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博士生筆記#002|我該讀博士班嗎?

最近可能因為來到「高年級」的階段,身邊越來越多人會不時向我問起「我該讀博士班嗎?」這類的問題。在幾回的聊天後,我大致上整理出幾個有想要念博士班的人,可以思考的問題,或許有助於自己梳理出答案。

為什麼想讀博士班?

首先,我覺得必須要思考自己「讀博士班的理由」。這個理由會決定蠻多後續的,包含到底要不要真的讀博士班,甚至要申請什麼樣的學校、找什麼樣的老師,都會跟這個問題息息相關。

三年前的我,剛從碩士畢業回到教學工作。那時還處在完成碩士論文的粉紅泡泡,再加上碩士那兩年的學習過程非常快樂、非常喜歡自己的老闆,因此,打定主意希望自己有機會的話,一定要繼續唸書。所以我的情形是沉浸在「我很喜歡唸書做研究寫論文喔」的想法中誕生繼續讀完博士班的念頭的,但真正推我一把的是當時的工作環境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規劃。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喜歡也希望堅持下去的工作,可能不適合做到退休年紀,因此希望透過進修讓自己有機會從事教育研究的工作。

我覺得如果想要篤定地走在這條路上,不太輕易想到休學或放棄,大概是我真的很喜歡閱讀、思考跟書寫(?),而因為真正喜歡做這些事情,所以即使過程很多痛苦,也沒真正想要放棄。再來就是,我清楚知道博士班的歷程就是我未來轉職的必備條件,就像大學時知道修教程就是為了去當想當的老師的門檻,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我也會願意按部就班把畢業門檻的勾勾一個個補齊。

誰適合讀博士班?

我覺得讀博士班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譬如說,當下的人生是不是穩定的狀態,因為如果要轉換為博士生,若當下也處於不穩定的生活狀態,例如:甫升職、移居、家庭狀態轉變等等,以上不同的情況,有時會讓人難以全心全意浸泡在博士生的生活中。再來,自己的生活環境中,有沒有合適的學校?我一開始曾考慮過要出國或在臺灣念博士班,後來先考上了臺灣的學校後,也曾一度打算要再申請看看國外的博士班,但當然因為各種情感上與客觀上的條件,讓我做出不同的決定。最後,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人和」,人和是指自己欲鑽研的領域有沒有適合的指導老師,這位老師的指導風格和自己有沒有辦法契合,如果這樣的教授人在國外,那自己有沒有條件申請到他任教的學校、願意被他收到門下指導。

講完外在條件後,還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內在條件。博士生很多的時間是在做研究,而不是修課、學習,也就是說獨立研究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十分重要。我會比喻讀碩士像是一次甜點體驗課程,碩士生的學習是拿到既有的食譜,按照上面的步驟、取適當的食材份量,基本上可以做出一個八九不離十的研究成果。但博士生比較像是到大廚經營的租借開放廚房,要能自己先找到想做什麼樣的菜,先自己研究不同版本的食譜、思考不同食譜可能的差異,然後再開創出新的、屬於自己的食譜與菜單,這整個過程中,指導教授會是諮詢的大廚角色,而不是手把手帶你按照食譜完成一道菜的人。如果沒有辦法享受這個孤獨的歷程,那可能就需要找到強而有力的支持團體,或者要慎重考慮這是不是你要的。

真的很想讀博士班的你。

博士班入學滿兩年,我覺得博士生活真的是非常孤獨的一條路。博士生不只要喜歡學習,還要喜歡做研究,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和指導教授,這些都會是促成自己堅持在研究路上的各種條件。當然,如果還是不太篤定,找個信任的博士生或者教授聊聊,或許能協助自己澄清當下的想法與堅定意志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