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閱讀時間 ‧ 約 17 分鐘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什麼不同?原來不是同一個宗教?

對,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是不同宗教。
並非同一宗教中的不同派別,而根本是不同宗教。

你可以說台灣大部分原住民族都源於南島語族,但若聲稱阿美族和布農族是同一個原住民族,甚至亂入他們的傳統祭典、亂穿他們的傳統服飾,就是一件超失禮的事。

同理,對著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人說「你們是同一個宗教/教會」,甚至錯誤聲稱天主教是基督(新)教的其中一個分支,也是超失禮的事情。因為我們真的不是同一個教會喔!

很多人以為天主教是基督教的其中一個派別,其實這跟名稱大有關係。在國中歷史課本中,大家都知道這兩個宗教被以「舊教」、「新教」區分;在各國統計宗教人口時,也會將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人口分開計算。

基督宗教、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名詞定義

  • 基督宗教(Christianity):所有以耶穌基督為信仰中心的宗教之概稱,包含許多不同宗教。
  • 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公教會,或稱羅馬公教會;中文為與其他宗教區分,稱為天主教會。Catholic為「大公」之意。
  • 基督(新)教(Protestant Church):16世紀反對公教會,由公教會離開的改革宗、抗議宗及其衍伸出去的各宗派之統稱,或稱為「誓反教」。Protestant為「抗議者」之意。

「誓反教」名稱由來

德國本來因路德教派掌權而全面禁止天主教會舉行彌撒聖祭,但1529年的第二次神聖羅馬帝國會議,當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在會議上推翻1526年第一次會議之決定,重申天主教為帝國唯一認可宗教信仰,宣布恢復天主教會舉行彌撒之自由。當時離開天主教會,改信奉路德教派的王侯和信眾誓死反對,自稱「誓反教徒」。

© Bildarchiv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 Hermann Buresch 原件:達姆施塔特、黑森州立博物館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什麼不同?先看「宗教的定義」

要討論是不是同一個宗教,首先要確認「宗教」本身的定義是什麼。可惜的是,中文的「宗教」一詞本身原本是佛教用語,和西方在談信仰的「Religion」一詞意思其實是有落差的。細節不討論,有興趣的話歡迎下載閱讀以下這篇期刊:

宗教定義之研究〉,刊於《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 7卷1期 (2017/03) Pp. 17-24

十七世紀哲學家萊布尼茲(aka微積分的發明人)對宗教的看法

在猶太教、基督信仰和伊斯蘭教經典中所描述的God觀念裡,在印度教的婆羅門Atman觀念裡,在大乘佛教的達摩觀念裡,以及在道教的『道』這一觀念裡,可以找到怎樣的共同元素?

萊布尼茲認爲,每個宗教傳統都認爲某些事物是神聖的,而所有已知的宗教傳統在對所謂「神聖」的理解上都有共通之處。因此他用以下這些共同的要素來為宗教信仰制定一個精確的定義:

  1. 對某種神聖事物的信仰
  2. 關於如何與神聖事物保持適當關係的信仰
  3. 其中某種事物被認爲是神聖的,前提是它被認爲是無條件地不依賴他物

天主教神學辭典中的宗教定義

宗教religion此概念在一般的理解中指人類與神明之間的交往領域。在近代的科學萬能主義及極端理性主義思想中。有人覺得宗教的概念非常抽象,很難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得到證實。

  1. 宗教一詞,源自拉丁文religio,與這個字有關的動詞有三種:relegere,religare,re-eligere。它們都有助於讀者對宗教的了解。由於relegere意即「不斷地轉向」,或「小心地觀察」,所注意的對象必定是值得、甚至要求人注意的。
  2. 在今日,宗教研究的困難在於:一方面,既需要一個普遍有效的宗教定義;另一方面,即使把這個概念釐定得十分普遍(如宗教就是對超越力量的信仰) ,比較宗教仍然感到這種定義不夠適切(例如佛道二教便沒有涉及在這世界流程中的超越力量) 。

PS.看完傻眼......原來這就是GOOGLE不到標準答案,只看到一堆論文在討論這個的原因,目前「宗教」沒有統一定義( ˘•ω•˘ )

天主教神學辭典中的神哲學反省

  • 在西方,自柏拉圖(Plato, 427-347)以來,「神聖」代表宗教所稱的實有,它不僅是理論上的興趣、美感上的同情或倫理上的聖潔;這三者原屬於理智、感覺、與意志的範圍。
  • 神聖對人的整個要求,馬賽爾(G. Marcel, 1889-1973)稱之為「完全投入」 (total engagement) ,就是教父和經院時代宗教哲學研究的對象。
  • 教父們理解,宗教的思想先於哲學文字;他們也知道宗教信仰並非思想的產物,相反,它對人說話,呼喚人,影響人,給人責任。他們知道哲學與信仰屬於不同領域,但也知道其關聯,這關聯是在「道」Logos之中。意義、道,就是真理,當人的行為受決於道,聖言的種子(logos spermatikos)便已發揮作用,這就是宗教的開始。但是,幾時人離開道而依賴邪魔時,他便從哲學家的「自然」宗教掉下來,掉進偶像崇拜的深淵中,而他再也看不見哲學中所包含的宗教的維度了。
教父(Padri della Chiesa,特別指初期教會至第八世紀的教會作家,寫的作品在教會內具有教導權威,內容大多是探討聖經和信仰教義)
  • 到了士林哲學時期,聖多瑪斯(Thomas Aquinas,約1225-1274)接受了教父們對世界理性結構的正面看法。對他而言,宗教具體地表現出人對天主的終向。凡追尋世界根源、終向及目標的人,都會把這個目標與神的名字相連起來,如此他們可算是宗教的人。人的「自然」理智,雖然不會認出天主的本質,卻可以認出天主行動的效果,也因此可以類比地談論天主。

延伸閱讀:〈宗教〉,《神學辭典》

天主教和基督教差異一覽表

不知道是沒話題還是怎麼樣,95%的非天主教徒聽到眼前的人是天主教徒都會問一句:「所以天主教跟基督教有什麼不一樣?」大約3%的人會追加:「我知道啦,你們是拜聖母的齁?」在被問了差不多7個七七四十九遍之後,我終於被問到煩死了,找了對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都頗有研究的朋友來一起列出這個差異一覽表,以後就貼這篇文章的網址。

(如果這網址是我給你的,就代表我已經被問過幾百次煩死了,麻煩您先自己看一下,有問題我們再討論,感恩戴德~ヾ(◎´・ω・`)ノ)

關於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是不同教會,天主教會歷來教導

教會是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

教理§811-812

這是基督的唯一教會,就是我們在信經中所承認的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四個彼此緊密相連的特徵,顯示出教會及其使命的主要面貌。它們並非由教會自己加上去的,而是基督透過聖神,使祂的教會成為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而且也是基督召喚她去實現這些特徵。
只有藉著信德才能承認,教會是從它的神聖根源取得這些特徵。不過,它們在歷史上的表現,卻是清楚地向人類理智所說明的記號。
梵一大公會議說:「教會藉著她卓越的聖德......藉著她至公的一體性和屹立不搖的穩定性,本身已是一個偉大與永久的可信理由,也是她神聖使命的一個無可反駁的證據。

教理§816

基督的唯一教會......就是我們的救主在復活後,委託伯多祿放牧,由他和其他宗徒負責傳揚和管理的教會......這個在此世建立及組織地有如社團的教會,就是天主教會,由伯多祿的繼承者及與他共融的主教們管理」
梵二大公會議的大公主義法令解釋道:「基督的公教會是救恩的總匯,唯有藉此教會能獲得圓滿的得救方法。事實上,我們相信主把新約的一切恩惠,都託付給伯多祿為首的宗徒團體,為建立基督在世的唯一身體;凡以某種形式屬於天主子民的人,都該全面地加入這身體。」

教宗碧岳九世(Pius IX)於1864年頒布通諭《多麼大的操心》(Quanta cura),論自然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問題及教會的獨立性。(要是他現在還活著大概每天要狂吞降血壓藥?)

通諭(Litterae encyclicae):教宗對普世教會發出的信,目的是就當代信仰生活上的重要議題,對全體天主子民發出呼籲及指導。重要性和權威度是5顆星☆☆☆☆☆等級~

同場加映:教宗碧岳九世的《多麼大的操心》通諭§2888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歷史

  • 天主教(Catholic Church):耶穌創立至今,由首位宗徒伯多祿(首位教宗)和其他宗徒的繼承人擔任管理職,目前的教宗方濟各是第266任教宗。
  • 東方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y):5-11世紀之間,教會內對一些問題,尤其對尼西亞信經的希臘文和拉丁文翻譯問題,一直有爭議;1054年,宗主教跟羅馬教宗吵一架之後互相絕罰對方(宣布把對方逐出教會,差不多是切八段的意思),正式從教會獨立出去。
  • 基督(新)教(Protestant Church):16世紀反對公教會而離開教會,後來衍伸出不同的教派。
  • 基督宗教普遍不承認的宗教:也有一些宗教聲稱也是信耶穌的,但教義內容差距太大,連基督(新)教的普遍教派都覺得他們已經是自成新的宗教,不屬於基督(新)教。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神職人員與非神職

2024年柯文哲被收押期間,民眾黨幫黨主席辦了祈福大會,說找了「天主教非正式牧師」跟道士一起禱告、祈福集氣,外加吃豬腳去霉運。新聞一出來,網友紛紛開始討論「天主教非正式牧師」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沒有這種職位啦~~~至於那個戴草帽的美女牧師,很顯然不是天主教的......

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和平信徒

1. 聖職人員(神職人員)

經由聖秩聖事領受耶穌基督分享的神權,用以服務教會的信友,目的是協助將人們引導到通往天國的道路,即認識大牧羊人─耶穌基督。依聖秩聖事授予的不同職份與神權,分為:執事、司鐸(神父)、主教。領受聖秩聖事時,會做出基本承諾,即:服從主教、為教會祈禱(唸日課)、簡樸生活。羅馬天主教會的神父於成為執事時需要承諾獨身生活,所有聖職人員皆為獨身男性。

  • 執事
    尚未領受公務司祭職,但有責任在主教的領導下協助聖言服務、禮儀服務、牧職管理以及慈善事務。
  • 司鐸
    由主教指派負責堂區或指定工作,共同承擔地方教會的責任。有領受公務司祭職,可代表教會施行:聖洗、感恩、和好、傅油聖事與見證婚姻聖事。
  • 主教
    在伯多祿繼承人(教宗)的領導下,作為宗徒繼承人和世界主教團成員,分擔宗徒職責和教會的使命。有領受公務司祭職,可代表教會施行:聖洗、感恩、堅振、和好、傅油、聖秩聖事與見證婚姻聖事。
  • 教宗
    是羅馬主教,普世天主教會的領袖。羅馬主教是耶穌門徒聖伯多祿的繼承人的角色,在這個「磐石」的基礎上,建立教會。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

來看個天主教會祝聖新神父的「聖秩聖事」影片~

2. 平信徒

僅由入門聖事中領受普通司祭職的信友,包含修士、修女及一般教友。使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活出基督徒的精神,努力成為更接近天主的福傳者,將喜樂與平安帶到世界上。

  • 修士
    可選擇加入修會團體(奉獻生活)或是教區培育的修院。除了以擔任神職人員為目標的修士之外,另有終身不做神父、專事修道或服務的終身修士。在過程中,學習哲學、神學、人格培育,不同修會的培育過程、內容及靈修方式也會有所差異。
  • 修女
    隸屬於不同修會團體或地方教區。成為修女需經發願,表示自己願在世度奉獻生活,在修會宗旨及團體生活中以祈禱、愛德服務,履行福傳使命。
  • 一般信友(教友、平信徒)
    凡經入門聖事成為天主教信友的人,皆為教友。此處特別指涉沒有成為聖職人員,也沒有加入修道團體的教友們。教友的使命特別在自己的生活、家庭中活出基督徒的見證,以父母、夫妻、朋友、同事等近人的角度去關心社會的需要,並將耶穌的福音傳遞給身邊的人們。
補充:奉獻生活者是在聖神的感動下,自由地接受獻身生活聖召的男、女成年天主教信徒,宣發貧窮、貞潔、服從三願,捨棄世俗生活方式,加入屬教會管轄的修道團體(男女修會)共同生活,把自己奉獻於天主,為天國服務。

來個修女日常影片開開眼界

基督(新)教的神職人員和信眾

自馬丁路德離開教會後,路德與其他離開教會的基督(新)教提出「信徒皆為祭司」概念,認為信徒可以因「信」,直接從上帝獲取救恩,而無需假手於聖職人員為中介。也在這個概念下,基督(新)教普遍認為不需要聖事/聖禮,信徒透過自身禱告與群體聚會、讀經,即可獲得上帝的恩典。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許多基督(新)教的派別認為,擔任祭司職的人不一定要是牧師,一般信眾也可以施行聖禮和祝福。不過因為基督(新)教的派別實在太多了,所以每個派別的說法又不一樣,但大部分派別的牧師、長老、傳道,都是結婚的、沒有獨身制,不限性別,也沒有明確角色階層之分。

以下參考香港神學院的介紹(不過天主教那塊介紹看看就好,不是那麼正確):

  • 長老教派的長老通過教會按立,不過通常並非全職事奉者,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在部分教會中,長老地位十分崇高,往往是教會的帶領與決策者,而牧師則為領教會薪水服事上帝與教會的工作人員。
  • 牧師主要負責牧養群羊、安排同工工作、打理/執行教會行政工作。大多數福音信仰教會的牧師都是先當上一個傳道人,經過5-10年的牧養,在教會信眾確立他/她有恩賜、有責任心、有牧養的靈、有行政能力…..等等下,被按立為牧師。一當上牧師,就馬上可以施行聖禮,做一些傳道人不可以做的禮儀(但一個平信徒的長老卻可以做)。
  • 執事屬於信徒領袖,被選立出來負責教會的行政事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