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走走香港|穿梭香港的一個人小旅行

2018 年初,因公務需要在香港待四天,便趁這個機會順道去一些遠離繁華市區的景點,看看香港的過往今來,吃些平民小吃,感受當地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沒有特意去大型知名景點或地標,也沒法像饕客一般大啖各式美食,不過一個人卻可以很隨性的安排及變更行程,搭著地鐵穿梭香港,走訪天后廟、天壇大佛、青松觀、維多利亞港、石板街⋯⋯,不用勉強自己趕行程,短短三天也能感受香港中西相融的文化氣息。即使一晃眼六年過去,翻看著當時拍的照片,彷彿再次聞到香港濃濃的市井生活氣息,下次有機會,想再去香港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生平第一次去香港,已將近 30 年前,那時是專程為了去看著名音樂劇「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在香港的公演。時隔多年,對於當時的香港印象,除了音樂劇及其琳瑯滿目的周邊外,只依稀記得在彌敦道的某個公園散步、上太平山看夜景、搭著地鐵去逛了書店,還買了原文版的福爾摩斯回來,至於其他還去了哪些地方幾乎已不復記憶。

直到 2018 年 2 月,因為公務行程安排,剛好要在香港待上四天,便有了這個機會規劃一次個人小旅行,可以遠離觀光客聚集的大型知名景點,搭著地鐵四處走走看看,欣賞繁忙商業氣息外的香港。

因為行程重點放在香港的日常,加上自己喜歡看一些傳統或有歷史的建築,配合搭乘香港四通八達的地鐵及電車,事先大致規劃了一定要去造訪的地點,以及估算到達各點需要的交通時間。雖然行程看起來不若網路上一些旅遊達人分享的那般豐富有趣,但都是自己很想去的所在;而在旅程結束後回想起這短短三天的行程,依然覺得可以實地到這些地方走走,非常值得!

油麻地天后廟

位在油麻地廟街的天后廟,主祀的「天后」就是我們所稱的「媽祖」。位於現址的天后廟是 1876 年重建的,首建於 1865 年的原廟已被 1874 年 9 月的一場強烈颱風摧毀。走進天后廟就能感受到百年來,天后娘娘承載了多少當地居民的祝禱祈願,給予他們心靈上的支持;滿室香火氤氳繚繞,自然灑進一地的陽光,靜靜流轉的歷史光影遍布在整個空間,帶給人們一股安定的力量。即使宗教信仰不同,仍可以靜心欣賞每一寸建築工藝之美,雖然不是出自於世界大師之手,依舊展現出建造過程中,每位工匠投注的崇敬與專業,打造出這間美麗的廟宇。



天壇大佛、寶蓮禪寺與心經簡林

天壇大佛與寶蓮禪寺位在大嶼山的鳳凰山上,需要先搭地鐵到東涌站再轉昂坪纜車才能抵達。我是事先從旅遊平台上訂好纜車票,所以抵達山下纜車站時直接到旅遊平台指定的取票口拿票就行,可以節省非常多排隊購票時間。

記得那天天氣很不錯,搭纜車時視野非常好,可以遙望跨海大橋上穿流不息的車流,甚至看見香港機場正要起飛的航班;出了山頂纜車站往天壇大佛方向走,沿途有昂坪市集可以一路逛逛或找間店用餐休息。

昂坪 360 纜車


天壇大佛座落在寶蓮禪寺正對面的木魚峰上,是一尊以青銅雕刻的釋迦牟尼佛坐像,也是全世界位在最高點(海拔 520 公尺)的坐佛。站在大佛前那磅礡氣勢自然不可言喻,四周環繞手捧各式法器以跪姿禮佛的諸菩薩青銅雕像,神情莊嚴中透著溫柔,彷若為眾生祈求釋迦牟尼佛的慈悲護祐。


位於大佛正對面的寶蓮禪寺,始於 20 世紀初的大茅蓬道場,並經數十年陸續增建各殿的百年歷史佛教建築。寶蓮禪寺最讓我驚嘆的,是雕工細膩繁複的柱體與牆壁上的諸佛圖。沿著禪寺各殿外牆慢步欣賞,品味每幅宗教藝術作品之美,遠望大雄寶殿內璀璨莊嚴的諸佛聖像,心也得到寧靜。


從寶蓮禪寺與天壇大佛中間的廣場,可就近順路前往另個景點「心經簡林」。這是沿著緩坡環繞一圈修建,以心經的每一句經文豎立一座木刻立碑而成的碑林,慢慢走一圈就像默讀一遍心經一般,概念和藏傳佛教的轉經輪有些類似。沿路看著每句經文,在寬闊藍天下,細細思索經文意涵,體會其所要傳達的智慧,解開每個人心中的執念。

若對宗教經文沒有太大興趣,在「心經簡林」旁就是通往鳳凰山的健行路線,原本想再順路前進,不過考慮到身上沒有帶足夠的水,加上當時在大太陽下走了一整個上午的路,已感到有些又熱又累,最後決定打道回府,去昂坪市集找間店吃飯休息,以後有機會再安排香港健行的行程。

屯門青松觀

位在香港新界屯門的青松觀,是一個道教弘法場所,現址是在 1961 年落成。前往青松觀可以搭地鐵到兆康站後,再轉輕鐵到青松站下車步行不到 5 分鐘,就可看到青松觀的標誌。

在到達青松觀主殿前,一路會經過仿古的中式庭園設計,有山水、涼亭魚池以及茅草亭,雖然與位在九龍的黃大仙祠同為道教廟宇,青松觀的外地遊客明顯少了許多,可以慢慢欣賞及拍照。青松觀主殿是「純陽殿」,主祀道教祖師呂純陽(呂洞賓)以及其兩位弟子王重陽與丘長春;道觀內十棟建築中的「純陽殿」以及「翊化宮」並為香港政府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

因爲造訪當天早已過了農曆年假期,所以前往青松觀上香祈福的本地香客少了許多,讓我得以更接近欣賞牆面上雕刻的神仙故事,以及主殿內精雕細琢的樑柱壁畫,以及充滿宮廷風的中式燈籠,這和台灣同樣主祀呂洞賓的道教廟宇陳設風格很不一樣,各有各的特色及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中環砵典乍街、都爹利街煤氣路燈與星巴克冰果室

提到中環,立即聯想到的通常不外是高聳密集的玻璃帷幕大樓、滿街穿著時尚的金融與商業菁英人士,其實在中環也保留著一些很有味道的舊時遺跡,只要事先查好各點位置與規劃好徒步路線,就可以輕鬆穿梭街道間。

砵典乍街(Pottinger Street),它是一路緩坡向上的石階路,去那裡主要是其中有一段為特意保留下來的石板路,兩旁則是傳統攤販,可以想像早期人們走在石板路上採買各式生活用品、做生意的熱絡時光。

走完石板路,接著朝香港最後的煤氣路燈前行,沿路可以看著英國殖民時期建造的西式洋樓以及懸掛著的英倫風招牌;位在都爹利街(Duddell Street)的四座煤氣燈,是目前香港僅存的、沒有被電燈取代刻意保留下來的 20 世紀初期煤氣路燈,現在還是維持每日晚上 6:00 亮燈、隔日清晨 6:00 關燈的模式運行。由於我到的時間約莫下午一、兩點左右,沒能遇上燈亮時那朦朧之美,不過看著充滿英式風格的路燈設計,我想晚上燈亮起時,必會讓人感覺彷彿回到 19 世紀的倫敦街頭,在昏黃煤氣燈下交錯而過的路人,是否也正悄悄傳遞著某些秘密訊息?

沿著煤氣燈旁 19 世紀建造的石階走下,旁邊就是一間以香港傳統冰果室做為設計主題的星巴克,當然店內供應的品項都是星巴克商品,不過在走了四、五小時的路之後,可以在這裡喝杯咖啡吃個點心,看看店內老香港茶室味道的裝潢也挺有趣,稍作休息就可以繼續往其他地方走走逛逛。


除了幾個特意前往造訪的地點,三天的走走看看途中也路過一些舊建築進行內部改建後的展場或商城,比如由舊警署宿舍修建後,開放作為文創基地的「PMQ 元創坊」、原為船政署,現做為商場的「西港城」、由舊水警總部修建後作為大型購物商城的「1881 Heritage」等,除了建築外部都盡可能保留原有樣貌,內部也展示昔日使用的器具、石材及用品等,若不想逛街購物,也可以在裡面走走看看文字解說,了解這個地方過去肩負過的重任。

雖然這三天裡並未到所謂香港必去的景點,對我而言,可以一個人輕鬆搭著地鐵將港島、九龍、新界和大嶼山都繞了一圈,將想去的地方好好看了一遍,吃到想吃的香港小食,欣賞香港中西巧妙融合的特殊文化氛圍,看著舊建築、老牆垛靜靜訴說著歷史,旅程時間雖短,卻讓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了解香港,就非常值得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