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p.9-11陸續談及我的作品,角度是以我的合作夥伴雨林自己閱讀後的體驗做討論,我滿喜歡這樣的過程,不是去驗證自己寫了什麼被讀者看到,而是讀者從中發現什麼,或是一些自身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完整版可以選上面的連結去聽)
這兩本書寫的時間相近,但忘年之雪反而是等到這幾年才透過自費出版的方式出書,對我個人來說,忘年之雪的重要性會比航向星海的列車還重,但有時候我也會細想自己是否不該帶太多類型的元素進去,如果用傳統日本文學的寫法,並以吉川為第一視角,去重新鋪寫這本故事,創造一種中年男子的心境,肯定會更加地富有蘊含。當初沒這麼寫的原因,只是覺得這樣的寫法並不特殊,某方面來說會很像是一種模仿。最近也有在計畫推動文字的作品,或思考如何用繪畫或其他方式呈現,總之還在摸索跟嘗試一些新的內容。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羽尚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首先,我必須說我不是懂程式的人,我甚至沒有學過什麼很深的物理、數學、化學等,所以切入的點還是很有限。整篇至免費的上限就結束了有點可惜,主要是想將電腦AI程式做為四維空間的假設,並將以知識界當作其中一個電腦來推論。但這不是什麼相當嚴謹的,就當作小說去看吧。
首先,我必須說我不是懂程式的人,我甚至沒有學過什麼很深的物理、數學、化學等,所以切入的點還是很有限。整篇至免費的上限就結束了有點可惜,主要是想將電腦AI程式做為四維空間的假設,並將以知識界當作其中一個電腦來推論。但這不是什麼相當嚴謹的,就當作小說去看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