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入殮儀式是往生者會在禮儀師及入殮師的協助下,經過沐浴、更衣及化妝後移置棺木中的過程,又稱為「入木」。往生者將褪去病容憔悴的模樣,用最容光煥發的面容與家屬道別。
入殮儀式的重點在於大體化妝師會為往生者的遺體洗澡、化妝、縫補傷口最後穿衣,將往生者打扮得乾乾淨淨,讓往生者還原成生前最美好的模樣,再移至棺木內,這個過程又稱為「 入木」,最後即等待家屬瞻仰遺容並做最後的道別。
根據傳統,入殮時往生者會穿著「長袍馬褂」,但現代則是會根據往生者平時喜愛穿著的衣服、洋裝、西裝等,從中選擇最具代表性或往生者最喜歡的衣服作為壽衣。
喪禮是一個人生命的最後舞台,家屬與生前的親友在喪禮上與往生者進行最後的告別,自古以來漢人社會就都十分重視喪禮的舉行,藉由簡單或是莊重的禮儀送往者最後一程。
台灣傳統喪禮的源由主要是受到儒家和孝道思想的影響,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透過種種傳統的儀式表達對往生者的重視與孝道。另外一種說法是,舉辦喪禮除了是要表達孝思之外,最重要還是在協助亡魂度過不安定的狀態,最終回歸祖先的行列。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的作用,祈禱靈魂在十殿閻王的審判過程能順利,最終回歸輪迴,這是台灣喪禮習俗的由來也是初衷。
其實是否一定要舉辦或遵守某些習俗沒有一定的答案,現今的社會跟傳統社會比起來確實更方便快速,許多習俗與禮節也因應著時代變化跟著改革、進步,但是只要最基本的精神與重視未曾改變,不管習俗與禮節變化再多都能堅守最初的傳統精神。
傳統習俗的「哭路頭」就是由女兒及出嫁的女兒,在街道父母過世的消息後,隨即返家,在家門前的巷子口就要披頭散髮、沿路以哭嚎的方式跪爬進到家中。
但在喪禮的實務中,「哭路頭」並不是已嫁出的女兒的專利,未嫁的女兒或兒子也是一樣要「哭路頭」。雖然曾經有人討論過「哭路頭」的儀式存在性別歧視,但在現代「哭路頭」的習俗已經隨著環境改變而條調整,其意義也不容扭曲。
隨著現代社會風氣愈來愈開放,民眾對於身後事的形式也不再拘泥於傳統,也愈來愈多人能夠接受回歸大自然與土地長眠的環保葬,其中環保葬又以樹葬及花葬最廣為人知,許多藝人的身後事也採用樹葬的方式。
樹葬是將火化後的骨灰,經過研磨再處理後裝入可被大自然分解的紙或環保紙袋內,或是以灑葬的方式放入土中,並種植樹苗在上方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葬骨灰,採用不記名、不立碑、不造墳。經過簡易的追思儀式並等待一段時間後,骨灰會回歸大自然中,延續生命永恆。
你是否曾聽過追思會?不管是在電影裡或是新聞上都曾出現過的追思會,到底跟告別式差在哪裡呢?追思會是什麼?人人都可以辦追思會嗎?參加追思會有禁忌嗎?
追思會的目的是讓生者感謝是者生前所做的付出及貢獻,讓生者了解到逝者生前對他們的愛護及照顧,並為逝者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追思會不僅限於家屬參加,只要是認識或知道逝者的人都可以到追思會現場一同表達對逝者的思念。
告別式是在封棺火化前與往生者見最後一面並道別,弔信儀式分為家祭和公祭,前來道別的親友會在司儀的指示下,對遺像拈香並鞠躬致意;追思會相較之下就沒有過多的宗教儀式,主要的方式為親友聚在一起,共同追憶逝者生前的美好過往。
原文《追思會是什麼?居然還有這些禁忌!與告別式的差異一次看!》
喪家簡單來說就是因親人往生而正在處理身後事的人家,喪家子女在守孝期間要遵守的殯葬禮儀和禁忌也不少,但為了摯愛的親人能夠無牽掛的前往極樂世界,在世的親人也只能盡其所能誠心的祝福,在台灣專業禮儀師的引導下,將一切做到圓滿。
做七的意義其中一種說法是,亡靈在過世每隔七天會由牛頭馬面帶領回到陽間,透過第三視角了解自己在生前犯下的業障因果,從而在陰間獲得審判,經過十殿冥王及四位判官的審查後,發落至六道輪迴或轉升至佛道成仙。而每隔七天的祭拜就是為了超渡往生者將生前的罪業排出,順利通過審判。
在完成出殯之後,將牌位迎回家中供奉,此時只能安奉在祖先牌位旁,子孫在每個月逢農曆初一、十五會為往生者早晚拜飯、直到對年合爐為止。
指的是親人離世後滿100天。依照傳統,家人會準備酒與飯菜來懷念親人,這一天的祭祀禮儀俗稱作百日。但是做百日則不一定會選在第100天,根據傳統習俗,家人通常會選在第95至100天之間,實際時間以家人們之間方便為主。
對年是台灣慎終追遠重要的一環,在親人過世一週年之後,家屬親眷要在亡者靈位前準備供品祭拜,會請法師到家裡誦經引導家屬做超度和儀式的開始,將功德迴向給往生者。
合爐的目的是將往生親人的神主牌位與祖先的神祖牌位合而為一,代表對亡者的紀念與追悼,同時也象徵家族成員間的繼承與團結,合爐的過程不僅僅是表達了對亡者的紀念與尊重,更體現了家族連續性和團結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