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篇9--登探摩摩納爾瀑布

遊記篇9--登探摩摩納爾瀑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參加旅行團到武界遊覽兩天。第一日接近下午兩點抵達民宿,安頓之後,便是登探摩摩納爾瀑布的行程,從行前說明知道,單程約兩公里,來回略需兩小時。且容我為諸位讀友記錄這趟見聞。

團員們先分乘小巴,行駛幾分鐘,載到一處停車場,下車邁步啟程。一開始步道邊有小市集,接連幾個攤販殷勤攔截招呼,不過沒甚麼人逗留。穿過市集見到旁邊有範圍不大的梅園,從樹幹與樹身看起來,估計種沒幾年,此時株株滿樹青翠。

下車準備開始出發。遠方是武界住居聚集區。 ([陳傳義]拍攝)

下車準備開始出發。遠方是武界住居聚集區。 ([陳傳義]拍攝)


思源橋  ([陳傳義]拍攝)

思源橋 ([陳傳義]拍攝)

在林蔭下繼續沿步道走不遠,來到思源吊橋,長約百公尺,前端橋柱刻字記載竣工於民國44年,但鋼索似乎在這幾年新換過。兩端橋柱有LED燈顯示橋上人數,並且當超過限載10人時會自動播放警告語音,令我感覺新鮮又先進,不過其感測儀器太不靈敏,所顯示的數字與實際情形頗有誤差。橋下是濁水溪--對,就是流過西螺大橋下的那一條,臺灣最長河,這裡是上游。我看見溪岸山壁有三個隧道孔,大概夠小客車出入,但出來是溪底而非道路,顯然並非為了通行。那麼究竟做甚麼用的呢?我自行腦補,難道是供民眾躲中共的飛彈?後來聽到帶隊的民宿人員說,是當雨量太大時,給上面武界壩排洪排沙的。哎呀,誤會大了。

排洪排沙口  ([陳傳義]拍攝)

排洪排沙口 ([陳傳義]拍攝)

過了吊橋便要上兩段好漢坡。前段長近百公尺,帶隊人說有45度,對我這樣一把年紀的人,構成嚴峻的挑戰,遂放慢並縮小步伐而上,幸虧路面寬闊,不至於堵到勇腳的人。辛苦地爬到拐彎處暫停喘幾口氣,慶幸心肺還爭氣。繼續進攻第二段,坡度稍緩,雖然負荷較輕,但長度卻多出約三分之一。

好漢坡走完,右側有建築物,原來是武界壩的管理單位,圍著高籬並緊閉大門,表示不開放參觀,望入籬笆另一邊,種了些許花木,卻空無一人。

轉過彎,出現一座土地廟,有階梯從步道左側岔上去,入口處掛一個告示牌,寫著「上面沒廁所」,該是管理者心疼那些白跑一趟的遊客,而給予溫馨提醒。步道右側能夠俯視攔水壩上方水庫,但見沙石淤積嚴重,蓄水不多而且混濁,也許是最近雨水較少吧。據說武界壩已經建了九十多年,下方還鑿了輸水隧道,用直徑比人高的管道,把這裡的水穿過山送到日月潭。所以景觀如此可以理解。

水壩上方的蓄水景觀  ([葉寶珠]拍攝)

水壩上方的蓄水景觀 ([葉寶珠]拍攝)

此後的步道平緩上升,但很狹窄,行走必須專注小心,靠溪谷側非常陡,雖然密生雜木,但掉下去仍然不堪設想,因此帶隊人會提醒靠山壁走。路旁有不少水管,粗如手臂,是當地人利用天然資源的設施。水管偶有爆管噴水,致使路面泥濘積水,踩到濕土會陷成大腳印。不久,切入一條野溪小支流,其中石塊大而有稜角,溪水也變得清澈,水石相激聲轟然盈耳。

摩摩納爾瀑布  ([葉寶珠]拍攝)

摩摩納爾瀑布 ([葉寶珠]拍攝)


繼續在窄窄的小徑彎彎繞繞,因地形愈來愈崎嶇,部分路段建設了鐵棧道以及護欄。在接近目標的末尾路程,有一小段須涉水。我出發前便已穿著溯溪涼鞋,有人則是帶另一雙鞋子以備更換。好在溪水不深,石頭也未見青苔,謹慎一些尚稱安全。不久,便抵達目的地,眾人於是開啟拍照模式,水、天、山、石成為美麗背景。

摩摩納爾瀑布落差並不很大,遠觀宛似一條白練夾在山體狹縫之中。靠近時,發現有一處水面圍著黃色的小帶子,正疑惑間,忽然聽到有人喊「落石!」,所幸沒砸到人,否則可不得了。帶隊的民宿人員連忙提醒大家留意遠離危險。這頓然使我隱隱不安,不敢再趨前取景,於是迅速掃視瀏覽之後,在多數人還流連擺拍之際,便循原路返回。



avatar-img
傳義(R_Z_)的沙龍
17會員
14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傳義(R_Z_)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據說這是哈佛大學的考題,吸引幾個油挑伯(YouTuber)製作解題影片,妙的是解法都用一樣的巧招,這留待後面來談。 先解釋一下,本題不是求近似值,用手機上的計算器或找谷歌幫忙,會得到近似值答覆,不滿足要求。所謂化簡,是指計算成a+b√2形式,其中a與b是整數,可能正也可能負。
高傲自大的[川普]並未問過格陵蘭人,新聞報導說有85%不願當美國人;也沒問過迦薩的巴勒斯坦人,新聞畫面中有迦薩難民憤怒地說不會離開,有人斥為種族清洗。一生握著錢與權的[川普]會感到挫折嗎?後續會因為不爽使出甚麼厲害的手段?世人恐怕無法預料。 我靈光一閃,浮現一個主意--臺灣正可以趁機給他安慰,趕快
近年常發現聯合新聞網上的新聞報導或文章出現錯字,不知道是他們的編輯人員馬虎了點,還是我們的教育真的使國文素養弱化了。約兩個多月前,讀到該報網頁評論文章有這樣的句子「黨內派系站對邊成了主因;也再度應證了當前政壇顯學」。我覺得怪怪的,不知道諸位讀友發現問題了沒?
在四五十年以前的遙遠年代,中學的數學課有教解無理方程式--就是像這種未知數藏在根號內的方程式,現在則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已經廢棄了。不過,對於好學敏求的人,其實並不難學習,只要能化為多項方程式,接下來就是現行課綱所教的了。對於有根號的無理方程式,應如何化為多項方程式?
看起來,即使不是競試題,也像是培養競試選手的練習題,因為數字是嚇死人的大。當然如果允許使用計算器,那比的是操作計算器的技能,不是考數學,就沒意思了。目前中小學考試通常尚未開放使用,還得靠手、腦、筆、紙,但真要硬把4個四位數乘起來,結果是一個14位數,再來個開根號,可不是尋常學生能辦到的,估計要困住
我發現2025是個奇妙的自然數。首先解釋一下「自然數」的意思。我們數東西的時候,總是從1開始,然後2, 3, 4, 5, 6, … 後一個是前一個加1,無窮無盡下去。這些數就是「自然數」,也叫做「正整數」。 2025之所以稀奇在於它是個平方數--就是用兩個一樣的自然數相乘出來的結果,譬如
據說這是哈佛大學的考題,吸引幾個油挑伯(YouTuber)製作解題影片,妙的是解法都用一樣的巧招,這留待後面來談。 先解釋一下,本題不是求近似值,用手機上的計算器或找谷歌幫忙,會得到近似值答覆,不滿足要求。所謂化簡,是指計算成a+b√2形式,其中a與b是整數,可能正也可能負。
高傲自大的[川普]並未問過格陵蘭人,新聞報導說有85%不願當美國人;也沒問過迦薩的巴勒斯坦人,新聞畫面中有迦薩難民憤怒地說不會離開,有人斥為種族清洗。一生握著錢與權的[川普]會感到挫折嗎?後續會因為不爽使出甚麼厲害的手段?世人恐怕無法預料。 我靈光一閃,浮現一個主意--臺灣正可以趁機給他安慰,趕快
近年常發現聯合新聞網上的新聞報導或文章出現錯字,不知道是他們的編輯人員馬虎了點,還是我們的教育真的使國文素養弱化了。約兩個多月前,讀到該報網頁評論文章有這樣的句子「黨內派系站對邊成了主因;也再度應證了當前政壇顯學」。我覺得怪怪的,不知道諸位讀友發現問題了沒?
在四五十年以前的遙遠年代,中學的數學課有教解無理方程式--就是像這種未知數藏在根號內的方程式,現在則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已經廢棄了。不過,對於好學敏求的人,其實並不難學習,只要能化為多項方程式,接下來就是現行課綱所教的了。對於有根號的無理方程式,應如何化為多項方程式?
看起來,即使不是競試題,也像是培養競試選手的練習題,因為數字是嚇死人的大。當然如果允許使用計算器,那比的是操作計算器的技能,不是考數學,就沒意思了。目前中小學考試通常尚未開放使用,還得靠手、腦、筆、紙,但真要硬把4個四位數乘起來,結果是一個14位數,再來個開根號,可不是尋常學生能辦到的,估計要困住
我發現2025是個奇妙的自然數。首先解釋一下「自然數」的意思。我們數東西的時候,總是從1開始,然後2, 3, 4, 5, 6, … 後一個是前一個加1,無窮無盡下去。這些數就是「自然數」,也叫做「正整數」。 2025之所以稀奇在於它是個平方數--就是用兩個一樣的自然數相乘出來的結果,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