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股價下跌之前風險已經存在

除非特殊事件衝擊(例如疫情),不論漲或跌,股市行情的轉變都是漸進調整,在相對高低檔區震盪一段時間,技術面形成頭部或底部之後才出現明顯的趨勢,在技術分析角度認為等待型態完成,確認突破或跌破之後再決定買進或賣出,不預設是否突破的立場,也就不須提前冒險或錯失可能的行情,是相對安全的做法。


即使覺得行情有泡沫化的跡象,也無法事前確認,必須等泡沫破了才知道,這個觀點和技術分析角度等待型態完成再決定的觀點是一致的,不過,這是理性邏輯之下的想法,市場的運作常有許多理性邏輯無法掌握的部分。


市場是由群眾組成,正常情況下會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或預期,有人看好也有人看壞才使得交易順利進行,如果大家觀點一致,在同時間採取同樣的行動,瞬間市場會缺乏買方(或賣方)而使市場(暫時)失靈,當大家都要等型態完成,破線確認後再行動,破線的瞬間會集中出現賣壓,讓股價急速墜落,成交價格會比預期低,尤其對大戶或法人而言,很難賣在較好的價位,必須提早調整才有機會以較好的價格出脫股票,因此理論是可以等型態確認再行動即可,現實情況是早在型態完成前就已經開始調整,甚至可以說是先有大戶或法人的調整,才使技術面形成頭部或底部型態,等型態完成才確認的想法,其實是因果錯置。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