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生活系閱讀,無關啟發卻共感滿溢,暖心上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by FisH

Photo by FisH

今日藥帖: I don't know
(plz don't ask why)_Music Video

有時候閱讀的直覺反應是一股腦的,例如對這一本書的感覺很豐富的,便忍不住想要盡快露出與大家分享 ; 或比較內斂地認為,這本讀物給了我很多感受但總是來回踱步不曉得如何開始 ; 又或此類心裡總有尚未到達的門檻,便一再回味某些篇章,再看看自己於哪些篇章寫下的便條,這樣的過程難免有些心急,但有趣。

而給予我最後一種心境的便是這本了,《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
主題明確的書名,第一件事就是翻開目錄,不規矩的挑選最吸引我的篇章下手,一眼望去便是這兩大區塊,能略表當下心境。


▎柔軟一塊▎
祝福就是我們最後各自去幸福。


我們在各自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有許多原因養成了天生與後天性格,
你的心性柔軟嗎? !我總是太過剛強,不久前在一本書上看見關於“強迫症”是因為在情感上過於缺乏才會使用理性當作篩選條件的一道標準,也許如此,看見這標題時便不假思索的翻去。談分手、談父母、談毛孩、談生死隨之而來的各種漣漪,但肯定的是全以圍繞著以愛之名前行。

在春秋以後分手只是一種意味,明表彼此也許不再合適、不再能同行,沒有非要湊和地理由,也並無錯負。在分手以後給予對方真心的祝福,我願你安好便給你真真切切、珍珍重重的祝福。他這樣緩緩地寫下這一段,我看來心裡也暖暖。

而公路旅行在書寫與母親。這是整本書中先翻閱的篇章,只要是這一類的題目都讓人愛恨交織,因為母女是最親密的仇敵,與生俱來交織各種情愫,作為同性、作為親人。

在異國交換學生這一年,母親提議要來旅行,便展開母女之間的異國公路之旅,帶著閑散心情逛美術館去任何合乎當下心境的地方,有香榭大道、南法小城、普羅旺斯,跑進一片薰衣草田,似乎在那些場景間流轉不息,看見母親不同於以往身為“母親”的樣貌。 每個女人都是從少女走來的吧! 從出世到入世,邊走邊丟了一些自己的純粹,總能在幾場人生一瞬的回眸或者印象裡,找尋那一點點自己少時的模樣。

公路這一段,寫得很浪漫,不是那種母女之間的黏膩情緒,而是一種在異鄉突然能相互理解的情懷,很接地氣的浪漫。

Photo by FisH

Photo by FisH

▎有光的地方▎
試試看啊! 你很適合。

在結尾的地方,突然成為開展的表現,好像轉述一個萬年道理,每個結束都是開始,每個殞落都是重生。用了一篇畢業演講作為開場,很適合目前處於稍嫌迷惘的讀者享用,平舖直述幾個想法:

  1. 不會有可以停歇的學習,也不用擔心自已太笨拙,不恥下問絕對是前進的方法之一,保持疑問與好奇的效期日最好是無盡。讓學習像鍛鍊肌肉一樣,一天練一點,時間軸一拉長會突然看見自己長出來的部分。
  2. 思考如何的生活與工作可以代表你自己與成為你想要的自己,引用一個年紀稍長法國老師的為例,利用假日的時間,帶領並為學生嚮導解說當地的建築歷史。並未受限於年紀的框架,因為心是自由的、因為真心熱愛這件事,所以也能感染到接受訊息的人。
  3. 要有健康的體魄去接近自己想要的未來,所以鍛鍊所以運動。
    運動的益處近幾年已經好多人推崇與分享,例如藉由運動展現一種毅力,更多時候是一種心性訓練,快要堅持不下的時候,總會想著再做幾下、再跑幾圈就可以完成今天的目標,我記得盧導也說過,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沒有自信,那就去跑步吧! 當我們一步步完成自己設下的目標時,那一霎那便是自信落袋之時。

而後,看到小王子這一段時,突然想起如果有人說明緣份與巧合都是一種信念相互吸引,我也是信了。今年才在某處的二手書店購入一直很想收藏的小王子袖珍版,重新閱讀一遍之後拼拼湊湊記憶中,或者說心理記憶的故事,明明是很老少咸宜的世界經典不知為何,讀起來總是有種隱密感,好像這些感受只屬於自己。

它真的特別適合大人閱讀,或者說“尚未100%願意長大的成人”,在心理某一塊,也很認同采岑這樣的觀點 :
「小王子降生,拯救跟他同樣,不肯無聊長大的大人,如果世間只有追逐或算計,如果我們不肯花時間在重要的事情只因無法說嘴,那長大怕真是太無聊了,我要留在這裡。」

在不同人生階段或跑道都可以帶著心中的疑問重新閱讀它,時間會慢下來,所有過去的疑問或者新長出來的探問,都將在閱讀後披上新的認定,這很神奇。


最棒的閱讀體驗或者觀影體驗便是,有什麼會停留在你心裡長長久久,當某人說起什麼話題,你便可以快速的讓腦袋瓜上的搜尋圈圈不用太過勞累,很快就搜尋出某段感受或者意境。我喜歡采岑的口吻自帶濾鏡與畫面,想起來另外幾本書,也給了我心靈上的此種撫慰,首先是人生不怕吃飽睡飽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再來是甘願綻放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書名: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
#作者:柯采岑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1/07/05

「若說此書有私心,那是希望,閱讀之際,
  你感覺陽光照耀,微風吹拂,它能陪你走過夏秋春冬,生活起落。」──柯采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ome的沙龍
27會員
45內容數
許多時候人生是絕對孤獨的, 在不想聊天的時候,在沒有話題的時候, 也未必能時刻保持熱情與包容,因為更多時間裡很難找到絕對理解你的人, 所以這些那些堆疊起來,便成為願意閱讀的理由, 想為自己留白的時候、不需要言語的時候, 進入一本書的觀點是暫時安全的, 因為那裏的世界是全新,而你也。
FisH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3
反覆將自己浸泡於過熱又失溫的書寫,來來回回,沒有華麗的用詞。 平實地寫著自己在成為文字工作者前後所有的心境歷程,誰說寫字的不食人間煙火, 彥菁說:「就算公開觀點,公開文章可能會招來謾罵,但比起如此,她想陪更多人,喜歡上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1/12/23
反覆將自己浸泡於過熱又失溫的書寫,來來回回,沒有華麗的用詞。 平實地寫著自己在成為文字工作者前後所有的心境歷程,誰說寫字的不食人間煙火, 彥菁說:「就算公開觀點,公開文章可能會招來謾罵,但比起如此,她想陪更多人,喜歡上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1/12/09
這一本更像是好好說話的進階版了,一切先從自己的信念出發。我們都受過那種對自己「作過的事、犯下的錯要如何反省」的能力,這樣的教育,但卻未受過「對自己即將產生或投遞的信念,回馬槍檢視」的能力,而本書將提供這樣的思考工具,藉由有條理的資訊去評估,給腦袋有足夠的選項與選擇。
Thumbnail
2021/12/09
這一本更像是好好說話的進階版了,一切先從自己的信念出發。我們都受過那種對自己「作過的事、犯下的錯要如何反省」的能力,這樣的教育,但卻未受過「對自己即將產生或投遞的信念,回馬槍檢視」的能力,而本書將提供這樣的思考工具,藉由有條理的資訊去評估,給腦袋有足夠的選項與選擇。
Thumbnail
2021/11/24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2021/11/24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51 擴張了沒、只有時不時望向天空 書本可能更好看,戲劇也是, 因為不好看也可以改看別的, 只有我不太確定的是自己, 蛻變了沒? 喂,這不是人做的事, 是神,祂對妳早有計劃, 否則妳的時間怎麼多到 想要書摘給別人看見。 呃,其實只是不想要再囤書。 152 不要懶得調整焦距 不能又當紅玫瑰, 然後
Thumbnail
151 擴張了沒、只有時不時望向天空 書本可能更好看,戲劇也是, 因為不好看也可以改看別的, 只有我不太確定的是自己, 蛻變了沒? 喂,這不是人做的事, 是神,祂對妳早有計劃, 否則妳的時間怎麼多到 想要書摘給別人看見。 呃,其實只是不想要再囤書。 152 不要懶得調整焦距 不能又當紅玫瑰, 然後
Thumbnail
61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文本,不是劇本, 劇本需要說明, 才能傳遞出 我理想的表達, 把文本變成劇本, 才是我的工作。 不能只有我看得懂。 62永遠不會過期 我最喜歡的選書方式之一 就是不期而遇, 偶然看到文筆流暢,感覺到原著靈魂的譯者, 就會想看看她們其他的譯作, 比如說鍾玉玨 〈如詩的地毯,喀布爾
Thumbnail
61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文本,不是劇本, 劇本需要說明, 才能傳遞出 我理想的表達, 把文本變成劇本, 才是我的工作。 不能只有我看得懂。 62永遠不會過期 我最喜歡的選書方式之一 就是不期而遇, 偶然看到文筆流暢,感覺到原著靈魂的譯者, 就會想看看她們其他的譯作, 比如說鍾玉玨 〈如詩的地毯,喀布爾
Thumbnail
讀完書後,如果要給一個心得總結,我想是這樣的──我們不斷在往理想生活邁進,低頭奮力向前的同時,請別忘記,停下來喘口氣,觀察並接納當下的自己。所有美好與悲傷都有其養分,盡力做到最好,這樣的你已足夠。同時,練習放下所有外界眼光,誠實地聽聽內心聲音,往真正想要的靠近,那是與別人不同的,屬於你自己的理想生活
Thumbnail
讀完書後,如果要給一個心得總結,我想是這樣的──我們不斷在往理想生活邁進,低頭奮力向前的同時,請別忘記,停下來喘口氣,觀察並接納當下的自己。所有美好與悲傷都有其養分,盡力做到最好,這樣的你已足夠。同時,練習放下所有外界眼光,誠實地聽聽內心聲音,往真正想要的靠近,那是與別人不同的,屬於你自己的理想生活
Thumbnail
謝謝知悅文化的邀請,我很早就知道Repeat要出書,看到書封的時候,心陡然了一拍。很喜歡這個書名。像在這條路上行走到第四年的時候,再度被提醒自己啟程的初心。和解,才是我一路前行的最大目的。
Thumbnail
謝謝知悅文化的邀請,我很早就知道Repeat要出書,看到書封的時候,心陡然了一拍。很喜歡這個書名。像在這條路上行走到第四年的時候,再度被提醒自己啟程的初心。和解,才是我一路前行的最大目的。
Thumbnail
「把自己歸零,從心出發 不斷的練習、再練習,不要急。」
Thumbnail
「把自己歸零,從心出發 不斷的練習、再練習,不要急。」
Thumbnail
這些閱讀歷程仍躺在書櫃上,彷彿是我人生風景的足跡。從為人母的擔憂想望,煮飯人對食物料理的殷殷期盼,一直到追逐自我內心完滿的渴求。每一次的觀看都在無形中累積沉澱,逐漸形塑了現在的我。
Thumbnail
這些閱讀歷程仍躺在書櫃上,彷彿是我人生風景的足跡。從為人母的擔憂想望,煮飯人對食物料理的殷殷期盼,一直到追逐自我內心完滿的渴求。每一次的觀看都在無形中累積沉澱,逐漸形塑了現在的我。
Thumbnail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Thumbnail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Thumbnail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
Thumbnail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
Thumbnail
從2007年第一本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開始,Bubu老師的親職教育書就是我最重要的媽媽參考書,隨著孩子成長,我也從90%媽媽漸漸恢復回我自己,試圖在各個身份間優雅轉換,平衡生活,找出適合自己步調的方式,2012年拜讀過的這本書-我想學會生活,由於是讀書會五月共讀書,再度重新閱讀,重新思考。
Thumbnail
從2007年第一本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開始,Bubu老師的親職教育書就是我最重要的媽媽參考書,隨著孩子成長,我也從90%媽媽漸漸恢復回我自己,試圖在各個身份間優雅轉換,平衡生活,找出適合自己步調的方式,2012年拜讀過的這本書-我想學會生活,由於是讀書會五月共讀書,再度重新閱讀,重新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