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從最近奧運爆紅的土耳其大叔了解快速建立個人品牌形象的捷徑】

    raw-image

    巴黎奧運就這樣,一轉眼也從熱鬧開幕到阿湯哥「不可能的任務」式閉幕。

    很恭喜中華隊這屆共摘下 2 金 5 銅的好成績,尤其羽球男子雙打項目的「麟洋配」王齊麟、李洋聯手摘下金牌與拳擊女將林郁婷也為台灣打下一面金牌,更是讓我感動不已。

    可要說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那個 51 歲,在空氣手搶項目上奪得銀牌的爆紅土耳其大叔。

    有句俗話說:「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

    可你會發現,你根本不計在同樣項目上奪得金牌的是誰,卻記得奪得銀牌的土耳其大叔。

    為什麼?

    因為土耳其大叔的行為,剛好符合傳播迷因的要素,若你也想了解這個快速建立個人品牌形象的捷徑的話,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傳播迷因

    迷因(Meme)這個詞,是由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 1976 年時,於《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所創造的。

    本意是為了在基因之外,說明延伸演化的概念。

    這個概念後來被心理學與社會學等學門應用,被一些學者用來描述文化傳遞的機制。

    演變到現在,則變成了乘載文化傳播的東西。

    要知道,世界上最難的事有兩件:一是把自己的想法裝進別人的腦袋裡;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裡。

    而第一件事比第二件事要難上千百萬倍。

    要讓這個想法能被自動自發的傳播,更是難上加難。

    那為什麼土耳其大叔拿到銀牌這件事,會變成一個迷因,讓全世界的人瘋狂,不斷自動自發地傳播呢?

    因為土耳其大叔擊碎了所有人對他第一印象的標籤呀!

    ▋第一印象

    出過社會幾年的朋友,一定都會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顧名思義,第一印象僅只一次。

    若不小心在第一次見面時,就搞砸了人們對你的觀感,後續還更費力靠第二次、第三次見面的機會來扳回一成。

    可問題是,在這忙碌的工商社會,萬一對方不給你第二次機會呢?

    而且,心理學家亞伯拉罕.盧欽斯(Abraham Luchins)的研究還發現。

    第一印象不僅容易被記住,一但形成就會成為對人的重要判斷依據,還會影響後續的認知與評價,並且不容易扭轉其印象。

    他將這種現象稱為「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

    那如果,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橋段,來續劇性地打破糟糕的第一印象,那會發生什麼事?

    哇嗚~

    就會有一件超酷的事情發生。

    那就是,你突然會讓人印象深刻。

    像土耳其大叔出場前,你會看到空氣手搶項目上每個人都在各顯神通。

    有的裝備令人印象深刻、有的姿勢令人印象深刻、有的根本就是 讓人感覺剛從 JOJO 世界走出來一樣(有替身🤣)。

    可土耳其大叔呢?

    他就像假日早上要去菜市場買菜的阿伯一樣,穿著輕鬆、設備簡陋,感覺比賽完就要回去做菜一樣家常。

    更讓人驚掉下巴的是,他還打敗一大票高手獲得了銀牌。

    這自然擊碎掉大家對他第一印象的標籤。

    落差越大、大家傳播得也越瘋狂呀。

    ▋理解自己

    如果,我們想把這種方式,運用在個人品牌形象上的話,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先從塑造自己的獨特人設開始。

    人設是什麼?

    人設的意思是人物設定或角色設定,常用在設定動畫、小說、遊戲、電影等媒體中的角色。

    包括出身、背景、外表、服裝、造型、個性、印象、象徵等等的細節。

    簡單來說,就是設定出一個完整的人物。

    你的獨特人設,就是你給人的印象,也就是別人會在你身上貼什麼標籤。

    這邊,你可以從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問問身邊親友、職場上接觸到的人或網路上弱連結的人們對你印象如何,或者說,在他們眼中,你身上被貼了哪些標籤。

    你越能客觀理解自己在人們眼中的印象,後面你越能找到,能夠創造巨大反差、擊碎標籤的甜蜜點。

    ▋擊碎標籤

    要知道,今天這資訊爆炸的環境,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故事。

    所以我們的大腦,已經被故事高度影響,已經儲存了無數的角色與情節。

    而且,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編故事,只要看到一個人,就會忍不住把他往某個角色身上套。

    換句話說,這個時代的人們,給別人貼標籤的能力,比過往任何時代都要來得強。

    因此,標籤被擊碎時,落差越大、給人的印象就會越深,也更會讓人們想要主動傳播。

    如果我們在前面知道,自己身上的標籤後,就可以思考,想要朝怎樣的方向擊碎標籤。

    一般來說,最有效的方向,是二元對立的另一個相對標籤。

    比如,保守的對立面是創造,嚴肅的對立面是幽默,沈悶的對立面是開朗,等等。

    如果,你在公司時呈現的,是嚴肅刻板的印象。

    或許,你可以在某個下班後的公司聚餐,用幽默風趣的方式與他人交談,甚至開點玩笑。

    這時候,你帶給人們的親切感(反差萌?),就會比那些平時幽默風趣的人還要強呀。

    ▋個人品牌

    如果你是個人品牌經營者,不求一時的聲量暴衝,而是求長期穩健的發展的話,可以透過行動來擊碎身上原本的標籤。

    不管是怎樣的行動,不外乎就兩種。

    」和「」。

    這邊說的,不是我們常說的演講,而是要把這兩個字拆開來看。

    「演」,指的是通過你的行為,也就是你講述的姿態、語氣、腔調等來擊碎標籤。

    「講」,指的是通過你創造的內容,也就是文章、圖片、影片等來擊碎標籤。

    先說「演」。

    若你想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擊碎標籤,就必須故意做一些跟你的天生人設標籤不相符的事情。

    比如,我在大學時,就曾經遇到過一個瘦瘦小小、柔弱文靜的女生。

    她上課時都安安靜靜,從不遲到早退,成績也都在中等上下,下課後也不和我們玩在一起。

    她除了偶爾會上課打瞌睡被我們叫醒之外,大部分時間,就像班上的透明人一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而我們,也和她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距離。

    結果有一次校慶,她竟然帶著她的樂團一起上台表演。

    她這個主唱在舞台上,穿著最華麗的服裝,展現最堅實的腹肌,跟著最搖滾的節奏,唱出最熱血的歌曲。

    哇嗚~在看到的當下,我一整個不敢置信,也瞬間被她圈粉。

    表演結束後,她就成為了我們班上的風雲人物。

    在大家七嘴八舌詢問下才知道。

    原來她下課後不和我們玩在一起,是因為她忙著鍛鍊自己,忙著和樂團一起練習,忙著到各地餐廳、酒吧駐唱。

    如果她一開始,在班上呈現的就是會唱搖滾的風雲人物,就絕對收穫不到這樣的反差與驚喜。

    因為,她用行動,擊碎了我們給她的標籤。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講」,也就是在分享的內容上下功夫。

    在分享內容之前,你就可以多準備一些素材,並挑選那些,最能昇華你標籤的內容來使用。

    像有個 TDE 演講叫「選擇的藝術」,是由美國人希娜・艾因嘉(Sheena Iyengar)所分享的。

    她本身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研究的主題是「選擇」。

    因此,只要她這個權威,單純把她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分享出來,也會獲得不錯的成績。

    可她卻用另一種方式。

    她沒有講任何艱深的理論,而是分享了自己環遊世界的見聞,與實驗過程中發現的有趣差異。

    並在其中加入大量的細節、體驗和意外小插曲,讓聽眾聽得如癡如醉。

    那這樣的分享為什麼會昇華她的標籤呢?

    因為,她是個看不見的盲人。

    哇嗚~妳想想看,你生活當中所有的選擇,是不是都靠雙眼來分辨細節,並依據自己需求選擇呢?

    可她這個看不見的盲人,卻能用大量的細節,用其他看得見的人想不到的角度,研究並分享人們為什麼會那樣選,為什麼不這樣選。

    結果,觀眾原本對她這個盲人,貼上「對外界不夠敏銳」的標籤。

    聽完演講後,人們卻發現,希娜・艾因嘉是個眼盲心不盲,比看得見的人觀察事物還更加透徹的人。

    觀眾對她的信任感,一下子就建立起來了呢。

    打動人心的力量,就是來自於這個出人意表的反差啊。

    ▋啟發反思

    擊碎標籤獲得巨大聲量這件事,已經無數次發生在我們生活中。

    土耳其大叔是這樣。

    考上台大的 AV 女優魏喬安是這樣。

    連CNN都讚嘆不絕,靠小提琴征服小巨蛋的黑手阿伯也是這樣。

    哈,我不知道。

    或許我在大家眼中,是個安靜、有很多行銷乾貨、熱愛分享愛吃不愛動的胖子。

    或許,我說或許,如果有一天,我展示出我的六塊肌、單槓 100 下都不喘氣、衝完三鐵後還能談笑風生,是不是也能創造巨大的反差呢🤣

    #趁最後一波蹭最後一波

    #土耳其大叔就是帥

    #反差萌


    看更多》https://www.jim-influenceup.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