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媽媽]

[真實的媽媽]

茶米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親子教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湯米提早進入了青春期了,

青少年該有的生理心理特徵,

他是ㄧ個都沒少!


跟他四個月就發牙,

三歲就冒第一根白頭髮一樣,

什麼都來得好快。


好在,

媽媽每天都有在練,

每天都有在應對青春少年仔呀。


▪️


曾經有一個媽媽跟我說:

自己在一個比較嚴厲的家庭裡長大,

爸媽從來沒有給情感回應。


讓她變得特別的理智,

對情感失去了渴望,

像是把內在本有的需求給隔離開來了。


她甚至常意識不到自己有情感的需要,

她說她這樣對自己,

也這樣對別人⋯


可是當自己當媽媽了以後,

就發現女兒有情緒的時候,

自己也只能用爸媽對自己的方式來對女兒。


現在,

面臨孩子的青春期,

更是一大考驗!


就算有知道要去回應女兒情緒的時候,

腦袋卻總是一片空白,

不知道要怎麼做。


◾️


我說:

我也是這樣的。


面對兩隻⋯喔不!是兩個兒!

也時常出現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


特別是在這美好的「漫長」暑假,

我眼睛怎麼轉耳朵怎麼聽,

都是他們的影、他們的聲,

這無助焦躁的感受是特別強烈。


◾️


這幾天趁孩子入睡,

我追完了一部好戲,

推薦給大家。


『玫瑰的故事』


我很喜歡黃亦玫(女主角)父母和她的互動方式,

更多的是羨幕。


第三十七集後半,

黃亦玫和自己的女兒 小初 在書房裡閒聊,

我看到了教養上的「傳承」,

感動得拿起遙控不斷重播細品。


女兒小初對媽媽黃亦玫總是非常認真不斷的學習新事物,

這次還跑去學開飛機,感到好奇的問:

「媽媽,咱家又沒有飛機。你為什麼要學開飛機呀?」


「好玩呀!」黃亦玫邊看著書邊回答。


「可你都這麼大了,還要上課考試,多不自由呀!」


「學習就是為了自由呀!」黃亦玫笑


「蛤?學習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事了!」小初嘟著嘴說


「誒?當你學會了怎麼學習,想學什麼就學什麼,需要學什麼就學什麼,就自由啦!」黃亦玫放下書本對著女兒挑眉微笑


「這是繞口令嗎?我聽不懂。」


「聽不懂沒事兒~多讀書,慢慢就懂了。」黃亦玫說


「媽媽,你和我們班同學的媽媽不樣。」


「你從來都不吼我。我總感覺你在套路我,可到底是怎麼套路的,我又說不上來。」小初趴在桌上疑惑看著媽媽問


「呵呵,我告訴你我怎麼套路你啊!」


「你是我生的,我不會的東西我不會要求你會。而我會的東西,我相信你也一定就學得會。簡單吧?」黃亦玫溫柔專注看著女兒說


「那以後,我也能學開飛機嗎?」


「當然可以了!不過得自己掙學費呀!」


劇情裡的小初,

也正值青春期,

而媽媽黃亦玫面對孩子,

就如同自己的父母待她和哥哥般,

充滿相信與尊重。


這是真正的愛呀!

那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真正的愛呀!


▪️


我想,

我們這一輩的大人,

可能不少是跟我這個媽媽朋友一樣吧!


在嚴肅的家庭裡長大,

爸媽是少給情感回應的。


所以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時,

我們自己也覺得不想要的教養模式,

可是有時候就偏偏變成了這樣,

因為我們習慣,

還有我們只會這個。


要知道,

如果孩子有情感的需要,

可是沒有辦法得到父母有效的回應,

他會有一種痛苦,

這個痛苦我們的小時候也有….


▪️


看完玫瑰的故事,

我告訴湯米:


媽媽有時發現自己不知道怎麼回應你,

特別是在媽媽很忙很累時,

你又情緒高漲的時候。


你有時候會說感覺媽媽不愛你,

媽媽想到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驗。

以前大環境和流行的教養跟現在很不一樣,

那時的小孩是只能有耳朵沒嘴巴的,

是大人說得算。


但媽媽不喜歡這樣,

因為我明白這痛苦。


所以現在嘗試著改變,

學著去感受自己的感受,

去正確的表達自我,

讓我們能有更好的情感交流。


▪️


目的讓孩子更理解,

媽媽也有自己的局限,

從小的生長方式帶來的。


我想,

這個理解對每個孩子都是重要的,

就不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自己不重要,

所以爸爸媽媽才這樣對我。


而是慢慢的理解,

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難處,

但是爸爸媽媽願意為了我學習改變的。


他們是愛我的。❤️


#豬爸爸最近很愛偷拍我仨的背影

#拍出一張嘴是怎樣蛤?


#趁孩子睡了來出一張嘴🤭

avatar-img
茶米老師的沙龍
12會員
120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茶米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面對孩子(他人)的負面情緒, 你很認真的學習並嘗試專家們教的:『先關注情緒』 什麼要注意的說話方法呀,步驟呀,合適的場景等等, 都一一照做了。 奇怪? 怎還總是踢鐵板呢?! ◾️ 情緒對話為什麼備受關注呢? 為什麼要先關注情緒呢? 因為 只有
「如果你要用盡全力去獲得一樣東西,要麼是因為它不夠美好,要麼是它根本不適合你。而在我的人生經驗中,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輕鬆得來的。」 作家樊登說的這段話, ㄧ語驚醒愚癡人(我)呀! ◾️ 真正好的東西, 都是輕輕鬆鬆就可以得到的。 在孩子教養上, 不也是該這樣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面對孩子(他人)的負面情緒, 你很認真的學習並嘗試專家們教的:『先關注情緒』 什麼要注意的說話方法呀,步驟呀,合適的場景等等, 都一一照做了。 奇怪? 怎還總是踢鐵板呢?! ◾️ 情緒對話為什麼備受關注呢? 為什麼要先關注情緒呢? 因為 只有
「如果你要用盡全力去獲得一樣東西,要麼是因為它不夠美好,要麼是它根本不適合你。而在我的人生經驗中,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輕鬆得來的。」 作家樊登說的這段話, ㄧ語驚醒愚癡人(我)呀! ◾️ 真正好的東西, 都是輕輕鬆鬆就可以得到的。 在孩子教養上, 不也是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