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夜羅馬行中,梵諦岡並非我的最後一站、其實在羅馬的第二天下半、就踏入梵諦岡國境;但我決定要把梵諦岡排在我的義大利遊記最終章壓軸登場,因為梵諦岡嚴格來說是別於義大利的另一獨立國度、只是它位處義大利羅馬城區裡,旅人們經常一時不察便淡忘它的「國家」身分;又、梵諦岡被舉世公認是神的國度--全球信奉人口高達十億的天主教中心,就是梵諦岡! 抱持慎重且虔敬的心,且讓我把這部拖拖拉拉寫了近半年的義大利遊記最終章,收尾在世上最神聖的國家~梵諦岡。
梵諦岡是教宗國,元首由教宗擔任。國境內的常住居民約830名、且幾乎由神職人員組成。國土只有0.44平方公里、位在羅馬城的西北部台伯河西岸的高地上。這樣一個蕞爾小國,卻能吸引每年平均680萬名觀光人次「入境」參觀!
梵諦岡之所以對全球遊客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不單是其身為天主教信仰中心的至高權威、教徒及觀光客必入內參訪的聖彼得大教堂(又譯名為聖伯多祿大殿)就坐鎮在境內--這座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天主教會極重要的精神象徵依歸、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出類拔萃的建築傑作;還有梵諦岡博物館裡超重量級、重度藝術迷們視為一生必看的藝術瑰寶們--其中兩項必看焦點就是文藝復興三傑中的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先後在此留下永遠搬不走的濕壁畫真跡--濕壁畫這項古老的繪畫技法相當繁複、極度考驗繪者的反應速度與下筆精準度,繪者須在被抹上數層灰泥的牆面趁灰泥未乾前依序進行描邊打稿、著色等程序,因每一個塗層在空氣中轉乾的時間偏短,意味著繪者每次出手務必快狠準,若下手稍有失誤或遲疑,畫面便無法完美、也很難一次到位,可能就要打掉重來整個重畫!
因上述至關重要的重點,使得想踏入梵諦岡參觀的人潮始終不斷,城牆外從早到晚常見繞上好幾圈、讓人看不清楚排隊起點終點與邏輯的人龍、蔚為奇觀。
也因此,想要踏進梵諦岡,搞懂多種參觀範圍與限制的門票票種、搶得先機購得適用的入場券,是一大學問更是極大挑戰!
拜跟團之賜,行前我省去自己上網搶票的心力與時間、全靠旅行社代勞克服時差以及來自世界四面八方的遊客、旅行同業團控、黃牛票業者的搶票競爭,抵達人山人海的梵諦岡城牆外雖然還是得先站進等待入內的隊伍中,但旅行社為我們買的票享有快速通關特別禮遇,只要全團人數到齊、每人手持一張列印出來的紙本門票、便能不經等候、讓導遊帶隊入內參觀聖彼得大教堂與整個梵諦岡博物館(含西斯汀禮拜堂)。
我們從較接近聖壇的西側入口「入境」梵諦岡,首先映入眼簾震撼我眼球與心魄的是廣大無盡的聖彼得廣場(又譯作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這座廣場340公尺長、240公尺寬、最多可容納約50萬人,建於中世紀、設計者是我在前面羅馬遊記中介紹過、在羅馬城區留下不少精美雕塑作品的一代雕塑大師貝尼尼。整座廣場最讓人眼神離不開的焦點之一,便是環繞廣場兩旁高聳的柱子們--巴洛克式的柱廊一左一右對稱地以完美弧形一字排開,彷彿正在以強有力的雙臂緊緊環抱、堅實守護這座大廣場,讓置身廣場的人們感受宛若靠岸般的歸屬感--臂膀般的柱廊其實象徵教皇的雙手,在廣場群聚進行彌撒等宗教活動的教徒們來此,便能領受被教皇抱在懷中的安全感。
貝尼尼是義大利巴洛克式建築與雕塑箇中好手,備受教皇器重的他,原是教廷總建築師,在1656年受教皇委託接手聖彼得廣場設計案。柱廊共計有284根柱子、其上佇立165尊先知與聖人們的雕像。每根柱子之間相互掩映、使穿過柱廊走進來的人們自然感受到明暗之差。神奇的是,若移步到廣場正中央(地面上有做記號,到現場時請務必勤勞走動去找到這個點)遠眺柱廊,會發現本有錯落的柱子們竟然又「合體」在一起、看不到原本的間隙!
「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安全。」--《若望福音》第10章第9節
~耶穌曾如是說。這扇只能進不能出的聖門,象徵耶穌的心。平時不輕易開啟,一旦遇到特殊情況開放、又能躬逢其盛有幸穿此門而入的人,便是願意進入耶穌心房、接受祂慈愛懷抱眷顧之人。這扇存在數個世紀的聖門,從1475年起,維持每25年開啟一次的傳統。逢禧年前往聖彼得大教堂只為通過難得開啟的聖門,於是變成虔誠教徒們有生之年認定要心願解鎖、走它一趟的神聖旅途! 2025年就是聖門開啟之年,預料義大利、特別是梵諦岡,必迎來極大批的遊客--包含朝聖的教徒們,據說羅馬當局已在嚴陣以待... 我們的領隊與導遊推測,明年義大利羅馬的機票飯店景點門票等旅遊及在地消費等費用,肯定會跟著水漲船高啊。
這件又名《聖母憐子》、《哀悼基督》的大理石雕塑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1497年時為了駐羅馬法國樞機主教的陵墓所作、於1498~1499年間完成。當年米開朗基羅很年輕、25歲不到(他生日是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逝於羅馬;嚴格算起來是以89歲高齡辭世。假設他撐過3月6日後再走、就是活滿90歲! 無論以當時或現今角度看,都是很難得的高壽),這件雕塑是替年輕氣盛、以成為傑出雕塑家為職志的米開朗基羅打響藝壇名號的關鍵成名作。聖母懷抱那已被釘死的兒子耶穌,她一反常態、以簡直比垂死的兒子的樣態還年輕的少女容貌出現,用意應是想彰顯聖母永恆的純潔。聖母因喪子之慟,本該青春無憂的臉龐難掩無盡哀戚、卻同時流露出柔和的悲憫。耶穌肋骨處有傷痕,祂垂軟無力又乾瘦的雙臂凸顯受難前飽嚐的各種磨難。這件雕塑的特別與可貴在於--米開朗基羅僅用一件作品便訴盡生死,本應血腥的場面因使用雪白大理石雕出、得以反差地顯現聖母與耶穌自身光潔無垢的神聖光輝。米開朗基羅在聖母胸前刻下自己的名字、成為他創作生涯唯一有署名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聖殤》在大教堂裡只能遠觀無法近看、它被高放在有防彈玻璃及重重護欄隔起的基台--因為1972年它曾被一名精神異常的男子持鐵鎚與鑿子開砸、聖母眼鼻及臂膀多處不幸被敲傷、花上三年多才修復,此後被高度警戒地陳列,在現場必須很有距離感地遠觀。
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裡的雕塑多到很難逐一記住他們誰是誰,就算我來訪兩回了還是記不得!
但我難忘他們鮮活靈動的神韻,雖是堅硬冰冷的大理石與花崗岩,竟能時而溫潤柔軟、時而堅韌有勁,當時雕塑家們個個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時之選,他們的功力與毅力強大到足可穿石,耐得住時空考驗、作品傳世至今、持續動人心魄。
教堂內的雕塑許多是歷任教宗、其中不少就厚葬長眠於此(另外,此教堂的靈魂主角--聖彼得,就葬於教堂中心點的地下陵墓)。在教堂內參觀,若時間充裕、請務必專心注目這些美得不可方物的雕塑們。
白布將我記憶裡頂天立地、繁麗巨碩的青銅華蓋圍起,青銅華蓋高29公尺,是全世界最大的青銅雕塑、也是雕塑大師貝尼尼的傑作! 教堂空間是呈現拉丁十字型,而外形與中國涼亭相像的青銅華蓋正落於十字型交叉點,是教皇主持彌撒儀式時的祭壇。為迎接2025禧年,我們來時、華蓋被包覆清潔中,於是無緣一見... 仔細看被白布包起的華蓋中央底部露出一小洞--洞的彼方,是(露出半截的)聖彼得的銅雕寶座--這是朝向東方日出之所在的位置,貝尼尼在此以他最擅長的巴洛克風格鑄造青銅寶座、作為聖彼得的紀念碑。(由於我離寶座太遠、與華蓋也失之交臂~簡直是世上最遠的距離,我在它面前但看不到它! 華蓋與聖彼得寶座的細部完整樣貌,可以點此文連結觀賞~)
1547年1月,米開朗基羅快屆滿72歲、在當時堪稱超出平均壽命很多的人瑞,他拚老命奉教宗保羅三世之命、接任聖彼得大教堂建築師兼藝術總監。有別於1508~1541年間他被尤利烏斯二世喚去畫西斯汀禮拜堂穹頂及祭壇濕壁畫的不情願,彼時垂垂老矣的他反常地寧願一毛酬勞不取、也要接下艱鉅重任,將大教堂的建築工程視為神給他的使命、當成義務歡喜做甘願受...
以雕塑家自居的米開朗基羅,在生命晚年用奉獻的心情斜槓建築領域,接下聖彼得大教堂一案其實讓他又樹敵了--此案有一名總建築師桑伽羅(Antonio de San Gallo)向來是米開朗基羅的宿敵,他們在之前其他案子就交鋒過且立場經常相左,米開朗基羅不只一回逕自改掉桑伽羅提出且已在施工的設計圖樣;另外聖彼得大教堂案的工程建造者、供奉者、承辦員因舞弊圖利之嫌,米開朗基羅發現了、而備受這些人排擠。視米開朗基羅為眼中釘的人會指摘: 米開朗基羅根本不懂建築、憑啥插手此事還懷疑他們;米開朗基羅則連爭辯都懶,秉持他一貫傲氣兀自進行他的計劃、同時繼續惹怒排擠他的人、拒絕與其溝通。若非教皇力挺,被仇恨淹沒而身不由己的他根本很難撐下去吧。
這案子做到第八年時,再怎麼打算不顧他人攻擊的米開朗基羅也累了,他曾向藝術家兼藝評作家的瓦薩里寫信抱怨: 「我被迫參與聖彼得大教堂建造工程,至今已有八年光陰,不僅沒酬勞,自己還承擔了損失與辛勞。」教堂的平面、外觀與最吸睛而艱難的穹頂大計,他鴨子划水般低調籌畫、極其神秘地不讓構陷他的人們知道他到底想怎麼做,最終,完工後的教堂鳥瞰起來彷彿聖彼得手上老握著的一把鑰匙,比對平面設計圖稿、會發現那與米開朗基羅當初的設計相去不遠。
我最愛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打造的穹頂,圓潤、莊嚴又夢幻,以大量馬賽克鑲出色彩飽滿的故事畫,直徑42公尺僅次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那座穹頂,當光線從穹頂圓孔射進教堂內部時,順著金光燦爛壁飾降下的光束顯得神聖無比!
走出大教堂後,眼睛還直冒金星... 因為外頭陽光炙烈、而裡頭的金光萬丈又過度耀眼,視覺興奮又疲勞,但看花看累了眼我還是心懷感激、大呼這一趟重遊,很是值得。因為,除了能再看一眼這世上最大的教堂,我還有機會,前去一旁的梵諦岡博物館、走進心心念念的西斯汀禮拜堂...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