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地開始寫今年的觀後感,2024年已經過去一大半,我還有很多文章還沒發佈。不過,有些情感一定要當下抒發最有感。
2024年距離疫情爆發,已經過了五年的時間,有時我回頭一看,那時候的生活彷彿被凍結,記得沒什麼娛樂,很多時間待在家裡,那大概是我最認真存錢的期間,如今,我們好像抹去了那些記憶,選擇淡忘事件,繼續生活,花錢買快樂,看似日子不斷向前進,更多像是努力填補那些遺失的時光。
刺點工作坊的音樂劇《跑跑殭丙仁》正好提醒我們那些不能被遺忘的事。我看這部戲是2024年9月21日晚上19:30,買了前排的座位,畢竟有幸能獲得榮耀基金會的「看戲票券補助」,一定要好好使用一番。
選擇這部作品,不是因為演員,而是題材。身為喪屍片愛好者,這部最吸引我的,當然是殭屍橋段,過去看那麼多音樂劇,第一次看到跟殭屍有關的,覺得很有趣。
從標題就能發現導演有多會玩諧音梗,他還下了非常多心思在字句間,使殭屍的形象更立體。除了有原本跑跑薑餅人的意象,也有實際殭屍行走的意象。
「諧音梗,在歐美裡面是最高級的笑話。」這是我坐的位置時,偶然聽見疑似是行銷人討論這部戲的話,我也深感認同,因為諧音玩得好,會讓人印象深刻;玩不好,就是Nothing,像我們有時因為文化關係,很難Get到歐美笑話的含意。這次夾帶那樣的幽默成份,非常能理解,還有一些雙關意思。
音樂劇開頭如同平凡的日常,場景在便利商店,讓我聯想到《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一個普通宅男阿江挺身而出變成大家口中的英雄。在路上遇到資深記者阿丙,還有帶著殭屍阿嬤逃跑的阿仁。
但我開頭最喜歡的故事,反倒是記者阿丙。新聞總是需要腥羶色刺激大眾,吸引流量,每天記者都被截稿追著跑。他因為下屬的一句話,點醒他找到真正新聞的價值。我倒覺得比較像找回當記者的初心。這部分其實蠻諷刺的,下屬說著以前多崇拜他,結果下一秒她成為殭屍,他的眼裡只有趕稿和熱門新聞。
這部分不免想到曾經有一張震撼大眾的照片「禿鷹與小孩」,很多人會責備獲得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的凱文卡特,為何不救小女孩?飽受精神折磨的凱文,最終在得獎兩個月後結束自己的生命。
真相有如雙面刃,而多數人只願相信眼前看見的事物。有時真相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沒有凱文直入人間地獄,世界就不會注意到當地人的險境;如果沒有阿丙對新聞的堅持,日後也不會留下關於他們三個人的故事。
編劇巧妙運用江、丙、仁分別將三個人的命運串在一起。第一部分著重在描述三個人各自的生活,以及產生變化的世界。第二部分則開始深入殭屍的生活,發現他們可愛的面貌,不過這世界多半在深入了解殭屍病毒前,會先想辦法消滅。
記得以前大學有一門通識課,學習單寫著「如果我們是《陰屍路》的主角,抓了一個活殭屍,會選擇如何處置他?」,我當時是寫從殭屍身上萃取病毒,留給科學家研究找到能救活感染者的機會。這些回答從來沒有正確答案,不過值得省思。
談完劇情的部分,想大力稱讚演員的唱功跟舞蹈,不論演技,還是戲劇張力都非常優秀,從頭到尾沒有冷場,大家狀態還越來越好的感覺。我很喜歡阿仁和阿嬤的互動,雖然阿嬤變成殭屍,她仍然用盡全力想保護孫子,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我還哭出來,因為我也有一個很類似的阿嬤,突然有點想她。
劇情風格是我很喜歡的歡樂,故事卻帶刀的那種。算是我今年最喜歡的音樂劇,而且刺點工作坊積極推動在地音樂劇,有時間跟機會真的想多看一點,比我最開始想像的更好看。
有一個比較可惜的點,我一直期待會有演員走出舞台,來到座位區走道跟觀眾互動之類,畢竟有點想近距離看看殭屍,感覺會更精采。
舞台設計及色彩方面,可以看出對顏色的用心,走近未來、電玩那種風格,那棟可移動式的貨櫃屋搭景超讚,讓整體視覺變得更有層次感。在一些動畫及影片方面,有Y2K復古感,看著真的好喜歡。
總結來說,是一部相當用心的本土音樂劇。在細節拿捏非常好,劇情也帶一定節奏,有空間喘息及期待下一幕的演出。希望這篇文能帶大家看到不同題材的音樂劇,並試著走進戲院好好體驗故事。
追蹤我的IG及Youtube頻道,不錯過任何資訊(๑•̀ㅁ•́ฅ)
希姆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mu_1207
YT頻道|https://youtube.com/@shimu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