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兩岸法律信箱】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可行乎?

聽眾來信

前陣子臺灣金曲獎頒獎,巴奈發表得獎感言時提到「不要以為流行音樂跟政治沒有關係,金曲獎35年,天安門事件也是剛好35年,我們都不要忘記,台灣加油!」,結果短短不到幾個小時內,巴奈在中國的所有資料瞬間下架。

還有之前五月天在中國開演唱會,也要救自己的身份認為為表態。

想要「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根本不可能。

面對中國來勢洶洶的文化統戰,臺灣有什麼因應之道嗎?


本集許律師討論中國娛樂產業與認知作戰。




本集重點

  1. 立委沈伯洋認為中國對臺的認知作戰,分成輿論戰(帶風向,造成臺灣內部的不團結)、法律戰(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及心理戰(影響民心)。
  2. 中國認知作戰的方式,以及「音樂跟著黨」走的政策,對娛樂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中國教育強調死記硬背,單一線性的愛國思想,而不適用創造力和獨立思考,將無法勇於拓展音樂疆域。
  3. 中國有很大的人口基礎,曾經被大家期待的中國市場,有先天規模經濟的優勢,而被譽為沉睡的巨龍,但因為國家干預造成音樂規模經濟的背反。
  4. 國家道德觀的顧慮優先於經濟與商業考量之上,更讓國際怯步,談巴奈事件。
  5. 娛樂產業藝人與網紅從被迫表態到主動尋找合作樣版的商業模式。
  6. 面對敵意中國,臺灣以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做控管,檢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第90條之2規定。
  7. 實務上常遇到的事情是:對於統戰沒有敏感度,而沒有申報,而遭到處罰。
  8. 歌曲推薦:巴奈〈流浪記〉。「怎樣才能夠看穿面具裡的謊話,別讓我的真心散的像沙,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更複雜,還能不能唱出歌聲裡的puyuma」,國家不要假借甜言蜜語干預藝術,而藝術家在追求舞台時,也莫失本心。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09/id/15206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