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逐香之夫。香文化。拾貳】

raw-image


上文說到古法香的製作與使用方式與今時頗有不同,多以粉類或蜜合之法呈現,宗教祭祀多以直火燃點,粉類使用甚多,也有製成散香與丸香形式,使用於修法儀軌中,而休閒品聞之香,則多為”夜沐夏花”等蜜合香薰,及至宋代最為興盛,如宋代”楊廷秀”詩中所言: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似紙;

不文不武火力均,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素馨欲開茉莉折,底處龍涎和棧檀;

平生飽食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娬媚;

呼兒急取蒸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貴。

一詩道盡空薰香法的精華,但令有香不見煙,更是空薰之法與直火最大的落差,逐香之人,若以古籍為依歸,更需細究用香之法,否則以直火之法,引述空薰之描述,香氣本身的展現,則天差地別,如古籍中所言:

{焚香必於深房曲室,矮桌置爐與人膝平,火上設銀葉、雲母,制如盤形,以之襯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無煙燥氣。}

自然舒慢無煙燥氣,便是空薰的特色之一,然而空薰之法,用香之處所,比起直火,更為講究,閉閣下簾風不起與深房曲室便是為了不影響細膩的香氣與留存,這也是之前在教學文章中,一直強調小空間品香的原因之一。

台灣的香品應用,大多延續於先民的祭祀之用,由於是明清之後的閩南文化系統,所以在製香方式與香氣表現上,不同於漢藏傳香系列,依循唐宋古香法的製香模式,在下一篇文章中,會有細談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