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後感│電影《法律女王》

 

raw-image


 

  《法律女王》改編自真實人物,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為性別平權而奔波奮鬥的人生。

  以相關題材的電影為經驗,主角是女性,主題又是性別平權,可以說是毫不意外的,電影雖以法律為名,卻花了很大的篇幅在刻劃露絲身為女性的生活面向。從在法學院求學、到為了丈夫的職涯而放棄夢寐以求的文憑,又因為性別而錯失了工作機會,最後只能落腳大學,以另一種方式無言抗爭性別的不平等,她選擇教授性別在法庭上影響審判的案例,啟蒙後世學子。在這種刻劃方式的另一面,電影也藉由露絲與女兒珍的摩擦,帶出她身為母親的壓力,描繪出露絲有著雙重身分,而社會要求她必須二者兼顧,或者,她應該放棄律師夢只兼顧其中一方。

  題材上來說,《法律女王》在近幾年女權運動除漸受重視的趨勢之下,十分政治正確,但不同於以往我看過的女性電影,《法律女王》從法律切入性別平權的起點,是一位因性別而權利受損的男性。不僅如此,讓我驚豔的是電影對露絲丈夫的處理十分細緻,在露絲被要求必須兼顧大學學者與母親的雙重身分時,觀眾也能看見她的丈夫也身兼律師與父親的雙重角色,這是在類似題材的電影中很少看見的新奇點。

  這似乎也是一層有趣的隱喻,《法律女王》不僅在打破女性的社會刻板印象,也在打破男性的。男性可以在外功成名就、在家是主要照顧者,也可以是一名體貼妻子兒女的父親,當然可以有一手好廚藝──就如同露絲可以是一名妻子同時也可以是一名法學院學生,可以是一個為女兒著想的母親也可以是位人權奮鬥的勇士。

  雖然不熟美國的當代法律,但隱約也可見露絲的訴求在於打破兩性既定印象的框架,將男性與女性的概念回歸到「人」的本身,讓法律可以保障到所有人,不會逼著誰為了成就自己的生理性別,而犧牲、放棄自己的夢想甚至人生。

  這部電影另一個讓我覺得有趣地方,在於那個時代背景似乎是盛行遊行示威的年代,這影響了露絲的女兒珍。珍的無畏讓露絲有所感慨,當女兒對她說「妳不能讓那些人那樣羞辱妳」時,露絲驚覺時代潮流正在改變,某些新的思潮在新世代中萌芽。

 

  「法庭不會因為某日的天氣而動搖,但會因為時代的風氣而改變。」

 

  但露絲並沒有停止推動那個潮流。她不是沉默等待,也沒有要求權益受到侵害的當事人等待,而是積極奮起,主動成為潮流的浪尖。這讓我想起《女權之聲:無懼年代》中的女性為了爭取投票權,賠上一生所有仍然無所畏懼,或許時代的流動終將允許女性擁有投票權,但若沒有人起身爭取、每個人都只是靜靜等待時刻來臨,那股潮流會沖上岸嗎?

  這讓我不禁想像時代的天秤。

  珍的無畏自由表達,不正是露絲一代人撥下種子所萌的芽?

 

  其實我對這部電影的中譯片名有些微詞,「女王」給人的印象像是唯女獨尊,但整部電影所要表達的精神更近似兩性在法律上的平權,只是正好在那個時代,女性在法律上受迫的案例有較大的比例,人們說著女權、女權,就好像是專為女性發聲,而忘了男性也有可能遭受偏見與歧視的可能。而平權的目標正是揭露這些框架的不合理,保障人民的法條更應該謹慎修訂,而這在我們所處的現代仍需要繼續關注與努力。

 

  雖然電影算是中規中矩,但也有我所喜愛的亮點,就在此推薦給大家。

  






✨歡迎有看這部電影的朋友跟我分享你的想法!

✨邀請對我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我的沙龍跟我互動;或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贊助我繼續產出好內容。

✨也可以關注我的噗浪,我會在那裡分享我的日常、讀書與觀影心得,與一些零碎無法寫成正式文章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