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缺少什麼,就會在視線中尋找所缺乏的東西,像是衣服、食物等等。當滿足這些需求後,人開始會比較起彼此,同樣都是人類,為何有些人能完成某些事情而自己卻無法,撇除環境背景,是不是自己缺乏什麼對方有而自己沒有的特質呢? 而今天會被「深度工作力」這本書所吸引的所有人,無非是想在做事情上更加的專注與投入,因為常常被外界各種東西分心所困擾,想跳脫出這樣的迴圈,這本書算是推翻上個世代所謂:「一心多用才有效率」這件事。
大家或許在生活、工作上都有滿滿的待辦清單,真正重要的事情幾個,清單通常被雜事所占滿,那些必須處理但會佔掉非常多時間與注意力的日常瑣事。當事情與時間都如此零碎又巨量的時候,那些需要長時間安靜不受打擾來完成的事情,反而成了被排擠的可憐蟲。 以作者來說,對他事業、未來發展有正向相關的事情,同時也是需要大量專注來思考的,就是寫論文跟出版書籍。他同時身兼教授與父親,有一堆會要開、信件要查看、簡報必須製作、還有小孩要照顧。如此忙碌,為何還能寫出一本書、甚至一年內發表了兩篇論文?
首先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書中主要的兩個詞,分別是深度以及淺薄。這兩個相異的詞彙,是代表面對一件工作時不同的集中力狀態。
深度,指的是不被打擾、學習某個領域、思考某個創新想法情況,只要被打斷就很難有產出,確保不受到任何外界打擾就是深度工作時必要的。像是寫論文、寫書、研發新的產品這些事,都屬於深度工作。
相反的,淺薄工作,指的是一些高取代性,不需要太多專注力、易模仿的事情,所有雜事都可以歸類於此,像是買咖啡、檢查電子郵件、掃地等等。 人會常常分心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當前的事情太過沉重、燒腦、麻煩,所以不自覺想要逃避,同時又必須做點什麼來產生有生產力的錯覺,不論是給自己或是做給別人看,所以常不自覺向這些淺薄工作靠攏。
我們必須首要認知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就像一杯500毫升的水,要分裝到幾個容器都沒關係,但每個容器分裝的量就必須分配。 而之所以常常陷於淺薄工作,就是因為如果把500毫升的水,分裝到500個1毫升的杯子,那看起來是不是數量壯觀?好像完成了很多事情,於是產生了高生產力的假象與快感。
這也是很多公司會花一堆時間開會的原因,因為生產力量化後才能讓在上位者感覺大家有在做事情,所以開會利用簡報來說明量化過後的生產力給大家知道,產生「真的有在做事」的畫面。所以職場上的裝忙文化,一部分也是為了滿足虛假的生產力假象而演化而來。
《進擊的巨人》這部動畫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淺薄事情有些確實也有其必要,但如果相比之下那些需要深度工作的事情更為重要,對未來發展有正向助益,那犧牲某些淺薄的事情,會成為必須做的決定,這是人生選擇的斷捨離,哪些事情要花全力,哪些事情做剛好就好,甚至擺爛也無妨。 深度其實是可以從兩個面向討論的事情,一個深,指的是事情的品質,因為一件事情做得久不見得就是做得好,有品質的產出才是深度想要的結果;另一個深,指的就是剛剛所提的不被外界打擾、而自己也不會一直分心的時間,這前提必須了解自己,哪個時間自己最有精神、哪些事情常常成為自己分心來源。
而其中有一個最可怕的事實,就是:「專心是需要練習的。」當一直習慣於跳躍在淺薄工作之間,那到時候真的需要深度工作的時候,是很難專心的,因為大腦完全不習慣。 手機的問世也增加了這項挑戰,大家非常習慣於破碎的資訊、極短的影音,根據研究,這些淺薄是會改變大腦組成的,導致更難專心。如何練習專注是另一個話題,有興趣可以看之前分享過的《冥想正念手冊》,裡面有說明如何一天花十分鐘的時間,藉由冥想來練習專注。
運用時間以及專注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像個企業家來使用。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做出最大的產出,是一家企業是否能賺錢或達到任何目的的基礎。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目標是以有限成本達到預計銷售目標。
那頻繁開會,對你來說是個必須的行程嗎?還是只是為了看見生產力而浪費生產力的事情?是不是可以縮減次數,或是以其他方式來達到了解目前進度的結果,同時又不必大費周章的開會呢? 類似這樣,利用把自己想像成一間企業的方式來運用時間、專注力這種人生的有限資源,同時思考像開會這種淺薄但能看見生產力的事情是否有必要,或是應該如何縮短時程? 又假設,今天你有一拖拉庫的事情要處理,就如同今天有20個客戶要應付,你是會選擇應該多少時間資源放在最大的客戶上,又安排多少精力在意見很多、但是出的錢很少的客戶上呢?機會成本的概念,用在企業上,同時運用在人生安排事情上也深具效用。
那具體應該如何操作,才能達到更專注的結果呢?後面分成了三個部分說明,分別是「策略選擇」、「建立習慣」、還有「訓練心智」。也就是先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策略後,再從中建立一個系統性的習慣(SOP),最後在這套模式之外練習一些可以避免分心、能更專心的方式。
策略的選擇就看個人,人格有很多種,每種都有不同的樣貌,也就有不同適合自己的方式。 書中將策略分成四個類型,分別是「修道院式」、「雙模式」、「節奏式」跟「記者式」。這是根據不同時間利用方式來區分的,其中有嚴格的也有比較彈性的。而從名稱就可以知道修道院一定是最難的,一般人無福消受。 雙模式則是以「週」來當一個時間單位區分,以週的時間來安排緊湊與鬆散、深度與淺薄,會把時間拉得更長。 節奏式,這是將一天分成上午、下午、晚上來安排。這個比較適合大多數的人,把雜事集中,利用一天的時間分配深度與淺薄,彼此互不干擾。 而最後記者式,最彈性的,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必須是能夠隨時轉換分心跟專心狀態的人比較能運用恰當。他的策略是瑣碎時間運用,把所有空檔都安排,需要耗費的專注力驚人,是臺灣最喜歡要求小孩完成的模式:你有空就去背單字。
但,一般沒有經過專注力訓練的人,加上又在聲光刺激如此多的環境,這也屬於困難的方式,絕對的自由,絕對的困難。
這部分跟大多數建立良好習慣的概念一樣,就是要將一切「系統化」,建立一個每日SOP。同時事前規劃這這些事項,以具體的方式安排。行程越詳細,阻力就越小,時間到了就越容易執行。 比起寫上:「看書」,相比之下「在何時和地看幾頁 」這種行程安排,會更明確,阻力也就越小,說明越具體,實行越容易。因為每當時間到要做某事,沒有具體的事前安排,事情來了又要想,那就是一個巨大的阻力。 所以那些自律的人,他們其實是很擅長安排習慣以及設計環境的人。當事前規劃好所有一切,等時間到了,就在一個阻力最小的情形下完成。 同時書中有另一個很特別的觀念,就是「安排休息時段」。現代人手機成癮一部分原因就是無聊、不知道要幹嘛。其實可以想像,當很累的時候就想要轉換一下注意力。「走路的人」這本書提到,對於非勞力工作者而言,其實有時候累的是心智,並不是身體,真正需要的是「轉換」,而不是躺在那邊休息。 而有安排休息時段要做的事情,就比較不會沉淪。因為把休息時的事情都安排好,就不會一到休息時間,行程表上寫著休息,卻不曉得要幹嘛,還是拿起手機亂滑。
了解了上述的「策略選擇」和「習慣建立」後,書中也提供了可以訓練思考的方式,以提升專注能力,同時以此來練習總是想要擁抱分心的渴望。 提升專注力最廣的人知的方式,就是冥想,冥想諸多好處不再此贅述,專注力的培養是他其中一個好處,但此處講的有別於冥想,而是為了深度工作所設計的「生產力冥想」 冥想一般來說會以某項事情當成標的物,像是海浪、火焰、雲朵等等,這些不變但持續變動的事物,平常在家則最常以呼吸來當成這個標的物。 而生產力冥想,就是利用同樣概念練習深度工作、拉回專注、意識分心等事情。在任何不需要腦力活動的時候,可以從事這項練習,試著思考某個問題,將這個問題變成冥想標的物。 以我自己舉例,平常想要規律的產出文章,就可以想著「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的心得如何起承轉合」當成我的標的物,在練習「生產力冥想」時,就能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練習。 這算是有別於一般時間利用的書籍提出比較有特色的做法,一般書都是教如何對抗分心,收拾環境、打造阻力比較小的環境、把分心事情先寫下了等等,比較少有這種把焦點放在「練習專心」上,我想是讀者很容易做練習的方式,提供給大家。
深度工作力是一個能讓你達成那些對未來有所幫助,能夠使自己成長、更有效率運用時間產出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之後,學習事先安排規劃行程,以及安排環境,讓所有分心跟做事的阻力變小。 由於專心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是需要練習的,所以在上述這些基礎之下,還想更進一步的,可以練習「生產力冥想」,以「某個問題」當成冥想標的物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飄走了也沒關係,再拉回來繼續思考這個問題,藉這個訓練來增加自己「專心的肌肉」。 資源有限,學習像個企業家一樣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