讀”教學的現身說法,這證明了什麼?李俊浩主張的方式不是一個剛剛投身教育業的新進老師的異想天開,由更加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來親身實踐了,而且學生反響不錯,這不是更加有說服力嗎?
編劇用心良苦地讓幡然醒悟的表老師入局,用他20年以上的教學資歷去實踐李俊浩的方法,為的就是要實際證明給所有人看,這種“閱讀”的教學方法不僅是行得通的,且是有魅力的!
什麼大道理說破天也不如親眼見一回~相信看了表老師第一堂免費教學課程的觀眾們,都切身感受到了到底什麼叫做“閱讀”的魅力。
表老師的課也側面證實了惠珍俊浩的大吵架中,確實是李俊浩贏了,那不是紙上談兵,那是一種憧憬或浪漫。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表老師的課上親眼看到了這種憧憬或浪漫的樣貌,它不是一個抽象而虛幻的概念,它真實存在,如此魅力。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沒想到竟然在韓劇裡上了一堂如此精彩的文學課。托《畢業》的福,我也真的是久違地,感到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