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家哥哥升上國中,
上國中的哥哥好像換了一個人,常常很火爆,情緒很難控制,
明明是小事也可以變得很嚴重,最後演變成大吵,
我其實很不想跟他面對面大吵,但是如果他想吵,我也不會讓他失望。
有段時間我只要看到他放學時間要到了,就一整個繃緊神經,
這一年來我和弟弟慢慢摸索出一套跟他相處的模式,
只要他開始發脾氣了,我們就會離開他所在的空間,
幸好我們家有三個房間,我們可以各自窩在一個空間,
等他的風暴過了,他會忽然恢復冷靜,
然後一副沒事的來跟我們說話,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他好了。
我常在想,我國中的時候有這樣嗎?還是男生女生大不同呢?
我記得我的國中時期是除了學校,回家就是把自己關在房裡,
躲回自己房間等於是窩在自己的堡壘,
但是躲在房間什麼都不說也不好,心情就是很鬱悶。
我記得我當時壓力很大,但是爸媽不會問我學校的事,我也不會主動說,
這樣想想,儘管哥哥回家常會發脾氣,但好像比我那樣悶在房間好,
而且我覺得情緒要有個出口,
如果一直悶著都沒有紓解,總有一天也會大爆炸。
今年暑假,孩子的爸爸擔心我和哥哥又會起衝突,
早早就問我要不要把他送去補習班?這樣就可以避免衝突。
但我這個媽媽就是覺得孩子開學時壓力已經很大,
放暑假就好好放暑假,還去補習班不就跟開學上學一樣嗎?
總之,最後哥哥沒有去補習班。
然而,前幾天發生了哥哥離家出走事件。
起點只是因為他最晚吃完早餐,我要他把餐桌和地板擦乾淨,
最後竟然演變成我只愛弟弟不愛他(當然這是他個人的解讀)
然後,他竟然換了衣服就出門了。。。。。。。
這是他第一次離家出走,
他的離家出走有點像這本繪本--我要離家出走囉(按我有連結)
繪本裡的姐姐因為媽媽忙著照顧妹妹,所以她就離家出走了,
雖說是離家出走,但也只是在家附近晃晃,期待媽媽會來找她。
有點像哥哥這次的離家出走,
聽爸爸說哥哥只是故意把家裡大門關起來,
他其實站在家門口,應該是希望我可以去找他回家。
由於國中課業我已經無法應付,
所以哥哥問我問題,我大部分都無法回答,
哥哥的課業基本上是由爸爸全權負責,我則是負責弟弟的,
或許因此讓哥哥有媽媽只愛弟弟的錯覺。
最近讀到這本書--誰的青春不叛逆(按我有連結)
作者有兩個青春期兒子,書裡完全是她家的故事和經驗分享,
每篇文章後面都會有個重點提醒,非常切中要領。
我本來覺得我是個失敗的媽媽,已經全職在家也還是沒把孩子教好,
讀了這本書安慰我很多。
以下分享三個書中的小提醒....
1.當孩子不聽話時,做父母的不要感到灰心,
也不要輕言放棄,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
那些莫名的怨氣和堅持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或許就能更理解孩子一些。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
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他了,做媽媽的也沒有放棄。
2.我不是個很懂教育的媽媽,對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感到手足無措。
而我能做的,只是他徬徨的時候不添亂;
在他憤怒的時候不添火;
在他遇到人生的轉折時陪在他身邊;
在他難過的時候,讓他安心地待在家就好。
3.青春期的孩子整處於半大不小、即將轉大人的年紀,
他們的行為和言語經常讓人抓狂,
此時做父母的不妨掌握抓大放小原則,
適時地裝聾作啞,忽略一些小細節。
這些小提醒真的大大的提醒我,也讓我不再那麼緊繃,
我覺得這些原則很重要,
這本書我要再多複習幾遍才不會忘記,
家裡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也分享給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