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拿下

50拿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城門已被撞開,琳達一聲令下,所有後方的士兵便立即衝了進去。




琳達還有艾麗也不例外,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這場閃電戰很快就獲得了勝利。




裡面的士兵大多都在專注於防水的工程,看到琳達他們衝進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多數士兵都嚇得抱頭鼠竄,剩下的則是被制伏在地。




「艾麗啊,這次的勝利真的多虧了你!」琳達搭著艾麗的肩高興地說完之後,便著手去處理接管的事宜了,畢竟暴雨可還沒有結束。




艾麗在原地站著,這次她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卻是以侵略者的身分。




「你在看什麼呢?全身都濕透了,先進去休息吧!」




艾麗回頭一看是芬克爾,對著他點了點頭之後便離開了。




現在應該是琳達和芬克爾最忙的時候,艾麗也知道自己一直待在這裡並不是特別方便,於是她自己先到了琳達臨時畫出來的營區,搭好了自己的帳篷,換一套乾淨的衣服之後,躺在床上。




沒過多久,艾麗就沉沉地睡去了。




在夢裡,她夢到了自己小時候和媽媽在玩耍,小時候的艾麗最喜歡草地上玩。




雖然每次最後都會沾到很多的泥土,最後被媽媽訓斥,但是艾麗依舊很愛自己的媽媽。




但是很快,爸爸走了出來,對著媽媽不知吼了些什麼,兩人開始了爭執,甚至動起手來。




「媽媽!媽媽!」艾麗看見自己的媽媽雖然奮力掙扎,卻還是倒在了地上。




艾麗很想要上前幫忙,兩隻腳卻像是被固定在地板上沒有辦法移動,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媽媽的血,一滴一滴流到地上。




「艾麗!過來!」




她的爸爸一步一步朝著她走了過來,那猙獰的面孔讓艾麗瞬間醒了過來。




她還在帳篷裡,只是身上多了一層薄薄的汗,剛剛的那一幕讓艾麗嚇得不輕。




艾麗把頭探出帳篷,現在大約是清晨時分,天還沒完全亮,外面仍然在忙碌著,只是雨已經變小了許多。




一切都和艾麗睡著之前一模一樣,夢裡的爸爸也已經去世,那媽媽呢?




一邊想著,艾麗一邊出了自己的帳篷。




⋯⋯




卡特聽到之後,立馬站起了身:




「召集所有人,出發,現在!」




丹聽到了之後仍舊有一些猶豫,還想要和卡特稍微解釋一下。




「如果現在就進攻的話可能會⋯⋯」




「一定要是現在,不然肖爾公爵那裡就要出問題了。」


avatar-img
墨.的沙龍
4會員
54內容數
艾麗是一個在酒館工作的女孩,連整個帝國的首都都沒有去過,卻要面對一個十七歲少女不該知道的黑暗,她到底有沒有辦法在這個動盪的年代找到屬於自己的愛人和人生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您是想要從水道⋯⋯」 「沒錯,因為我現在真的想不到其他的方法了,我們的時間也已經剩的不多⋯⋯剩下的我們邊走邊講。」 說完,艾麗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衝進了附近廢墟裡面撿起了幾個像是鍋子的東西,之後便帶著眾人朝著水道的方向走去。 再走到一半的時候,天上又開始滴
「他們從外地過來大概會需要多久?」艾麗急切的問到。
艾麗正準備去吃早餐,卻看見天空著似乎有個東西飛了過來。
「您是想要從水道⋯⋯」 「沒錯,因為我現在真的想不到其他的方法了,我們的時間也已經剩的不多⋯⋯剩下的我們邊走邊講。」 說完,艾麗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衝進了附近廢墟裡面撿起了幾個像是鍋子的東西,之後便帶著眾人朝著水道的方向走去。 再走到一半的時候,天上又開始滴
「他們從外地過來大概會需要多久?」艾麗急切的問到。
艾麗正準備去吃早餐,卻看見天空著似乎有個東西飛了過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