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抗生素危機:當我們的「魔法子彈」成了水槍

從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開始,人類以為自己從此可以戰勝細菌,再也不用怕細菌了。


但是,我們都錯了。很快地,世界上出現了抗青黴素的細菌;但是人類仍然繼續找尋新的抗生素...所以,到底這場人菌之間的百年戰爭,人類是否取得上風呢?


最近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篇論文,調查了204個國家與地區,估算了1990-2021之間總共84種細菌,結果發現:2021年,全世界有114萬人死於抗藥菌。


殺手第一號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約196,000例;殺手二號是鮑氏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殺手三號是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另外還有三種也造成超過100,000例的死亡,它們是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以及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令人擔憂的是,雖然在相同的時間區間裡,5歲以下兒童死於抗藥菌的比率下降了超過50%,但是70歲以上成人死於抗藥菌的比例卻增加了80%。在世界各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抗藥菌死亡率最高。


哪些抗生素失效得最快呢?研究團隊分析數據後發現,失效得最快的是碳青霉烯類 (Carbapenems)。在相同時間區間(1990-2021)裡,死於抗碳青霉烯類細菌(主要事鮑氏不動桿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的人數增加了89,200例;其次是甲氧西林 (Methicillin),增加了72,800例;然後是氟喹諾酮類 (Fluoroquinolones)與第三代頭孢菌素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多重耐藥結核病、碳青霉烯耐藥肺炎克雷伯菌與碳青霉烯耐藥鮑氏不動桿菌,死於這四種菌的人都增加了超過兩萬五千例。


研究團隊預測,如果狀況不改善,到2050年,每年死於抗藥性菌的人將達到191萬人!而另外還會有822萬人則會死於與抗藥性菌相關的疾病。


到底為什麼,抗藥性細菌會愈來愈多呢?


研究團隊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過度和不當使用抗生素是主因。不必要使用抗生素時使用抗生素,或是不遵醫囑完成整個療程,這些都會造成抗藥性細菌愈來愈多。另外,醫療環境中的感染控制不足,也助長了抗藥菌株的出現。第三,農業與畜牧業為了預防動物生病,在飼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這也增加了細菌變身為抗藥菌的機會。除此之外,國際旅行與貿易,也助長了抗藥菌的傳播。


更糟糕的是,因為新藥開發的成本愈來愈高,造成製藥公司對開發新抗生素的投資意願不高,造成子彈越來越少。

而首當其衝的是老年人。老年人因為免疫功能下降、罹患慢性病、疫苗效力降低等原因,造成他們更容易生病,於是就更常跑醫院,但是醫院本來就是各種病菌的大本營,常跑醫院使得感染風險進一步提高,於是就不得不用藥,但是老人對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又比一般人高,於是進一步促成抗藥菌的發展,風險就更高了。當然,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來說,抗藥性菌增加,他們的處境也越危險。


研究團隊呼籲,我們需要改善醫療系統、積極地預防感染,另外還需要政府投資協助開發新藥,另外,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往往會因為醫師經驗不足造成診斷延誤,因此也需要加強培訓偏遠地區的醫師以及投資微生物實驗室,以改善監測與診斷。


想到三十多年前在醫院實習時,就常常看到抗藥菌出現在常規的微生物學檢驗裡,但是那時候還沒聽過「超級細菌」!但是,超級細菌現在已經不是新聞,甚至已經有不少人投入噬菌體療法了...希望大家能繼續努力,不要真的讓「魔法子彈」變盛水槍,到時候只怕一個小小的傷口,都可能會造成全身性感染而死呢!


參考文獻:


GBD 2021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2024).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with forecasts to 2050. The Lancet, 403(2330), 289-318.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1867-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