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言法律事務所-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

14 位追蹤者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賴清德總統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強調因應中國滲透與軍中洩密威脅,引發社會對軍審制度的歷史創傷與未來轉型的討論。從戒嚴時代威權審判、洪仲丘事件促成的雙軌改革,到今日國安壓力下的政策逆轉,軍審制度面臨程序正義與效率的拉鋸。與中國強化軍事審判制度相比,臺灣如何在民主法治中重新定位軍審呢。
Thumbnail
傳統上,配偶因另一半外遇可請求損害賠償,但近期法院陸續判決否定此權利,認為婚姻幸福不應受國家強制保障。「尼采法官」盧法官在台南地院判決中,強調法律未明文規定配偶權,質疑忠誠義務與個人自由權的衝突。隨著通姦除罪化、破綻主義的發展,法律或將迎來重大變革,未來法律如何調和婚姻承諾與個人權利,值得持續關注。
Thumbnail
在臺中國籍配偶「亞亞」因於抖音鼓吹中國武力統一臺灣,被移民署認定危害國安而撤銷居留許可並限期出境。事件引爆輿論關注言論自由界線與中配在臺權益爭議。行政法院裁定不准停止執行,理由是其言論已超出自由範疇,涉戰爭鼓吹。本案不僅涉及法律解釋,更突顯中國對臺資訊戰手法的滲透風險與臺灣民主制度的防線壓力。
Thumbnail
媽祖進香展現臺灣宗教與文化特色,當信仰活動跨越海峽,可能觸及中國統戰與臺灣反滲透法的法律紅線。中國將媽祖視為民俗文化、推動政治統一,而臺灣強調信仰自由多元發展。當兩岸宗教交流結合政治資助、選舉動員等行為,可能構成違法。信徒與宮廟在進行交流,應審慎評估背後是否存在統戰目的,保障信仰本質與國家安全平衡。
Thumbnail
一位在臺灣經營抖音帳號名為「亞亞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因發布鼓吹中國以武力統一臺灣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 這起事件不僅牽動著兩岸敏感的神經,更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的界線、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臺中國配偶權益等諸多面向的討論。 究竟「亞亞事件」是單純的個人言論表達,還是中國對臺資訊戰的一環?政府依
Thumbnail
Chun Hung-avatar-img
2025/03/27
反思對岸政權下的核心思維,根據海外華文媒體的敘述;中國目前時下的政權由共產黨統治,共產黨的源頭來自馬克思,本質上是仇恨與煽動起家,啞啞事件的背後,實際上為了顛覆自由世界為目的的間諜之一。 綜觀某些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二戰時期當年納粹德國位的併吞芬蘭,用的是民族主義的幌子下,對芬蘭的國家進行欺騙戰術,最終從內部瓦解而被併吞。 相同的道理,把台灣近代歷史放遠角度來看,當軍國日本離台之後,改由項羽藍(當權主體)接管台灣,但他們不會把台灣視為深耕土地的思維來統治,而是以殖民或暫留地跳板來看待,如今項羽藍親共,原因民族主義下的回故土思維導致。 加上在島上生活的漢族(閩南、客家)本質上,在項羽藍的統治下,認為自己的故鄉在對岸的思維。
2025年2月1日,中國將實施《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二)》。特別對「假離婚」明確表態,不再支持以虛假意思表示否定離婚效力,顯示官方回應中國式假離婚的亂象。同時,也首次將「直播打賞」納入婚姻財產制度考量,認定超出家庭一般消費標準者可少分或不分財產,反映出網路時代家庭關係的新挑戰。
Thumbnail
近年來熟齡離婚比例激增,顛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傳統觀念。退休後的摩擦、性別角色轉變、失去共同目標等,是導致長輩選擇各奔東西的原因。法律上「沒感覺」能否成為離婚理由?裁判離婚已由有責主義轉向破綻主義,只要婚姻無法維持,即使無過錯方,法院可能判離。如何平衡婚姻自由與法律保障,是社會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遺產該如何分配?臺灣從傳統「家產」走向「個人遺產」的制度轉變,影響了繼承方式。過去「諸子均分」的家產概念,如今被「應繼分」與「特留分」取代,保障法定繼承人權益,但是否仍符合現代社會需求? 高齡化、家庭結構變遷讓「特留分」制度引發討論。此外,不孝子女是否應剝奪繼承權?法律如何平衡家族情感與個人財產權?
Thumbnail
大S驟世後,兩個孩子會因此被汪小菲帶回中國生活嗎?具先生或臺灣親人能否爭取監護權?大S與汪小菲的法律訴訟將如何處理?未成年子女是否會被捲入? 本集許律師將解析跨境親權爭議、法院如何判定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以及父母離婚後親權行使的異同。
Thumbnail
探討立遺囑的法律規定與注意事項,說明五種法定遺囑的種類、要件、優缺點及適用對象,並以張榮發及裴祥泉的遺囑爭議案例解析,說明如何確保遺囑有效,最後提醒選擇合適的遺囑類型並確保見證人無利益衝突的重要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