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Ball

derBall

5 位追蹤者
大學主修特殊教育,畢業後當了好幾年的小學特教老師,因為喜歡藝術和博物館,開始著迷於特殊兒童的藝術教育。留停進修後,發現自己很想成為消化知識與生產知識的人,遞出辭呈後,現在是個博士生,希望藉由書寫,分享更多特殊兒童藝術教育的知識。
2會員
4內容數
這裡是藝術教育博士生的閱讀與書寫分享,未來的幾個書寫關鍵字:#共融藝術 #融合藝術教育 #障礙藝術家
由新到舊
閱讀筆記#003|特教麥克菲:藝術課程與教師助理員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2024-06-14
8
閱讀筆記 #002|職前藝術教師對教導特殊需求兒童之信念教師的教學信念大大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師生關係與個人效能。教師信念(teacher's belief)是教師在專業情境中,持有的一套對於現象、人物與事件相關的概念。近年來,開始出現對於教師信念的研究趨勢。 Rihter與Potočnik的這一篇研究,聚焦於職前教師對於任教視覺藝術課程的教師信念,有
2024-06-09
4
博士生筆記 #1|近期使用的工具從碩士班進入到博士班,最大的轉變就是閱讀量大幅度地提升。因此,找到合適的閱讀、筆記工具,對於維持閱讀量以及書寫產出,是非常重要的。經過了近兩年的摸索和嘗試,過程中參考了不同閱讀或學習筆記界的KOL,也試用了各種組合,應該值得記錄下現在使用順手的工具們。
2024-06-02
3
閱讀筆記 #001|聆聽的空間:向藝術家與障礙藝術家借鑑「共融」、「融合」與「平權」大概是近年來熱門的幾個關鍵字。英國學者Alice Fox長期耕耘於共融藝術領域,讓心智障礙者能悠遊於藝術中。她更成立Rocket Art Studio,以工作室的形式,讓心智障礙者不僅是接觸藝術活動,更藉由空間的營造,讓障礙者能浸潤於藝術創作空間,成為一名「藝術家」。
2024-06-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