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無常亦脆弱,更需學會珍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 2024/6/28 一早,看到手機跳出一則通知,新聞標題是「台灣知名登山家OOO攀登法國白朗峰墜谷身亡」。讀了新聞報導,接著在社群平台上看到不少登山界人士紛紛發文致哀,並分享這位登山家在 2020 年所寫的一篇文章,以追念其在職業登山領域的貢獻。

雖然我並非十分熱衷與投入攀登高山這項運動,平常還是會看一些熱愛登山的山友們分享他們攀登國內外高山的文字與影像紀錄,感受壯麗山林之美,也從中了解登山是需要有充分的準備與訓練,以及具備野外求生知識,並非只是隨性背上背包就可以輕鬆出發的。

在讀了這位登山家所寫的文章《登山中的死亡,對生命的凝視》後,除了在他的字裡行間傳達對於登山的熱愛與全心投入外,有段話讓我很感動:

對我而言,正因為登山與死亡緊緊相扣,它也因此與其他運動有決定性的差異。在之中,我們能更切身的體會與咀嚼,何謂生命。
很多人會誤解,這似乎只是個不負責任,將自己置身在風險中尋求刺激的,經過美化的託詞。相反,經歷這些的登山者,更能體會生命的珍貴與價值。
raw-image


從事任何運動都有風險,比如登山、賽車、極限運動甚或各種室內運動,都有受傷甚至嚴重到付出生命的可能,那麼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願意傾全心全力投入?從這位登山家的文字裡,看到他對於登山的熱情與專注,以及身處大自然山林時抱持的尊重與謙卑,更因為清楚知道這項運動與死亡緊緊相扣,也更能體會對於每次攻頂後可以順利平安地下山回家的那份珍貴滋味。

常有人說,要珍惜生命,但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去「珍惜」?

在我的理解,與其說「珍惜生命」,不如先靜下心仔細想想,有沒有一件事、一項興趣,是能夠讓自己願意長期投入去做,並且樂在其中?有些人喜歡攝影,有的人熱衷於研究某項主題,也有些人拿起畫筆就停不下來,或者做起烹飪無論再熱再累,在看到成品後依然覺得滿心歡喜。當自己真心喜愛、願意投注時間去做一件事,最終往往會發現「過程」帶給自己的喜悅或體悟,遠比「結果」還要多,唯有經歷了那段過程,才能更了解自己,掌握自己人生想要追求的重心,也就更清楚如何善用每一天的時間,去做、去完成自己喜愛的事,當某一天面對生命的盡頭,心中沒有太多遺憾或後悔,而是很高興自己已好好走過這段生命時光,沒有虛擲,這是我認為的「珍惜生命」。

借用我很喜歡的李國修導演他的一句話:人,一輩子只要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這句話可說是最簡單最白話,對於「珍惜生命」最好的解釋!

雖然我並不認識這位登山家,對他的印象僅止於曾在網路上看過他寫的一些文章,得知他在國外登山時不幸罹難的消息,只願他在短短生命旅程已無遺憾。


關於台灣登山家參考資料:張元植


avatar-img
6會員
20內容數
喝杯咖啡,看喜歡的書,觀察生活周遭發生了哪些事,用文字表達所見所想。生活如同咖啡,有苦有酸但也能回甘,可以單品也可以調和各式風味,隨人選擇,放下執著開心品味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亮生活隨想 的其他內容
《Taste Coffee》位在臺北市雙城街巷子裡,提供優質的咖啡、簡單味美的點心輕食,以及專業音響播放黑膠唱片的環境。老闆與闆娘親切友善,空間簡單卻溫暖,適合享受悠閒午茶時光。咖啡館不僅吸引發燒友與咖啡愛好者,也提供一個可以輕鬆交流的小天地。
《MyHaus 好食記》是一間位在永康街金華公園附近的咖啡館,空間算是非常寬敞,它的前身也是一間咖啡廳。《MyHaus 好食記》在 2018 年 7 月開始營業,但 2019 年底即宣布歇業。短短一年半左右即決定結束經營,應該也是店主在理性面對經營現實問題後,做下「停損」的決定。
《偵探書屋》是一間結合偵探推理小說和咖啡的書店,在2018年底關閉實體書店後改為全網路經營。店內擁有各國偵探推理小說及相關擺飾,也提供特色命名的咖啡和餐點。雖然實體店已結束營業,仍希望網路模式能持續推廣這種獨特風格的書店。
大約從高中時期開始喝咖啡。 以前對咖啡懵懂無知只想喝杯提神飲品,隨著時間及台灣咖啡知識與資訊越來越充分,喝咖啡對我而言早已不再只是單純提神醒腦之用,依不同目的、心情、甚至一起喝咖啡的對象,所選擇的咖啡館就不同。但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咖啡館,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Taste Coffee》位在臺北市雙城街巷子裡,提供優質的咖啡、簡單味美的點心輕食,以及專業音響播放黑膠唱片的環境。老闆與闆娘親切友善,空間簡單卻溫暖,適合享受悠閒午茶時光。咖啡館不僅吸引發燒友與咖啡愛好者,也提供一個可以輕鬆交流的小天地。
《MyHaus 好食記》是一間位在永康街金華公園附近的咖啡館,空間算是非常寬敞,它的前身也是一間咖啡廳。《MyHaus 好食記》在 2018 年 7 月開始營業,但 2019 年底即宣布歇業。短短一年半左右即決定結束經營,應該也是店主在理性面對經營現實問題後,做下「停損」的決定。
《偵探書屋》是一間結合偵探推理小說和咖啡的書店,在2018年底關閉實體書店後改為全網路經營。店內擁有各國偵探推理小說及相關擺飾,也提供特色命名的咖啡和餐點。雖然實體店已結束營業,仍希望網路模式能持續推廣這種獨特風格的書店。
大約從高中時期開始喝咖啡。 以前對咖啡懵懂無知只想喝杯提神飲品,隨著時間及台灣咖啡知識與資訊越來越充分,喝咖啡對我而言早已不再只是單純提神醒腦之用,依不同目的、心情、甚至一起喝咖啡的對象,所選擇的咖啡館就不同。但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咖啡館,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是今晚發佈的霞慕尼攀登事故說明,請關心事件始末的朋友,參照元植隊友撰寫的山難報告。 或許很多人被柯南影響,習慣透過極其有限的線索分析山難原因,早年我也不例外。但在讀了新聞所、接觸越多山難當事人,甚至是自己遇到之後,對山難的分析就越來越保守。因為事實有時候真的就是沒有原因,純意外,就像元植的悲劇。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致所有媒體朋友: 同樣是新聞背景,我了解大家很想做好昨天阿爾卑斯山區的報導,畢竟元植不只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台灣技術攀登文化的重要領導角色。 但十分遺憾,不僅他的隊友還在忙著處理後事而沒有太多事件細節回傳台灣,加上這次我也算親屬之一,真的沒有心情好好受訪。感謝所有人對元植的關心。
07/13/2021 微登山   對山是一種敬畏, 有一種默契, 有一種順應。   5月12日下山後,沒有再登過山。 疫情進入三級,既然不要去登山,我就乖乖待在家。 雖然我去的山徑,多是荒無人煙。 無人的山徑去走走,應該也沒關係吧。 但我想就算無人煙,仍有天知,地知,山知,我知
09/25/2016 山上的忘了   這幾年,登山的人常上新聞。 原本己經夠多的負面山難新聞外,還衍生出數起匪夷所思的桃色新聞。   這點真讓我難以接受,尤其是在如此單純的山上。 我一直認為,登山真是一件神聖的事,過程中是可以讓自己最接近虛空的時刻。 而登山需要的知識及技術,也非其他
Thumbnail
愛山愛土地。大學時加入台北大學登山社,與山深深結緣。大學畢業後投入大量時間探索山林,同時認識自己。2017年經歷哈崙山難,生死一線,幸運生還。山難後專注於身心康復成長,2022年底左小腿骨折癒合、2023年底創傷症候痊癒。以登山領隊、嚮導為職業,讓人認識山的美好。每天離夢想更接近一點點,夢想跟著自己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的第一個山難,是元旦當天發生在中央尖山鞍部的遺憾。一位受傷山友在3400公尺處待援一夜後,雖然相關新聞都寫下午吊掛成功,但落地後人在運送途中走了,死因是失溫。 他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越野跑者,這是關於救難者與他,在體感0度的3400公尺高山,無援露宿的求生故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是今晚發佈的霞慕尼攀登事故說明,請關心事件始末的朋友,參照元植隊友撰寫的山難報告。 或許很多人被柯南影響,習慣透過極其有限的線索分析山難原因,早年我也不例外。但在讀了新聞所、接觸越多山難當事人,甚至是自己遇到之後,對山難的分析就越來越保守。因為事實有時候真的就是沒有原因,純意外,就像元植的悲劇。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致所有媒體朋友: 同樣是新聞背景,我了解大家很想做好昨天阿爾卑斯山區的報導,畢竟元植不只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台灣技術攀登文化的重要領導角色。 但十分遺憾,不僅他的隊友還在忙著處理後事而沒有太多事件細節回傳台灣,加上這次我也算親屬之一,真的沒有心情好好受訪。感謝所有人對元植的關心。
07/13/2021 微登山   對山是一種敬畏, 有一種默契, 有一種順應。   5月12日下山後,沒有再登過山。 疫情進入三級,既然不要去登山,我就乖乖待在家。 雖然我去的山徑,多是荒無人煙。 無人的山徑去走走,應該也沒關係吧。 但我想就算無人煙,仍有天知,地知,山知,我知
09/25/2016 山上的忘了   這幾年,登山的人常上新聞。 原本己經夠多的負面山難新聞外,還衍生出數起匪夷所思的桃色新聞。   這點真讓我難以接受,尤其是在如此單純的山上。 我一直認為,登山真是一件神聖的事,過程中是可以讓自己最接近虛空的時刻。 而登山需要的知識及技術,也非其他
Thumbnail
愛山愛土地。大學時加入台北大學登山社,與山深深結緣。大學畢業後投入大量時間探索山林,同時認識自己。2017年經歷哈崙山難,生死一線,幸運生還。山難後專注於身心康復成長,2022年底左小腿骨折癒合、2023年底創傷症候痊癒。以登山領隊、嚮導為職業,讓人認識山的美好。每天離夢想更接近一點點,夢想跟著自己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的第一個山難,是元旦當天發生在中央尖山鞍部的遺憾。一位受傷山友在3400公尺處待援一夜後,雖然相關新聞都寫下午吊掛成功,但落地後人在運送途中走了,死因是失溫。 他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越野跑者,這是關於救難者與他,在體感0度的3400公尺高山,無援露宿的求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