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教出有耐挫力的孩子

《心理韌性》教出有耐挫力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今天立秋,

奶奶回家後,

弟弟就開始腸胃炎發燒,

生病的弟弟,

發起脾氣真的不是開玩笑的(累)




有時候都覺得我那麼愛孩子們,

可是他們好像故意在整我😹😹

只對著我兇巴巴~




_

此時,

就想起之前看到陳品皓心理師曾經在

《 #心理韌性 》中寫道:




孩子跟母親的關係,

從一開始就密不可分(通常),

因此孩子出現任何情緒時,

由於母親是孩子心理上最貼近的對象,

往往很容易首當其衝,

承受孩子最直接的情緒,

孩子心裡不敢對別人表達的情緒垃圾,

都會一股腦地丟向母親。




但是媽媽也是人呀,

也會有自己的心情,

情緒容量也有上限;

因為心理界線太過靠近的關係,

孩子往往把負面情緒丟到媽媽身上,

對爸爸反而相對少一點。



我超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都對我兇,都不對爸爸兇!」




所以我開始試著劃出彼此的界線,

「盡量」語氣平和、表情平淡的說:

「所以,你現在是在對我生氣嗎?」



透過這種提問,讓孩子覺察:

「你現在把你自己的生氣,丟到我身上了」



孩子生氣的原因有很多,

有時候會因為得不到想要的、

沒寫功課自己本來就心虛怕被罵、

跟同學吵架,忍到回家才爆發⋯⋯,

然後就把氣丟在父母身上,

我們要幫助小孩爬梳過程,

釐清自己的狀態還有責任。



情緒教育很重要,

負面的童年經驗也會深刻影響人生。



現代的社會變化太快了,

我沒辦法教他們AI、程式設計、太空旅行,

我只能教他們怎麼在失敗後自我覺察,

「傷心」、「痛苦」、「接納」,

然後再站起來,

自己去找到成功的方法,

這樣的「心理韌性」才是我最希望帶給孩子們的勇氣。




書裡還有很多實作技巧,

教我如何引導孩子,

是我會一翻再翻的親子關係書籍!




書名:心理韌性

作者:陳品皓 

出版社:親子天下



#陳品皓 #心理韌性 #親子天下 #2024莉娜閱讀 #第17本 

avatar-img
莉娜家的書房的沙龍
7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孤單就像我身上的刺, 是我的一部分。 如果我有翅膀而不是刺, 就不會那麼孤單了。 我就可以隨心所欲飛到任何地方, 再也不需要什麼願望。」——刺蝟
洪愛珠從她自小浸潤的蘆洲、大稻埕出發, 寫下她往昔不曾覺察的吃食烹煮細節。 看著她的文字, 忍不住熱淚盈眶, 裡面寫著不只是食物, 更是對母親的想念。 她說:「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喚不回,如果連菜也丟了,味覺以後就無處可泊岸。」 寫的真的好, 用辭遣字也帶有老派的氣味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孤單就像我身上的刺, 是我的一部分。 如果我有翅膀而不是刺, 就不會那麼孤單了。 我就可以隨心所欲飛到任何地方, 再也不需要什麼願望。」——刺蝟
洪愛珠從她自小浸潤的蘆洲、大稻埕出發, 寫下她往昔不曾覺察的吃食烹煮細節。 看著她的文字, 忍不住熱淚盈眶, 裡面寫著不只是食物, 更是對母親的想念。 她說:「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喚不回,如果連菜也丟了,味覺以後就無處可泊岸。」 寫的真的好, 用辭遣字也帶有老派的氣味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