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黎胖

69公開內容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民進黨如何在1993年攻下台南縣、1997年再下台南市後,將台南由藍轉綠,成為國民黨每選必敗的綠營基地?丁仁方、趙卿惠、李依霖三位研究者這篇〈民進黨地方侍從體制與臺灣基層民主轉型--臺南經驗的啟示〉,從侍從體制變遷視角切入。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朱雲漢教授〈寡佔經濟與威權經濟體制〉針對國民黨戰後的變化,以及如何在不影響經濟成長下,如何巧妙運作、分配政治特權與寡佔經濟資源,搭配統治技術,以此凝聚支持者、掌握社會和籠絡地方派系,做了精闢扼要的敘述。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後,民眾、處委會均擔憂陳儀向中央請兵,以武力解決事情,密切關注動態,甚至阻撓陳儀自南部調兵北上,也向美國請求協助。南京政府何時派增援部隊抵台,也成為研究上的一個問題點。吳俊瑩教授這篇文章則以綏靖、清鄉主力的部隊為對象,詳析從請兵、派兵到部隊登陸詳情。
Thumbnail
0/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王業立教授1998年這篇〈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著重分析於地方派系的緣起和運作、解嚴前國民黨與其的結盟模式,與民主化後兩者的互動、地方派系體質與運作模式的轉變,特別是1997年修憲精省後的結構性轉變,而其擔憂現象,也逐漸成真。 地方派系特性 本文首先回顧派系的誕生與特性。派系源自於日治時代的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從鄉民愛在網路提的「關狗籠」,到近日竹聯幫人物過世,政治人物擔任治喪委員會成員一事,引起議論,高永光教授這篇〈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探討地方派系、政治選舉、黑道三者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1983年國民黨為了對抗海外台獨揭露台灣在二二八事件所受的創傷以及台灣民族主義,島內黨外人士亦提出二二八紀念日的主張,國安局結合黨政軍警情治新聞駐外單位等聯手推動「拂塵專案」,應對國內外變遷,企圖以學術詮釋的權威模式,塑造與過往不同的官方論述,主導二二八的歷史解釋。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威權時代,國民黨在各縣市均以「雙派系主義」扶植地方派系,在地方輪流執政以利掌控,全縣型的派系在民主化、都市化與經濟發展下,有些走向消亡、碎片化、山頭化,有些則仍然保持一定的強盛,台中縣紅黑派即為典型案例。本篇論文介紹了台中縣的派系起源、變化與發展。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宗族、宗親會等組織在台灣地方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成為選舉兵家必爭之地,金門大學劉佩怡教授這篇〈宗族、宗親會與選舉動員〉,以大姓、宗親會與選舉最密切的桃園縣為例,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為理解地方政治的一個切入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民主化以後,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作出變化,在農會等傳統把持的地方進行改變,以試圖持續控制相關人民團體,以抵抗民進黨的挑戰,這篇論文以2017年台中農會改選的大雅、潭子區農會做為案例,認為「農會經營績效」及「內部權力平衡」兩點,是地方派系能夠守住農會,而民進黨為何無法攻下農會的兩大原因。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除了政治學派系政治研究的意義外,台灣地方派系的出現反應了台灣社會的什麼特質?應該怎麼看待與解讀?起源與內容演變為何?又是怎麼定義與互動的?是否光靠「恩庇侍從」就可以說明呢?陳介玄教授30年前這篇研究論文,仍舊是理解此一主題的經典。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這是一本寄託著深刻的感情與時代軌跡的書。李怡在《失敗者回憶錄》呈現出其關注政治、社會和時代變遷的一面,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又如何與時代互動;而邱近思女士這本《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藉由他與李怡的往來與情思,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李怡的另一個面向,而邱女士筆下的經歷,也見證了大時代下的變動。
Thumbnail
4/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王汎森老師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很適合跟朋友分享再反芻的書,書裡面介紹了很多有意思的道理,有以前常在歷史系上說歷史對人生功用的內容,當然也有以前我沒聽過也沒想過的部分,這本書也有非常多生動的例子和比喻,可以跟身旁的人分享,並且聆聽他們的反饋,一定會對「歷史有甚麼用」有更多的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時常有人將「現在社會就是太民主自由才這麼亂」,反覆吟誦戒嚴時代的安全與美好,然而社群媒體日前揭露過往擄掠幼女賣為雛妓、女性充斥不安的歷史,顛覆了這種說法。過往官方敘事中對女性「安全」的定義,與現今截然不同,更成為推動設置「軍中樂園(後稱特約茶室)」的理由,本書即以性別角度,揭露這背後的歷史與論爭。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目錄以範疇區分,並標註刊出媒體和時間,有些雖時間較早,但已棄用該網站,或者已經遭無故下架(以註解說明),故採仍有現今仍使用媒體之刊載時間。 將隨發表持續更新。
Thumbnail
5/5書評
已收藏~~~
黎胖-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2
跳鼠飛行日記 謝謝你一路以來的支持!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時隔數十年,臺灣終於又有一套新的、值得一讀得二戰史作品出版,填補了臺灣二戰史長久以來的真空,相信這套書能讓對過往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填補並翻新長久以來對二戰的認識與說法,讓我們不會那麼容易再被誤導。同時,我等深受二戰遺緒影響的臺灣人,也讓我們重新面對過去、追尋自己,擁有更為廣闊深邃的二戰認識。
Thumbnail
5/5書評
感謝黎胖大推薦~現在的美國國內確實跟那時候很像......
黎胖-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2
跳鼠飛行日記 對,但是後來的結果我們也有看到,只是希望現在的美國能重拾過往的實力,和臺灣、烏克蘭等盟邦一起對抗極權國家,守護這個世界!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手撕鬼子、肩扛土炮、丟手榴彈打下飛機的抗日神劇,往往令我們這些外國觀眾看了覺得匪夷所思,為何能通過中國的審核和得到觀眾喜愛?這源自於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因應新局勢的需求及社會轉變,試著重塑歷史記憶、將其服務於現實政治的努力。這本《正義之戰》正是分析一九七六年後這段變遷,以及中國幕後的意圖的佳作。
Thumbnail
5/5書評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當年東京大學畢業後,本書作者王柯曾經想回去中國工作。但他的指導教授山內昌之用這句話直接打醒他。[1]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博論《東突共和國研究》,研究1944–46年第二次東突厥斯坦(新疆)獨立運動,也是東突(疆獨)組織懷念的輝煌歷史,這正是中國的政治禁區之一。
Thumbnail
5/5書評
之前在故事網站已有拜讀過黎大的經典好文😍
黎胖-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31
哇,謝謝你支持!!很高興能遇到讀過自己文章的朋友,這些文章當年都是應時而生,不過現在有些對於理解過往和現在都還是有用,有機緣的話再來多寫內亞、新疆、西藏和蒙古的書評,相信會像現在這樣再次用上的。
avatar-avatar
黎胖
發佈於黎胖
在當今,氣候變遷對有些人來說是切切實實的感受,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只是虛晃一招的詐財謊言,並非真實發生的情況。而精研明代的漢學家卜正民,在這本《價崩》透過一道道物價和糧價比較,鋪陳開展歷史圖景,顯示氣候變遷對生活在明朝的人們是無法迴避的真實。
Thumbnail
5/5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