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理性腦和感性腦哪個好?其實寫作要把感情放最後

好像很多人都會覺得,寫作的人都會比較感性,甚至覺得文科就是比較感性沒邏輯,理科就是比較理性種邏輯,其實不是這樣,寫作也很重邏輯理性。

理性掌管文字運用,各種技巧,創作過程中,一定要理性分析,才知道怎麼架構怎麼扣人心弦。寫作者要先知道這篇文章或小說想呈現什麼效果跟情感給讀者,然後按照這個目標去鋪排,去側重,去一句一句遞進,包括小說的語感句式,都要講邏輯靠理性。

理性在藝術創作中都有重要地位,連演戲都是這樣。

演員鑽研劇本,一定要分析角色性格,角色情感,這全都是靠理性,理性去分析角色在這段表達中,側重哪句哪字,哪裡講話速度要快,哪裡要慢,哪裡要笑,哪裡要哭。所有帶動觀眾情緒的表演,都是精心計畫好的,真的靠情緒要怎麼走位?

很多表演都是一試再試,才達到最好的畫面,就像小說也要一再修改,這樣的方式,當然更倚重理性安排。

當然,沒有情感,可能會哭不出來,但哭出來其實也沒那麼難,很多演員是可以說哭就哭的,說哭就哭的狀態,能有多少情感?

這麼說不是想要貶低情感,我是想說,在被看見被認可之前,不會有人在乎你的情感。情感不是本人有感覺就可以傳遞的,沒有技巧是無法準確表達出想表達的情感的。

最近我聽了一場歌唱表演,演唱者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整首歌精心設計各種哭腔,各種悲悽的情緒,那一刻我才清楚的感受到,原來藝術永遠得是技巧先於情感的,所有情感先於技巧,通常只有一種原因,不是外行,就是技巧不夠。

我是在不停寫作的過程中,才發現原來寫作更多的是靠理性,包括閱讀文章,如果真的要有所吸收感悟,那一定要靠理性分析,去解構文章。

感性只是要帶給我們的是更高的敏感度,跟感知力,感性是發想,理性是執行。

要訓練自己的理性有個簡單作法,就是去找一個題目,提出正反兩方論述,去訓練自己的條理。題目可以從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去發想,當我們和別人溝通或是想說服對方時,無論當下能不能說出來,事後都要仔細地去思考,怎樣說得更好。或者是在看一些新聞或娛樂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下方的留言,看各方的看法,再去分析出自己的想法,要讓自己的邏輯更清晰的話,還可以去思考怎麼反駁跟妳相反的看法,真理是愈辯愈明,在思考中,雖然不一定能得出最正確的答案,但至少能夠達到邏輯的提升。

但如果都只鑽研技巧,沒有感情,那也會顯得很無趣,沒有人會想看純炫技的,無論是文章或歌曲都是這樣,技巧是服務於感情的,沒有跟著感情走的技巧頂多讓人驚嘆一下,很快就會遺忘。只有技巧跟感情都呈現了,才能留在心底很久。

感性和理性其實缺一不可,如果在情感上的各種選擇,若只是理性去分析,去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而不是最喜歡的,那人生多無趣。

我的人生,是靠感性選擇寫作,靠理性去發展,再靠感性倔強地堅持下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