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要乾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種場合要小心卡陰之類的各種心理陰影。

於是只好一直上網查詢各種相關知識,什麼要帶鹽巴或者艾草在身上,離開後再丟棄啦⋯等等各種八股的知識。

我不免俗的也是依樣畫葫蘆,想說反正就是一種儀式感。

結果到了現場,心中原本的緊張與焦慮,隨著儀式的進行慢慢煙消雲散。

要怎麼說,我朋友是基督徒,在對於死亡的想像上,會認為只是回到了神的身邊,這是好事一件。

所以現場充滿了一種祥和的氛圍,再加上其實對於朋友的爸爸也是有一定的熟稔度,雖然沒見過幾次面,也算是頗融入朋友的人生歷程中了。

連最後的瞻仰儀容,都格外有意義,因為我在心裡跟朋友的爸爸說:OO還有我們,祢放心的離開吧。

於是,參與了此時此刻,跟朋友之間的連結更為深厚了。

整個儀式的過程,我非常的感動,中間聽著朋友講述他父親的生平與家人的歷程,不管是苦與樂、歡樂還是悲傷,通通都是生命的精華。

儀式,其實都是為了生者舉行的,要我們能更加珍惜把握當下的時光,然後,最後,不留遺憾瀟灑的離開這個人間舞台。

結束後,我默默的給自己一個心靈舒緩的時間與空間,於是我就來了杯啤酒。

願,不論以什麼形式,天下所有人都能夠活的歡暢淋漓。

raw-image




人類所知有限,但想像力無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戰男女性別!! 好啦,其實我也不知道辣XDDD 但就是最近很夯的Threads,原本剛申請的時候,純粹只是拿來發發一些廢短文,抒發性質居多,也沒想太多。 但可能是最近脆的用戶暴增,不小心隨便發一則小廢短句,都會有陌生人來響應,真的是嚇死寶寶了~~ 然後捏,一不小心就掌握到了流量密碼,當然我的
因為前陣子突發的家庭事件,導致我命理學習進度落後,這幾天才開始慢慢補回來 (嗚嗚嗚...補的好痛苦QQ) 然後,一口氣補課的情況就會出現,老是聽到同個命題被不斷地提出,不管用什麼形式問、什麼條件問,都換湯不換藥,直白地說那個問題就是: 我能不能有發橫財的機會? 何謂發橫財?就像是樂透、簽賭、
大家別被我聳動式的標題嚇到了,人生這場遊戲,當然是要用盡全力體驗到最後一刻。 主要是,我其實是個很喜歡跑來跑去的過動兒,在移動的旅途中,我才能感覺到,生命的變化還有原來我活著這件事。 所以不太能想像,萬一哪一天我又老又殘,再也沒辦法隨心所欲的想去哪就去哪時,我該怎麼面對這個世界。 說起來,也是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本來想寫寫個短篇小說,但靈感尚未俱足,只好先隨便聊聊。 前幾日跟好久不見,之前打工度假認識的朋友吃飯閒聊,聊到他的親戚,是一個頗需要將自身存在感或者說是價值感建立在他人需要之上的人,過往也算是很為家庭付出。 但就在離婚重獲自由後,一下子瞬間腳踏三條船,自己忙就算了,還弄到家人一起忙的不可開交。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戰男女性別!! 好啦,其實我也不知道辣XDDD 但就是最近很夯的Threads,原本剛申請的時候,純粹只是拿來發發一些廢短文,抒發性質居多,也沒想太多。 但可能是最近脆的用戶暴增,不小心隨便發一則小廢短句,都會有陌生人來響應,真的是嚇死寶寶了~~ 然後捏,一不小心就掌握到了流量密碼,當然我的
因為前陣子突發的家庭事件,導致我命理學習進度落後,這幾天才開始慢慢補回來 (嗚嗚嗚...補的好痛苦QQ) 然後,一口氣補課的情況就會出現,老是聽到同個命題被不斷地提出,不管用什麼形式問、什麼條件問,都換湯不換藥,直白地說那個問題就是: 我能不能有發橫財的機會? 何謂發橫財?就像是樂透、簽賭、
大家別被我聳動式的標題嚇到了,人生這場遊戲,當然是要用盡全力體驗到最後一刻。 主要是,我其實是個很喜歡跑來跑去的過動兒,在移動的旅途中,我才能感覺到,生命的變化還有原來我活著這件事。 所以不太能想像,萬一哪一天我又老又殘,再也沒辦法隨心所欲的想去哪就去哪時,我該怎麼面對這個世界。 說起來,也是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本來想寫寫個短篇小說,但靈感尚未俱足,只好先隨便聊聊。 前幾日跟好久不見,之前打工度假認識的朋友吃飯閒聊,聊到他的親戚,是一個頗需要將自身存在感或者說是價值感建立在他人需要之上的人,過往也算是很為家庭付出。 但就在離婚重獲自由後,一下子瞬間腳踏三條船,自己忙就算了,還弄到家人一起忙的不可開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接近三月底的時候,接連參加了二場的告別式 一場是學長的,一場的親友的,他們年紀相差25歲. 記得以前只有一天參加過2場的婚禮,還有參加過2場都在中午的婚禮 (趕場完成) 這是第一次接連2場告別式,是否這也代表自己到了一個年紀了呢? 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接下來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呢?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接近三月底的時候,接連參加了二場的告別式 一場是學長的,一場的親友的,他們年紀相差25歲. 記得以前只有一天參加過2場的婚禮,還有參加過2場都在中午的婚禮 (趕場完成) 這是第一次接連2場告別式,是否這也代表自己到了一個年紀了呢? 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接下來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呢?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