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筆記 #1|近期使用的工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從碩士班進入到博士班,最大的轉變就是閱讀量大幅度地提升。因此,找到合適的閱讀、筆記工具,對於維持閱讀量以及書寫產出,是非常重要的。經過了近兩年的摸索和嘗試,過程中參考了不同閱讀或學習筆記界的KOL,也試用了各種組合,應該值得記錄下現在使用順手的工具們。

電子書、紙本書?

我是個很喜歡紙本書的人,一方面也是很喜歡手寫,因此除了書籍外,閱讀期刊也會印出來用紙本閱讀。在碩士階段時,每個學期的閱讀資料都會整理成一本資料夾,方便隨時回去檢索。但是,到了博一後,閱讀量突增,每一週光是一門課的閱讀就是半本專書或好幾百頁的文獻,一學期修三門課的紙本突然變得很驚人。因此,博一開始把自己的閱讀逐漸轉換到電子書。

電子書的好處在於能隨時從雲端或者電子書平臺叫出來,關鍵字或劃記都能一目瞭然,相較於紙本閱讀,如果是很厚的專書,若要找到引用的原文,即使貼了密密麻麻的標籤,仍需費一番功伕。再者,電子書不受限書包的空間,在通勤的時候還可以隨時打開正在閱讀的小說(閒書)消磨時間。所以,電子書開始漸漸取代我的紙本閱讀,僅有自己讀完後因為裝幀或真的有什麼非得收藏某本書的理由,才會購入紙本書。

筆電、平板、閱讀器?

我是一個慣用筆電的人,基本上macbook是我書包內一定會出現的東西。不過,閱讀習慣從紙本轉換為電子閱讀後,發現自己花大量時間盯著螢幕,因此萌生了想要添購閱讀器的念頭。有陣子書包內是macbook加上薄型電子書的組合,後來因為課業和研究加重,比較少閱讀閒書的時間,而電子書匯入pdf檔做筆記還是有些限制,且處理速度不如平板電腦,所以電子書就留在家中,供睡前閱讀時使用,文獻的閱讀還是轉移到了平板電腦。

總之,現在就是靠平板電腦做手寫筆記、閱讀文獻,偶爾行程比較滿,不想要帶電腦時,就會只攜帶平板出門。但我除了手寫,還是會有大量時間會用到打字,所以平板是有添購鍵盤的。

筆記與書目管理軟體

筆記軟體我使用了Notion、Goodnotes與PDF Expert。主力筆記軟體是Notion,Notion強大的功能無須我贅述,我的生活、學習通通都是靠Notion在管理,包含行事曆、旅遊規劃、上課或者參加研討會的筆記等等。Goodnotes、PDF Expert兩者則是運用在ipad。Goodnotes讓我能把手寫筆記與Notion做連結,尤其我喜歡手寫,也喜歡自己畫文獻的結構圖,或者經常會有零碎的討論是需要隨手記下討論事項(類似之前我會寫在廢紙上的那種紀錄),這些時刻我會使用Goodnotes。此外,也會在Goodnotes匯入行事曆模板,做詳細的時間分配紀錄,管理自己的時間分配。PDF Expert則是用來閱讀各種文獻,雖然看到有些人會把PDF檔匯入Goodnotes閱讀,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放在PDF Expert中使用。PDF Expert可以連結Google Drive和One Drive,因此文獻丟上去後,可以不佔ipad的記憶體隨時閱讀。

書目管理系統雖然大家都推Endnote,但最後我使用了Zetero。書目管理系統的建置真的超級重要啊,有好的書目管理系統,能讓閱讀和書寫時間事半功倍。雖然我立志想當人肉APA生產器,但是不免還是會遇到一些期刊是要求用其他格式,這時候好的書目管理系統,就能讓自己完全不費力地就轉換好。而且,現在只要輸入doi或ISBN碼到Zetero,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帶入書籍或期刊的資訊,完全不用匯出匯入,或要手動Key一堆資料,真的很方便。


雖然比起很多學習筆記大神,我還是個鳥鳥的學習筆記初心者,但希望這紀錄對自己或未來踏入研究生涯的讀者能有一些些幫助了。

2會員
4內容數
這裡是藝術教育博士生的閱讀與書寫分享,未來的幾個書寫關鍵字:#共融藝術 #融合藝術教育 #障礙藝術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關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分配 郭昱晴力求資安人才培育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1)針對國科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以名額管控、資源分配、獎勵目的與領域分布等問題,督促國科會合理投注資源、培育國家科研人才。
Thumbnail
avatar
郭昱晴
2024-05-22
【招收博士生的3大標準:尋找意見獨立與技術自信的候選人】作為學術導師,我經常被問到, 我們希望招收怎樣的學生加入博士研究團隊。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因為選擇合適的博士生對於科研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不僅擁有堅實技術基礎, 而且能表達個人獨立思想的學生。 這類學生能夠在學術界發揮巨大影響力。 ▋標
avatar
王啟樺
2024-05-03
研究生README|博士生的時間管理博士生如何看待拖延?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經常拖延不是沒有原因的,要如何不拖延,博士在學期間我是如何克服拖延的方法。
Thumbnail
avatar
Yen Kuan
2024-05-02
德國博士生竟然可以上街罷工沒有想到人生第一次參加罷工,竟然會是在德國,而且還是以博士生的身分! Heute ist kein Arbeitstag - heute ist ein Streiktag!! 今天不是工作日,今天是罷工日!!
Thumbnail
avatar
高志耘
2023-11-22
博士生在學月領七萬?2023年三月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國家缺乏高等人才,提出博士生獎學金的建議,博一至博三可以達到月領七至十萬。昨天教育部提出修正法案,降為月領四萬,各大報都有討論。之後教育部回應表示,新的方案更有彈性、更有吸引力。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231031)。教育部:博士生獎學金新制 補助更有誘因
Thumbnail
avatar
誤入教育圈的阿頓
2023-11-01
不務正業的博士生回想在傳統觀念當中,我們常被父母要求必須要專注於一份穩定的正規工作,以獲得穩定的收入和相對地社會地位,像是老師、公務員,或者是其它類似的行業。然而,隨著物換星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不務正業」,紛紛追求與傳統職業迥異的路徑......
Thumbnail
avatar
我是運科竹
2023-06-21
【理工科碩博士生撰寫更上一層樓文獻回顧的3個關鍵策略】你會寫學術論文的文獻回顧嗎? 我由於是數學系的背景,再寫文獻回顧的時候,總是注意著理論方法面。 但這樣的文獻回顧,其實是很侷限的。 下面是,是讓碩博士生更有效地撰寫文獻回顧,突顯研究的價值3個策略: 策略1 - 明確表達研究的社會價值:在引用他人工作時,先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研究的動機,並突顯其對社會的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5-10
095 一個女博士生心中的盤算為了避免在婚後淪為「半個人」,有些女性會有意地蹉跎終身大事,因為她們知道,「男友」與「丈夫」雖然是同一個人,但卻會對妳有不同的看法與要求,當「女友」變成「妻子」後,他難免就會用傳統的「婚姻」框架來思考和要求妳
Thumbnail
avatar
王溢嘉
2021-06-09
博士生,不需要學會吞火球的實務經驗<p>在台灣,超商的小七員工除了點貨、結帳、做霜淇淋、托兒、泡咖啡、清潔,他們還要會其他各式各樣的特技。博士除了「會研究」,該不會要銷售、行銷、管理,吞火球、跳火圈啊?</p>
Thumbnail
avatar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