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流程是幾天?該注意什麼?喪禮流程一次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到先連絡禮儀公司,但其實還需要思考要先通報哪個單位!通報的單位關係到死亡證明的申請,有了死亡證明才能接運大體及租借其他殯葬設施,讓後續治喪事項順利進行。

家人過世後流程

  1. 開立死亡證明:依照死亡情況,通知所屬單位前往相驗。辰信在下方放上表格供您參考。
  2. 辦理遺體冰存手續:憑死亡證明文書,將大體接運至各縣市政府殯儀管理處(所)。
  3. 辦理喪禮事宜:在禮儀公司的協助下,展開各項治喪協調,至「各縣市政府殯儀管理處(所)」辦理殯儀館設施預約使用,若是希望在自家辦理則需要進行佈置、調度相關資源。
  4. 辦理埋葬事宜:選擇安葬方式,出殯前向「各縣市政府殯儀管理處(所)」申請「埋葬許可證」或是「火化許可證」。

原文《喪禮流程是幾天?該注意什麼?喪禮流程一次看!


這些喪禮習俗你都知道嗎?千萬別犯了這些禁忌!

喪禮是一個人生命的最後舞台,家屬與生前的親友在喪禮上與往生者進行最後的告別,自古以來漢人社會就都十分重視喪禮的舉行,藉由簡單或是莊重的禮儀送往者最後一程。

喪禮的由來?

台灣傳統喪禮的源由主要是受到儒家和孝道思想的影響,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透過種種傳統的儀式表達對往生者的重視與孝道。另外一種說法是,舉辦喪禮除了是要表達孝思之外,最重要還是在協助亡魂度過不安定的狀態,最終回歸祖先的行列。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的作用,祈禱靈魂在十殿閻王的審判過程能順利,最終回歸輪迴,這是台灣喪禮習俗的由來也是初衷。

這些習俗與儀式一定要舉辦或遵守嗎?

其實是否一定要舉辦或遵守某些習俗沒有一定的答案,現今的社會跟傳統社會比起來確實更方便快速,許多習俗與禮節也因應著時代變化跟著改革、進步,但是只要最基本的精神與重視未曾改變,不管習俗與禮節變化再多都能堅守最初的傳統精神。

女兒要做些什麼?出嫁的女兒也要嗎?

傳統習俗的「哭路頭」就是由女兒及出嫁的女兒,在街道父母過世的消息後,隨即返家,在家門前的巷子口就要披頭散髮、沿路以哭嚎的方式跪爬進到家中。

但在喪禮的實務中,「哭路頭」並不是已嫁出的女兒的專利,未嫁的女兒或兒子也是一樣要「哭路頭」。雖然曾經有人討論過「哭路頭」的儀式存在性別歧視,但在現代「哭路頭」的習俗已經隨著環境改變而條調整,其意義也不容扭曲。

原文《這些喪禮習俗你都知道嗎?千萬別犯了這些禁忌!


喪禮送毛巾的用意是什麼?毛巾可以帶回家用嗎?

喪禮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場合,代表著對逝者的最後敬意和告別。在這樣的場合中,不同的文化和傳統有不同的習俗和禮儀。台灣的喪禮習俗中,喪家為了表示感謝的心意,通常也會準備禮品回贈,現行的回禮當中以手帕與毛巾居多。但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要送毛巾,以及這些毛巾是否可以帶回家使用。本文將深入探討喪禮送毛巾的用意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並解答是否可以帶回家使用。

送毛巾的起源

喪禮送毛巾的習俗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台灣,這一習俗主要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毛巾被視為潔淨和清洗的象徵。在喪禮這樣的場合,毛巾的用途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

毛巾在喪禮中通常被用來象徵洗淨塵世的悲傷和淚水,讓參加喪禮的親友在離開時能夠帶走一些心靈的安慰和潔淨。此外,毛巾也被認為是一種實用的禮物,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在喪禮上送毛巾的原因之一。

文化意涵與象徵

送毛巾在喪禮中的文化意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潔淨與淨化:如前所述,毛巾象徵著潔淨。在喪禮這樣的悲傷場合,送毛巾給參加者意味著希望他們能夠洗淨悲傷,帶著清淨的心情回到日常生活中。
  • 實用性:毛巾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實用且不失禮貌。送毛巾既能表達心意,又不會給接受者帶來負擔。

原文《喪禮送毛巾的用意是什麼?毛巾可以帶回家用嗎?


樹葬有哪些優缺點與禁忌?環保葬選樹葬好嗎?

樹葬是什麼?

樹葬是將火化後的骨灰,經過研磨再處理後裝入可被大自然分解的紙或環保紙袋內,或是以灑葬的方式放入土中,並種植樹苗在上方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葬骨灰,採用不記名、不立碑、不造墳。經過簡易的追思儀式並等待一段時間後,骨灰會回歸大自然中,延續生命永恆。

樹葬有哪些優缺點?

樹葬的優點

  • 環保:作為環保葬之一的樹葬,最直接的優點即是環保,無需過多的儀式、不耗費非必要的資源,即可讓骨灰回歸大自然。
  • 不與活人爭地:因為樹葬採不記名、不造墳、不進塔的方式,大大減少了與活人爭地的情況。
  • 政府補助:近年政府也開始推廣環保葬並以補助的方式鼓勵民眾,各縣市皆有提供補助,甚至若是已放置在塔內的骨灰要以環保葬的方式遷葬,一樣能享有補助。

樹葬的缺點

  • 骨灰分解問題:過去有殯葬業者反應,在翻土重複使用環保葬區時,因土質的關係常見到結塊的骨灰被翻出地面,使得家屬開始對樹葬有所疑慮。但近年新設的環保葬區都會先經過土壤檢測、土質改良的程序,骨灰結塊的問題已不常見。
  • 傳統觀念:部分家屬考慮到樹葬不記名、不立碑、不造墳,無法慎終追遠,且在傳統觀念中祖先的墳墓風水將影響到後代子孫的運勢,使得部分長輩無法接受環保葬,但這部分仍需要時間慢慢與家族長輩溝通才能順利推動環保葬。

原文《樹葬有哪些優缺點與禁忌?環保葬選樹葬好嗎?


入殮不能看是真的嗎?入殮儀式與流程有哪些?

入殮儀式是往生者會在禮儀師及入殮師的協助下,經過沐浴、更衣及化妝後移置棺木中的過程,又稱為「入木」。往生者將褪去病容憔悴的模樣,用最容光煥發的面容與家屬道別。

入殮儀式有哪些?封棺前還有哪些事要做?

入殮是喪葬禮儀中的重要一環,在這個環節中,不僅可以協助往生者還原生前風光的一面,也讓家屬能夠得到安慰,可謂責任重大,不可馬虎。在傳統的入殮儀式中主要分為5個流程,總歷時1-1.5小時。下面就讓辰信為您介紹入殮儀式的5個主要流程:

小殮

小殮主要分為「洗」、「著」、「化」、「殮」等步驟,協助往生者梳妝打扮的過程。替往生者沐浴身體、穿上壽衣及生前喜愛的服飾,整個過程皆會由禮儀師及入殮師共同完成。

辭生

象徵往生者以活人的身分享用最後一次佳餚,通常皆由師父為往生者夾菜進行辭生禮,並依照每道菜的特色說一句好話,如「吃豆干子孫代代做大官」、「吃一粒豆,子孫房房吃到老老老」。

放手尾錢

師父將往生者留下來的錢分給子孫,一面說好話,一面將錢平均分給在場的子孫。象徵著財富傳承、子孫富貴萬年。

瞻仰遺容

在蓋棺前師父會安排全體在場家屬及親友看往生者最後一面,並放入往生者生前喜愛的物品,家屬也會在師父指示下放入紙蓮花、元寶等,象徵祈福之意。

封棺

瞻仰儀容後,選擇良辰吉時蓋上棺材並封棺。

原文《入殮不能看是真的嗎?入殮儀式與流程有哪些?


追思會是什麼?居然還有這些禁忌!與告別式的差異一次看!

你是否曾聽過追思會?不管是在電影裡或是新聞上都曾出現過的追思會,到底跟告別式差在哪裡呢?追思會是什麼?人人都可以辦追思會嗎?參加追思會有禁忌嗎?

追思會的禁忌有哪些?

  • 盡量以黑色、深色的套裝或西裝為主,不可穿著花花綠綠的或鮮豔的衣服參加。
  • 道別請勿說『再見』,希望再次相聚不是在離別場面。
  • 死者為大,勿對遺像指指點點且喧嘩吵鬧
  • 如廁不說『去化妝室』,因為那是往生者整理儀容的地方
  • 奠禮『禮輕情意重』,以單數為主,聊表心意,多少貼補喪家費用

追思會常見FAQ

追思會流程時常大約多久?

一般來說依照追思會的繁複程度而定,最快1小時,最久也可能2.5小時以上。

追思會帛金是什麼?

鉑金就是俗稱的奠儀、白包,在禮俗上都金額都以單數為主,希望可以補貼喪家一些費用,並表達致哀之意。

一定要貼胸花或是別上絲帶嗎?

雖然並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貼胸花或別絲帶,但這是禮儀公司辨別你的身分的方式。禮儀公司會透過這些標記區分你是家屬或賓客,若是身上沒有標記則代表剛到達會場需要人員接待。

為了避免一直被接待人員關切,也為了彼此方便,建議還是把胸花或絲帶戴在身上哦!

原文《追思會是什麼?居然還有這些禁忌!與告別式的差異一次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CO的沙龍
2會員
119內容數
NIC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Introduction In October 2018, Canada became the second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fully legalize cannabis for both medical and recreational use. While m
2024/11/15
Introduction In October 2018, Canada became the second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fully legalize cannabis for both medical and recreational use. While m
2024/11/15
Introduction Medical cannabi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care in Canada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ith the country at the fo
2024/11/15
Introduction Medical cannabi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care in Canada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ith the country at the fo
2024/11/14
Introduction Cannabis, once stigmatized and regarded as a recreational drug, has increasingly gained recognition for its potential as a therapeutic
2024/11/14
Introduction Cannabis, once stigmatized and regarded as a recreational drug, has increasingly gained recognition for its potential as a therapeutic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人生走到最後,「回家」是所有人最中的渴望,回到家中與家人相伴,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居家安寧已越來越普及,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應該如何處理?要聯絡哪些人?萬事達小編帶您從3個步驟一步一步不慌張,告訴您如何處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的處理步驟。 親人在家中過世該怎麼辦? 疾病逝世者 (1)記
Thumbnail
人生走到最後,「回家」是所有人最中的渴望,回到家中與家人相伴,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居家安寧已越來越普及,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應該如何處理?要聯絡哪些人?萬事達小編帶您從3個步驟一步一步不慌張,告訴您如何處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的處理步驟。 親人在家中過世該怎麼辦? 疾病逝世者 (1)記
Thumbnail
在上家族排列課以前,我總以為逝去的人,多少有些遺憾,或者說多少放不下在人間的家人或事情。 沒想到這些想法,在一堂跟亡者告別的課堂練習,完完全全被打破。 老師要我們三人一組,一位扮演亡者(個案逝去的親人)、一位扮演排列師、一位扮演個案,三人都輪一遍,順序自己決定。(不建議在沒有老師的場域自己操
Thumbnail
在上家族排列課以前,我總以為逝去的人,多少有些遺憾,或者說多少放不下在人間的家人或事情。 沒想到這些想法,在一堂跟亡者告別的課堂練習,完完全全被打破。 老師要我們三人一組,一位扮演亡者(個案逝去的親人)、一位扮演排列師、一位扮演個案,三人都輪一遍,順序自己決定。(不建議在沒有老師的場域自己操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請喪假帶全家人出去玩有錯嗎?」 原 PO 「爆怨公社」表示,爸爸近日過世,陸陸續續請了「2 天 2 天 4 天」的喪假,頭兩天處理殯儀館,第 2 次兩天申請補助之類的,最後 4 天前 3 天他帶媽媽跟兄弟姐妹去爬山,去海灘走走散心吃東西,最後一天送爸爸出殯處理好瑣事,一切辦妥才後回公司上班,不料
Thumbnail
「請喪假帶全家人出去玩有錯嗎?」 原 PO 「爆怨公社」表示,爸爸近日過世,陸陸續續請了「2 天 2 天 4 天」的喪假,頭兩天處理殯儀館,第 2 次兩天申請補助之類的,最後 4 天前 3 天他帶媽媽跟兄弟姐妹去爬山,去海灘走走散心吃東西,最後一天送爸爸出殯處理好瑣事,一切辦妥才後回公司上班,不料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