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閱葉高華教授新書《臺灣族群史解謎》,後話令我想到「臺語」這個稱呼在社群媒體乃至生活上的爭議,這令我聯想到《請說「國語」》書中提及中國「國語」、拼音選擇的演進。兩本好書提供的資源,加上我對其他族群有人對臺語稱呼的反彈興趣濃烈,歲有以下發想。
國語政策在威權時代國民黨政府強力實施三代的時間後,成功使「國語」變成了之後臺灣島上人們共通的母語,過往各大族群的母語許多人已經不太會說,有些甚至連聽懂都沒辦法了,七年級應該是普遍來說成功的果實。
一方面是母語遭到各式政策工具的壓制,一方面國語政策有政府的強力施行,背後當然源自「一國一族一語言」的中華民族構建、打造中國這一個民族國家的政策思考(而中國這套「國語」、「民族」的概念,則是中國人近現代化的恩師大日本帝國學習而來)。
在國家以公權力強制製造優勢語言的嚴厲行動下,下圖顯示的狀況就出現了:母親不要讓過往自己因為「說平常家裡說的語言而被處罰和排擠」的情況,在孩子身上重蹈覆轍,要讓孩子講「代表大好未來和權力的語言」。這不禁讓我想到過往臺灣人被掛「我要說國語不說方言」狗牌的歷史。
另外,正如《請說「國語」》這本書也有提到的,我們現在所學習的「注音符號」和「國語羅馬字」都是當年專門為中華民族、中國人未來「國語」量身打造,中國語言學者趙元任就曾寫過:「中文的拼音字母可能來自任何根源,但一定得是中國人有、中國人治、中國人享」,因此不能也無法用在少數民族的語言身上,相較之下共產黨瞿秋白創造的拉丁拼音雖可行,但共產黨統治中國後,為鞏固疆土「消滅地方主義」也不怎做了。
在中國,注音符號儘管沒成功,但在臺澎金馬則徹底成功施行,成為現今本地採用的拼音系統。不過,臺灣各大族群卻無法以此拼寫自己的母語,教育系統以此為主流,對於母語的復興是否有負面影響,仍可觀察。不過,「國語」現今卻變成抵抗「支語」的武器之一,也是一種始料未及的事。
而這本書提及南非的「阿非利卡語」地位變化也饒富趣味。本是荷語和其他在地語言的混生語種,南非波耳人等不少種族都會用的語言,但因為英國殖民後,英語成為官方語言,但在1948年白人政黨國民黨執政後(該黨反對參戰對抗軸心國,支持納粹優生學,信奉白人優越和純血論),不僅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後,也因為他們使用阿非利卡語、多為資產階級、雇主等階層,而黑人多為雇員、勞工,他們要黑人學會主人的語言(即國內的高等人語言)。
因此黑人等各色人種視阿非利卡語為殖民者語言,並致力學習「英語」世界級通用語言(相較於阿非利卡語更高檔)作為反制,因為與世界接軌才更有機會能尋得更佳的發展(相較於學阿非利卡語只能當白人奴僕)。國民黨發現不對後,開始運用官方政策壓縮學英語的機會,強迫只能學習阿非利卡語,最後引發暴動,使南非白人少數族群的威權政治開始走向終結。阿非利卡語也被白人政權綁架成專屬語言,最終也隨著1994年民主自由化、種族隔離結束,使用者逐漸減少。
在讀書會熱烈的討論中,南非的「阿非利卡語」令大家想到本地的「國語」,成員更敏銳地指出,「雙語政策」中強調英語,或許也可以借用南非黑人以更世界化的高階語言「英語」反制過去自認高級、優越、文明的阿非利卡語這個角度,反思民進黨政府可能想要用英語反制「國語」的可能性,畢竟「國語」過去亦如「阿非利卡語」的姿態。
再回到《臺灣族群史解謎》的〈後話〉,葉教授指出過去臺語之所以被稱為臺語,是在中華民國政府逃亡至代管的臺灣前,一直屬於通用語,而不是特定族群的自稱語言,是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才強制稱臺語為「閩南語」,然而並非本地人對原生語言的稱呼,甚至用臺語唸出閩南語三個字,連耆老都未必能夠唸出。
而周婉窈教授的文章指出,其實國民黨一開始也稱臺語,甚至蔣中正親賜墨寶書名亦稱臺語,直到1970年代方變本加厲。
或許也是在1970年代,閩南語逐漸在「國語」語境中成為臺語同義詞。既然中華民國來之前沒問題,1980年代乃至民主自由化以後的母語復興都還未有困惑,那為什麼會出問題呢?根據兩本書的資訊,我猜了以下的可能:
一、國語政策的成功。國語政策成功地使國語取代臺語成為通用語,將其他母語全部壓縮至僅存該族群使用的語言,甚至出現了「國語世代」後,臺語只能是「某族群的語言」。
二、臺灣人民族認同的崛起。隨著民主自由化,臺灣人民族認同取代中國人成為新的身分認同,此時「臺灣人」不再僅是相較於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等族群意義的臺灣人,更帶有「臺灣民族」的意思。既然如此,在「一國一族一語言」的民族構建和民族國家意涵下,以及過往日本和中華民國的統治經驗下,「臺語」自然會是這個民族的官定語言,如同中華民國的國語。
從此語言從區分族群跨至民族建構的紛爭之中,排他性的民族主義必然要使不會說臺語的人要嘛學會臺語(新的國語),要嘛就是從「臺灣人」身分排除出去,而被排除的人不論曾以甚麼身分存在,除非在自己母語之外,還要多學一個新「國語」:臺語。
在猜想,可能是臺語和新政治、身分認同之故,引起族群政治的憂心,是否引起新的身分焦慮?所以才會有葉教授書中所謂「反對套路」:「憑什麼你們說的才是臺語,客家人、原住民講的就不算臺灣話嗎?(最上面四張圖的第三張)」
若依上述邏輯去思考,這種反對套路是否就是因為這個正在發展中的新政治現實,所以先對未來可能產生的情形產生自保言論?而光是敘述臺語過去的歷史,或許可以讓人理解過去的情況,但是否有辦法讓大家接受未來的情形呢?
以上僅是看書後的感想和推論,對我來說這既是一個有趣的全新領域,也是與現實相連的領域,自己還需要更深入了解,只是讀到心有所感,決定還是先做個筆記。相信之後讀越多,理解也會變越多,也可能推翻我現在的看法。
也向大家推薦這兩本好書,可以一起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的關係和未來,正如《請說「國語」》作者引用家鄉威爾斯的諺語:「語言是一個民族的心,沒有語言的民族等同沒有心」,這是臺灣人未來一定要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