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伍淑賢《山上來的人》:教會學校的起點

(前言:我在準備第一本書的過程中參考了不少同類型作品,其中之一是伍淑賢所著的《山上來的人》,寫的同樣是一群中學生,折射出的卻是社會眾生相,以小見大,文風也是輕快簡潔一派。所以把這本書讀透了,對我的寫作會有很大幫助)


故事展開於七十年代。主角段秀貞的父親在學校地盤煮飯,後來給修女校長招攬到中學裡當廚工,秀貞也順理成章地入讀同一所學校。秀貞父親對教會的印象不錯,說他們「都是好人啊」,然後漫不經心地補了一句,聽說在舊社會裡「有些還給活活燒死」(頁78),似乎並不真正關心教會的事奉。他的態度是務實的,只着眼於教會給的好處,從前是物資,現在是學位。


香港有二十二所傳統名校,全是殖民地初期由天主教或者基督教的教會開辦的,包括喇沙、拔萃、協恩等,學生非富則貴,是香港人眼中的天之驕子,成年後大多躋身政商名流之列,再不濟也是專業人士。不過,去到二十世紀中後期,也就是主角秀貞讀中學的七十年代,教會學校越開越多,「通街都係」,所以一般的教會學校也就沒那麼矜貴了,像秀貞的學校就開在屋邨裡。


書裡對屋邨中學的描述使我倍感親切,因為我以前讀的屋邨小學也差不多:周圍是公屋、巴士站和野山坡,往屋邨裡走則是茶餐廳和小街市,甚至有老式的辦館(家庭式經營的雜貨店)。屋邨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圈子。


屋邨女校的場景奠定了故事的基調。出身平民甚至草根階層的女學生們甚有自知之明,明白「在這大世界裡,自己出身是多寒微」(頁79)。她們在教會學校裡學懂這社會的規矩,畢業之後又走上迴異的人生路。


學生是基層,老師可不是,秀貞的班主任蔡小姐就很符合一般人對中產階級的想像:她從加拿大留學回流,教英文和音樂,英文課也很高級,讀的是英國名著《簡愛》。因為九七年前有錢的香港人統統移民了,所以有錢的香港人總有些外國關係,而且往日只有富人家才負擔得起鋼琴課的費用。


但現在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我也是來自屋邨家庭的孩子,見過有些家長明明手頭也不闊綽,咬咬牙也要儲夠錢給孩子學鋼琴,孩子不願練習就間尺打手板,荒誕又可憐。


參考:《山上來的人》(2021)水煮魚文化



沒有社交媒體,因為不想被演算法綁架,但你可以免費加入電子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