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影響我們多吃與變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許多人會不自覺地開始吃更多的零食,或是反覆選擇某些特定食物,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還沒睡著這段時間,更容易無法克制自己而多吃、然後就變胖。

raw-image


這可能與我們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壓力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還會改變我們的飲食行為。壓力會造成我們要吃更多食物、吃更多不健康的零食,才能讓多巴胺系統得到滿足。

這些行為的改變可能,在早期階段就反映出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獎勵系統受到了壓力的影響。而這些長期影響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演變成越來越嚴重的精神疾患。

所以,反過來說,就是當我們察覺因為壓力而多吃、變胖時,這就是個警訊,提醒我們壓力太大了,應該要減少壓力、或尋求紓壓的方法。

最近有個研究,研究者以三種不同的壓力源影響小老鼠的進食行為,試著討論不同的壓力,會如何改變飲食習慣。

三種壓力模型

研究中使用了三種壓力模型來模擬人類可能經歷的不同類型的壓力:社會隔離、間歇性高脂飲食、以及身體束縛。這些壓力源分別代表了「社交壓力」、「飲食壓力」和「身體壓力」。

  1. 社會隔離
    社會隔離被用來模擬社交壓力。實驗中,小老鼠被單獨飼養一週。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小老鼠的體重沒有明顯變化,但它們的進食行為發生了改變,表現出對特定飼料位置的「固著性進食」,即它們傾向於反覆選擇某一個飼料容器,顯示出異常的進食模式。
  2. 間歇性高脂飲食
    間歇性高脂飲食模型主要用來研究飲食壓力對進食行為的影響。在這種模型中,小老鼠每隔一天僅有兩小時可以進食高脂食物。這種飲食方式常常誘發類似暴飲暴食的行為。研究發現,這組小鼠的進食量顯著增加,並且它們也表現出對特定飼料的固著性進食行為。然而,儘管進食量增加,這些小鼠的體重並未出現明顯變化,這表明壓力可能改變了進食模式,但不一定影響體重。
  3. 身體束縛
    身體束縛模型用來模擬身體壓力。實驗中,小老鼠每天被固定兩小時,連續五天。與間歇性高脂飲食組類似,這組小老鼠也表現出固著性進食行為,但與此同時,這些小老鼠的總進食量有所減少,體重也顯著下降。這表明,不同類型的壓力可能會對進食行為和代謝產生不同的影響。

固著性進食與多巴胺系統的關聯

這群學者做了另一個研究,看看壓力如何影響小鼠的大腦獎勵系統中的多巴胺釋放。

在正常情況下,進食會引發伏隔核中的多巴胺釋放,這種釋放會隨著進食行為而增加。然而,研究發現,當小老鼠處於壓力狀態下時,這種多巴胺的釋放反應會顯著減弱,甚至完全消失。這意味著壓力可能會抑制大腦的正常獎勵反應,進而導致進食行為的異常。

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向小老鼠的伏隔核注射多巴胺時,這些小老鼠的進食行為回復正常,固著性進食行為得以消除。這進一步證實了多巴胺系統在壓力引發的進食行為改變中的關鍵作用。

但小老鼠沒有變胖

這研究裡的小老鼠會因為壓力改變進食行為,但沒有變胖。可是人類如果因為壓力改變進食行為,卻很容易變胖。

差別在哪裡?或許,這是因為現代人類有太多「不健康飲食」了。我們遇到壓力時,可能會吃泡麵、吃餅乾、吃零食,有許多高糖份、高脂肪的便宜食物,所以一發不可收拾,需要高單位的「不健康飲食」才能滿足已經失衡的多巴胺。

所以,人類會需要更高的意志力,來克制想要享受食物的衝動了。

    avatar-img
    1.5K會員
    498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篇當然要上鎖,限制付費讀者閱讀囉,哈哈。 其實寫這一篇文章,還是要推廣運動。
    最近這一篇重要研究,提醒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 研究人員追蹤108人好幾年,記錄他們的RNA、蛋白質、微生物組等分子的老化狀態,蒐集各部位微生物,以及關於代謝與脂質組成的各種數據。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最近有個研究在國外媒體引起大幅度報導,我們是應該注意一下,但也還沒有到需要恐慌的程度。
    這是個老鼠研究,人類男性或許不用太緊張。不過,長期、巨大的慢性壓力,是否也有可能影響男人的精細胞呢?
    三十年前,我曾經歷過在家樂福買雞蛋,一顆一元的時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雞蛋,還真是便宜又實用的營養補給品。雞蛋是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以及維生素B12、維生素D、A、B2、B5、碘、葉酸、磷和硒的優質來源。
    這一篇當然要上鎖,限制付費讀者閱讀囉,哈哈。 其實寫這一篇文章,還是要推廣運動。
    最近這一篇重要研究,提醒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 研究人員追蹤108人好幾年,記錄他們的RNA、蛋白質、微生物組等分子的老化狀態,蒐集各部位微生物,以及關於代謝與脂質組成的各種數據。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最近有個研究在國外媒體引起大幅度報導,我們是應該注意一下,但也還沒有到需要恐慌的程度。
    這是個老鼠研究,人類男性或許不用太緊張。不過,長期、巨大的慢性壓力,是否也有可能影響男人的精細胞呢?
    三十年前,我曾經歷過在家樂福買雞蛋,一顆一元的時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雞蛋,還真是便宜又實用的營養補給品。雞蛋是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以及維生素B12、維生素D、A、B2、B5、碘、葉酸、磷和硒的優質來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研究發現,早餐和晚餐,固定進食的時間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 1.太晚吃早餐或晚餐 2.早餐和晚餐隔離太久才進食(超過12小時) - 這些都和憂鬱和焦慮風險增加有相關。m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那些食物的美味,月光當然都知道,是因為有著目標的緣故,而跳脫了那樣追求的範圍。但並不表示,沒有吃進這些食物就不會胖,之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來讓體重增加。因此要在一邊發掘可以列入食物清單的食物,一邊把不適合的食物剔除掉。即使自以為熱量攝取數量已經符合標準,但體重卻不是這樣
    Thumbnail
    你曾經聽過有人批評連身材都控管不好的人,遑論在其他方面也擁有自律能力的說法嗎?其實過去的我認同這句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體悟到原來人會發胖不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而是當壓力過大或長期睡眠不足,也都會令體重日益攀升,而非單純是嘴饞或懶得運動所導致。 近年來坊間關於瘦身的書籍應有盡有,而各式
      壓力,是每個人再清楚不過的感受,不管是在健康、工作、經濟或感情方面,都充斥著各種不同面向的壓力,而作者認為壓力是由「微壓力」逐漸堆疊而成的模樣,日常瑣事都可能是微壓力的代表,像是對延續生命最重要的「飲食」,思考每天三餐的著落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壓力的來源,其中隱含的微壓力不僅有經濟與健康面向,也可能
    1.壓力和焦慮 導致肥胖 長時間處在工作、人際、家庭壓力下,身體為了要對抗壓力,交感神經會處於亢奮狀態,而副交感神經則被抑制,會促使腎上腺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這讓身體對高熱量食物的需求量大增,加上胰島素阻抗造成「血糖浮動」,都會使得脂肪囤積變胖。 2.失眠 導致肥胖: 睡眠不足時,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開心時才會長胖,心廣體胖嘛,心情好自然胃口好,吃得特別多,尤其出外旅遊,看到各種特色美食能不吃嗎?然而,朋友卻告訴我,他在不開心時才會發胖,理由是每次心情不好都想吃東西,尤其是甜品,為苦不堪言的生活注入一點甜,加上心情沮喪根本不想動,自然越來越胖。 當朋友問我不開心時會不會想吃東西?我搖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
    Thumbnail
    不反覆發胖的斷食調整 先說結論: 1.不吃正餐以外的食物 2.開始工作兩小時內要吃東西 3.睡前4-6小時不吃 不適合的斷食方法 1.因為限定時間,結果在8小時之內狂吃 2.起床沒有吃,就開始強度工作結果血壓血糖不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發現自己在吃了晚餐之後,仍然感到飢餓時,也先別感到氣餒,如果這是偶發的,那就安排照清單上的食物補充一下。如果是天天都想要在晚餐後再吃點什麼,那就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了,導致每天在晚餐後還想吃東西。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已經有正常吃過晚餐,照理說
    Thumbnail
    研究發現,早餐和晚餐,固定進食的時間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 1.太晚吃早餐或晚餐 2.早餐和晚餐隔離太久才進食(超過12小時) - 這些都和憂鬱和焦慮風險增加有相關。m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那些食物的美味,月光當然都知道,是因為有著目標的緣故,而跳脫了那樣追求的範圍。但並不表示,沒有吃進這些食物就不會胖,之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來讓體重增加。因此要在一邊發掘可以列入食物清單的食物,一邊把不適合的食物剔除掉。即使自以為熱量攝取數量已經符合標準,但體重卻不是這樣
    Thumbnail
    你曾經聽過有人批評連身材都控管不好的人,遑論在其他方面也擁有自律能力的說法嗎?其實過去的我認同這句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體悟到原來人會發胖不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而是當壓力過大或長期睡眠不足,也都會令體重日益攀升,而非單純是嘴饞或懶得運動所導致。 近年來坊間關於瘦身的書籍應有盡有,而各式
      壓力,是每個人再清楚不過的感受,不管是在健康、工作、經濟或感情方面,都充斥著各種不同面向的壓力,而作者認為壓力是由「微壓力」逐漸堆疊而成的模樣,日常瑣事都可能是微壓力的代表,像是對延續生命最重要的「飲食」,思考每天三餐的著落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壓力的來源,其中隱含的微壓力不僅有經濟與健康面向,也可能
    1.壓力和焦慮 導致肥胖 長時間處在工作、人際、家庭壓力下,身體為了要對抗壓力,交感神經會處於亢奮狀態,而副交感神經則被抑制,會促使腎上腺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這讓身體對高熱量食物的需求量大增,加上胰島素阻抗造成「血糖浮動」,都會使得脂肪囤積變胖。 2.失眠 導致肥胖: 睡眠不足時,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開心時才會長胖,心廣體胖嘛,心情好自然胃口好,吃得特別多,尤其出外旅遊,看到各種特色美食能不吃嗎?然而,朋友卻告訴我,他在不開心時才會發胖,理由是每次心情不好都想吃東西,尤其是甜品,為苦不堪言的生活注入一點甜,加上心情沮喪根本不想動,自然越來越胖。 當朋友問我不開心時會不會想吃東西?我搖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
    Thumbnail
    不反覆發胖的斷食調整 先說結論: 1.不吃正餐以外的食物 2.開始工作兩小時內要吃東西 3.睡前4-6小時不吃 不適合的斷食方法 1.因為限定時間,結果在8小時之內狂吃 2.起床沒有吃,就開始強度工作結果血壓血糖不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發現自己在吃了晚餐之後,仍然感到飢餓時,也先別感到氣餒,如果這是偶發的,那就安排照清單上的食物補充一下。如果是天天都想要在晚餐後再吃點什麼,那就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了,導致每天在晚餐後還想吃東西。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已經有正常吃過晚餐,照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