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遊記篇8--五股溼地賞燕

本(8)月初,報名參加荒野協會在五股濕地舉辦的賞燕活動,時間選在黃昏薄暮之際,因為那正是家燕大量返回棲地過夜的時刻。()

水面倒影  ([陳傳義]拍攝)

水面倒影 ([陳傳義]拍攝)

遊憩區一景 ([陳傳義]拍攝)

越過河堤,我在陽光斜射的午後抵達,發現此間是一塊寬闊平曠的空間,被闢成公園遊憩場所,有修剪平整的青翠草地,以及一些健身設施,許多人在其間做各種休閒運動。另有大片水域,微風吹出水面細細的皺紋,使天空與岸景的倒影,變成破碎而繽紛的色點,宛如點描派的抽象畫作。水面有人練習獨木舟運動,並且不時目睹燕子飛掠點水的絕技。

荒野區一景 ([陳傳義]拍攝)

在成蘆橋下的荒野協會據點,自17點開始辦理報到編隊。大約接近18點的時候,每隊由兩位志工帶領,出發參觀。我恍然明白,原來五股溼地並不只剛才所見的範圍,另有面積更大的一片荒野區。這裡除了會在通行的步道兩側剪草修樹之外,其餘的水、旱、泥地都保留荒蕪狀態,任令草木自然榮枯發展,於是吸引諸多蟲、鳥、魚、蟹生息於其間。

家燕的棲宿地蘆葦叢 ([陳傳義]拍攝)

志工沿路介紹所見的動、植物,增進參加者對自然的了解。在陽光即將隱沒的時刻,各隊人馬紛紛來到一處大片的蘆葦叢旁,那便是成群家燕選擇落腳休眠的吉地。未見燕子之前,倒是先看到八哥一小群一小群地陸續飛入。不久,志工提醒大家仰望天空,燕子來了。在靛藍色的天幕上,正有很多像芝麻般的小黑點迅速地遊移著,數量不知幾千幾百,目不暇給,無從算起。他們先在天空逡巡繞飛,忽高忽低時即時離,顯得雜亂無章。有人打趣地說:真懷疑飛蚊症是不是惡化了?由於蘆葦叢長得比人高,不能知道燕子何時鑽進裡面。

在空中飛舞的燕群,像撒開的小芝麻 ([陳傳義]拍攝)

此行除了對家燕的生態習性增加認識之外,也聽到志工對五股溼地過去歷史的介紹。在六十餘年前,此地原是一片農田,產出優質的稻米和柑橘,有百餘年世居於此的農民。然而,每逢大台北地區遭遇颱風、暴雨,這裡常因地勢低窪而淹水,久久難退。政府接受當時的駐臺美軍專家之建議,把淡水河口打寬,果然顯現排水成效。不料,更寬的河口雖加快了排洪,卻也方便海水向內陸侵入,歷經20年逐漸演變,竟使這一帶土壤鹽化而不適農耕。最後政府在當地居民抗爭之中,將他們遷離安置,土地則改建成二重疏洪道。

聽聞悲催的掌故,內心不禁感慨。任何事物之發生總是帶來多種後果,有好的有壞的,某些快到某些遲來,造成的影響有的廣大有的微小。大部分人只預見他所想要的,卻不知或忽略其他的,往往在日後付出高昂代價。其實以前也有頗多類似的案例,像是沙利竇邁導致畸胎,DDT對生物與環境貽害久遠,在在給我們教訓。幸好人類能夠從慘痛經驗中學習,現在進行重大建設時一定要做環境評估,預判可能的利益與影響;開發新藥必須經過繁多階段審慎的實驗,檢視其效用與傷害。假若因特別的目的而敷衍應付,跳過嚴謹的調查、研究與驗證,必將跳不過嚴重慘烈的後果

:讀友可自行上「五股溼地生態園區」臉書察看更多詳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