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中國作家高銘的著作,起源於作者抱持好奇的心態去接觸精神病人,從而發現這群病患有趣的敘事角度,運用了四年時間去窺探他們非一般的世界觀。
我手上這本是二零一九年的初版九刷,看見封面設計漂亮,便拿起了;翻了翻書內頁,就買下了。
「高牆這邊是正常,高牆那頭是瘋狂;能被理解的極端是天才,不能被證實的極端是瘋子;天才和瘋子、正常和瘋狂——或許都只有一線之隔。」
書中以作者與院友的對談作紀錄,樸素又不失趣味地呈現了每位受訪病患的精神狀態、世界觀以及看事情的角度。光是首篇用《角色》作為標題的妄想症患者,認為自己是一部書的主角兼創作者,這已經非常吸睛,我想喜愛創作的人都會容易與這位院友有所共鳴。正如我翻開這本書,看見的是一個個設定鮮明有特色、可以延伸出獨立故事的人物,而這位妄想症患者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他創作出來的,我們都是他書中的人物。世界是一部小說的論述,我認為他看得頗為通透,只是堅信自己是主創這點比較自大,不過誰不是由自我為中心去看世界呢?作為喜愛創作的我,日常習慣把有趣的事件和特別的人物紀錄下來,有機會就偷塞進故事內容裏,我實在無法說別人是瘋子。
尤記得我尚在大學時期,因課程所逼寫了首新詩,命題就是《瘋子》,雖然盡量讓字眼拼湊得有意思,但我事實上對新詩這個體裁極為陌生,卻被講師稱讚了。那時我在想,也許不知所言吻合了瘋子的主題,然而看了這本書,我覺得瘋子比我有條理。
我想更過癮的是,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居然會對那些院友產生共鳴。
「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應用。」
最近網絡風氣常見詞彙有「精神狀態超前」、「已讀亂回」,甚至在香港有些年輕族群喜歡自稱「白卡之星」(白卡是香港殘疾人士登記證的俗稱),意思是精神病患中的翹楚、瘋子之最。
儘管這些言語底藴,或多或少暗藏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和偏見,可是這種自詡瘋子、放飛自我的現象,顯然是當今世代人們愈來愈不願意受到過多的社會枷鎖與道德勒索的表現。
然而在我看來,即使人們喜愛自認神經病,每當有特別的個體提出革新或反權威的論調甚至行動時,又會因破屋效應的心理反射,而想要運用臭蟲論壓下那個特別的個體。就如當有學生指出學校的儀容規管不合邏輯,某些社會奴隸便立即氣得跳腳,非要你經歷他們所經歷的爛事不可,無視問題的本身。
想起最近看了關於中國神童張炘煬的故事,由於過分聰明洞悉房價走向,提早要求父母趁機買房。可惜父母不但不聽勸言,還招來記者大吐苦水,指責兒子逼迫他們買房,將神童說成不孝子,召喚了中國網民的口誅筆伐。時間卻證實神童確是天才,還領先全國啃老躺平,而那些誤解張炘煬的人,恐怕大部分都步上了躺平的後塵。
又想起尼古拉·特斯拉,引領世界發展的一大遺珠。他的許多發現是具有開創性的,尤其是贏得電流戰爭以及關於交流電的研發,堪稱電機工程學的先驅。偏偏正因為這份開創與前瞻性,不被世人所理解,在遺忘這位天才的科研成就之際,亦錯失了獲得無線電力傳輸的文明進步。
可見大部分的人都是羊群心態,對革新與反權威有着一種莫名其妙的反感,並且會勸喻他人「個世界係咁㗎啦」(意即「這個世界本來就這樣啊」)。
舉了兩個天才作例,就是想要聯繫上書中以《迷失的旅行者》為題的三個篇章,圍繞着運用精神傳輸進行宇宙旅行,並且包含亦幻亦真的壓縮問題,還有如何將精神回傳歸位,該位院友都能侃侃而談,就連研究量子力學的教授也疑惑到底這人是否真的是精神病患者。這位人兄所描述的宇宙旅行,在量子力學的理論上並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此刻我們的科技及理論未能突破次元,也無從證實精神傳輸的可行性。也就是以似是而非的理論去告訴我們這些凡人,這個世界可以不是「就這樣」。
看了這篇內容,我認為就算這個人是個瘋子,也必定是非常聰明的瘋子。平凡人如我要是瘋掉,哪能出口成章地論述如此複雜的科學理論再混雜奇思妙想?可想而知,一般人瘋了只是瘋子,聰明人瘋了才是接近天才的瘋子。
權威型人格與衝創思維確實難以兼容,而天才和瘋子,恰好就是衝創思維模式的人。雖則兩者如此的接近,但是推進世界發展的異想天開,與被列為精神病的妄想症仍然有着明確的差距,前者有豐富的知識作為基礎去實踐及應用,後者的純粹空想無助正常規律地生活。
獨特的想法與洞悉力,讓天才躍上頂尖成為領頭羊,同時令瘋子淪為被排擠的孤狼。誰是瘋子、誰是天才,誰都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