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週記】2024年6月的第4週:玉米收成!甜到感動的現採新鮮玉米湯/南瓜叢找南瓜

【務農週記】2024年6月的第4週:玉米收成!甜到感動的現採新鮮玉米湯/南瓜叢找南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歷了一週的感冒加上夏日的酷暑,身體一直沉沉的有些疲憊。開始對下田好像有點意興闌珊。
小黃瓜死掉之後,暫時沒了需要密集照顧的作物。玉米似乎只要夠大株就不需要施肥和除草(本來想來拔個草,結果被阿媽阻止說不用,因為矮小的雜草已經不會構成威脅了。)看到玉米葉上很多蟲(尤其是螞蟻),考慮來噴除蟲王,但是阿媽好像不是很在意那些蟲的樣子,看來是沒有大礙,所以也就沒噴了。

玉米鬚轉為咖啡色

玉米鬚轉為咖啡色

禮拜二到田裡,發現玉米鬚開始轉咖啡色,看起來好像成熟了。我興奮的跑去跟阿媽報告,結果阿媽用她的法眼一瞧,判定還不能摘。另一方面,南瓜雖然葉子長得很漂亮,也開花開了幾個禮拜,卻看不到什麼結實的跡象。

作物既不用照顧也沒有收成,而且最近都有午後雷陣雨,所以甚至也不太需要澆水。我忽然變得閒閒沒事做,只好加減除旁邊空地的草。

玉米收成!

到了週末,阿媽突然宣布:玉米可以摘啦!

我們興致勃勃來到玉米田,阿媽先撥開一根看情況,結果還沒有很熟。要頭部的地方不是尖尖的,看起來渾圓飽滿,撥開裡面玉米粒排列密集的玉米才是成熟了(不過我功力尚淺,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出差別)。

雖然撥開的第一根沒熟(就先沒摘了),微微失望了一下,但後來看到大部分還是可以收成了。於是充滿期待的先摘了7、8根左右回去煮湯。

玉米湯的作法很簡單,放一點排骨(約3、4小塊)和鹽,燉煮約2、3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煮好的玉米粒金黃飽滿,看起來很漂亮。不過顏色黃白相間,似乎有混到種。

原本以為混到白玉米,可能口感變Q、變比較不甜,結果出乎意料的——超級甜!

無論是玉米還是湯都極為鮮甜。就算是水煮,玉米本身的甜份像是完全沒有流失一樣。甜到我有些感動。

隔天又摘了一些帶回家,換成整根拿去煮。結果又被狠狠甜了一次。每次吃都不禁在內心吶喊:我怎麼會種出這麼好吃的東西啊!

南瓜藤裡找南瓜

每次到田裡看到南瓜葉長得如此青翠茂盛,卻沒有生半顆南瓜,就覺得很懷疑:怎麼會這樣?真的完全沒有結果?

南瓜叢

南瓜叢

剛好南瓜叢中間穿插很多竄出來的雜草,於是想說來除個草,順便到南瓜叢裡好好檢視一下情況。我小心翼翼踏進南瓜叢,一邊注意不踩到瓜藤,一邊拔掉過高的草,一邊尋找南瓜。

阿媽遠遠的看我好像很心急的在找瓜,安慰的我大喊「伊一定會生予你啦——!」

「我佇咧薅草——!」為了不讓阿媽擔心我趕緊回應。然後假裝很認真在拔草沒有在找瓜。

發現第一條南瓜

發現第一條南瓜

踏進大約南瓜叢的中心部時——喔!有了!

發現第一條南瓜!

尺寸約兩個手掌大,彎彎的長條形。表皮溫潤深綠色帶有一些漂亮的斑紋。

好可愛!

看到南瓜這麼可愛,感覺身心都被療癒了。

尋遍南瓜叢後,最後找到4顆,都還很小顆,其中一顆懸吊在攀爬到小黃瓜架上的南瓜藤。看起來距離成熟還要一段時日。

長在瓜架上的南瓜

長在瓜架上的南瓜

就在我對種田有點失去熱情時,玉米和南瓜拯救了我的倦怠,有了甜美的收成和值得期待的成長,我又想開始想種東種西了。

已經開始在思考:玉米田收成完之後,要來種什麼呢?





avatar-img
言函兔的沙龍
6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言函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話說被放牛吃草已久的南瓜自個兒默默生長擴散,不知不覺中佔領了四方領地,原本隔壁畦的地瓜葉已經被完全併吞(地瓜葉被阿媽放棄了),現在蔓延到小黃瓜的區域來了。 小黃瓜被放棄後又過了一週,我還是不忍心動手把它完全剷除。但另一方面又怕白粉病傳染給南瓜,只好先把一些看起來真的病得太嚴重的葉子割掉。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小黃瓜雖然生病了,卻還是結了不少瓜。雖然跟大豐收的那個禮拜相比,外觀上明顯沒那麼漂亮:大小粗細參差不齊,頭大身體小,比較彎曲,顏色也偏黃,但是它生病還是盡力結果給我們吃,覺得非常感恩了(嗚嗚)。然而小黃瓜葉子上的白粉依然蔓延著,而且似乎有越來越擴散的跡象。
這一個多禮拜以來天氣非常的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炎熱如夏,高溫到達32度,鋒面來襲時卻又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幾天甚至降到只有18、19度,宛如回到台北的冬天。
上禮拜小黃瓜的結實的情況漸入佳境,而這禮拜回到阿媽家,阿媽就立刻跟我說「你的瓜仔妮生足濟!(你的小黃瓜生了很多!)」,跑到田裡一看,又驚又喜,果然小黃瓜結實累累,每條都好漂亮! 光是一天就摘了十條左右,隔天又摘了十幾條,兩天總共收成了二十幾條,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話說被放牛吃草已久的南瓜自個兒默默生長擴散,不知不覺中佔領了四方領地,原本隔壁畦的地瓜葉已經被完全併吞(地瓜葉被阿媽放棄了),現在蔓延到小黃瓜的區域來了。 小黃瓜被放棄後又過了一週,我還是不忍心動手把它完全剷除。但另一方面又怕白粉病傳染給南瓜,只好先把一些看起來真的病得太嚴重的葉子割掉。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小黃瓜雖然生病了,卻還是結了不少瓜。雖然跟大豐收的那個禮拜相比,外觀上明顯沒那麼漂亮:大小粗細參差不齊,頭大身體小,比較彎曲,顏色也偏黃,但是它生病還是盡力結果給我們吃,覺得非常感恩了(嗚嗚)。然而小黃瓜葉子上的白粉依然蔓延著,而且似乎有越來越擴散的跡象。
這一個多禮拜以來天氣非常的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炎熱如夏,高溫到達32度,鋒面來襲時卻又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幾天甚至降到只有18、19度,宛如回到台北的冬天。
上禮拜小黃瓜的結實的情況漸入佳境,而這禮拜回到阿媽家,阿媽就立刻跟我說「你的瓜仔妮生足濟!(你的小黃瓜生了很多!)」,跑到田裡一看,又驚又喜,果然小黃瓜結實累累,每條都好漂亮! 光是一天就摘了十條左右,隔天又摘了十幾條,兩天總共收成了二十幾條,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