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4/05/31
活動 🎈 瓶中書
文字 ✏️ 行善航海誌vol.05
圖片 📸 阿本桑
對於生活,貓咪懂得享受當下,只在乎當下的自己舒不舒服、開不開心,永遠將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從不委屈自己。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什麼事也不做,只專注當下,好好地吃飯、好好地睡覺、好好地舔毛,少一點嘮嘮叨叨,多一點呼嚕呼嚕,沒有什麼事情是呼嚕解決不了的。
有人說貓咪是超越阿德勒的哲學大師,貓咪的獨立性格,將「被討厭的勇氣」發揮到淋漓盡致,從不讓自己陷入情緒內耗,喜歡的東西直接霸佔,不喜歡的東西就直接無視,什麼是別人的臉色?那可以吃嗎?既使貓咪的性格如此獨特,還是令人憐惜疼愛。
只專注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活在當下
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憂鬱地活在過去;焦慮地擔心未來」,除了過去與未來之外,後面想加上另一句「盡情地活在當下」。想像自己是一隻貓,只專注眼前的事物,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認真理毛,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關心他人。上班認真上班,下班準時打卡,假日睡到自然醒,玩樂時盡情玩樂,碰到不喜歡的事情時,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勇敢拒絕。
當覺得壓力大或情緒低落的時候,試著為自己做菜吧!做菜能讓大腦放鬆,專注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例如仔細觀察蔬菜的外觀、品嘗香料的味覺感受、油溫滋滋作響的聲音、梅納反應產生的香氣等,如果煩惱又突然開始騷擾你,你很快就能察覺到,趕快把思緒拉回到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通常這時候,也差不多料理好食物,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好好地去品嘗料理帶來的美好滋味。
親密關係中的界線感:愛的空間、若即若離
貓咪是若即若離大師,並不是指兩人感情那種若即若離的套路,而是與主人保持相對舒服的關係,在同一個空間裡,主人與貓咪各自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偶爾想主人時磨蹭主人一下,主人想貓咪時,也能走上前摸摸貓咪的頭,再各自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
貓咪不需要24小時黏著主人,當主人出門不在家時,貓咪在家會做自己的事情,整理自己的毛、看看窗外的風景、餓了自己去吃飯、累了躺在有主人味道的毯子上睡去,不然就是呈現休眠狀態,主人一回家會立刻開機,快速跑到門前迎接主人回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不需要緊迫盯人,不過度索取關愛,保持彼此都舒服的距離相處著,需要對方時一定都會在,既能維持親密的連結又能保有自我的獨立感,我會將貓咪這種「若即若離」的特性叫做「界限感」,能清楚地了解對方與自己之間的邊界,尊重對方也保護自己的需求。
家裡的貓咪有自己的絕對領域,只要牠在那邊,我一定不會去打擾牠,給貓咪一個隱私空間,畢竟貓咪也像人一樣,總是有完全不想理人的時候,身為主人的我會給予尊重,當貓咪進入與世隔絕的狀態時,我就會知道牠今天需要一隻貓獨處。
扮演一位好的聽眾:聆聽的藝術
「訥於言而敏於聆聽」有時人們會急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忽略聆聽對方說話的重要性,一個好的聆聽者會讓說話者感受到尊重與理解,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寵物是最好的朋友,因為牠們比人們更懂得傾聽。
很喜歡對貓咪說話,和貓咪說話時,牠總是瞪大著雙眼注視著我,仔細聆聽我說的每一句話。貓咪是很好的聆聽者,不會對我所說的話給予評論,只是靜靜地坐在你面前當一位好的聽眾。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懷疑貓咪聽得懂我說的話,當情緒激動時,貓咪會走過來輕輕的蹭一下,或是直接躺在你旁邊,像是在跟你說「不用怕,你還有我」。
凡事感恩:別吝嗇你的感恩心
對陌生人客氣,但對自己的家人、伴侶或是親密友人,連「請、謝謝、對不起」都說不出口。那些生活日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越是親近的人越要說聲謝謝。仔細觀察貓咪的話,當主人為貓咪做一件令牠開心的事情時,貓咪的感恩從不吝嗇,像是用頭磨蹭主人、奶音喵喵叫個幾聲、呼嚕聲大聲到像直升機一樣或是直接倒地翻肚表示感謝,屢試不爽。
如果覺得害臊的話,可以先從生活的小地方開始,例如:天氣不錯,感謝今天的天氣:用餐前,在心裡默念「謝謝今天的食物」;當有人幫忙按住電梯時,對對方說「謝謝」,諸如此類的小事都可以練習,成為習慣之後,就不需要刻意練習,甚至還會影響到身邊的人,形成一個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