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城市建設,你沒有想到的點子,以高雄城市為例,第三篇 環保政策的四大創新提案

我是高雄人,如何讓高雄更好,大家都在想,我也希望貢獻一己。

 

我們不討論政黨,不評現行好壞,我也不是城市建設的專業背景。

 我只是就我自己想法,如何讓高雄更好,提出我的想法,創新思路,拋磚引玉。

 

這是第三篇,後續我會陸陸續續推出我的想法,若有好的,希望可以借鏡,或大家可以協助推動,不好的就當異想天開,博君一笑,並爭取一些思路擴散與發想。

 

今天第三集要講的是,環境政策

 

對於推動環保,通常都是環保局的事,工廠的事,什麼ESG永續發展、碳權,好像都跟個人無關,對個人而言,就是垃圾分類、節能減碳、省水省電等等…個人的環保政策並沒有很強的強迫性,一個城市的環保政策,好像看到很多,但是多是政府在做,企業在推動,個人盡點棉薄之力,有何加速有效的方法,以下是我的想法。

 

今天是第三集,推出4個想法,讓大家思考評論,每個政策簡單論述

 

一、方式:土地加蓋

土地加蓋的意思,就是不要有裸露的空地,揚起粉塵灰塵,這目的在於減少空氣的揚塵,降低落塵量,從而降低清掃頻率,加強市容美觀等效應,最重要的是降低PM2.5等汙染量,達成降低空污的成效。

執行方式為,盤點空置土地,包含未有任何建設的空置空地,或未有完整覆蓋的土地,請其執行草坪經營或是植樹造林,就是不能有任何裸露空地,而種植的農地則要因應種植行為規定因應措施。而成本導向於土地所有人,請其出這份維護的經費,不能是雜亂的灌木叢或是雜草叢生,因為要防範亂倒圾垃,掩埋廢棄物的影響,因此土地所有人要執行定期巡察,一定要有草坪養護,或是進一步植樹造林,還要美觀,有專人定期維護保養,範圍以能涵蓋包含所有裸露面,直到這片土地不是你的或是已開發出建築,這樣可以降低揚塵、美化市容、增加綠植面積及降低亂倒廢棄物空間。而費用則轉嫁到土地所有人身上,相對於土地價值 這部分維護費用並不算高,有點像屯房稅、包租公或是資產股概念。

 

二、方式:增加綠化

設定取消廣告分潤


高雄城市已經高度發展,但是天氣太熱,是否能有遮陽避雨的地方,在人行道,在紅綠燈口增加遮陽裝置,已經是很多人的請求,這樣不如增加綠化面積,增加公園,增加行道樹,來得效益更高。除增加遮陽,增加綠化,還能清淨空氣、降低溫度、固碳等。但是,能增加綠化的面積已經不多,那就是要刻意加強:

1.主要大型公園提升為森林公園,例如說:凹子底公園,一些面積達到一定的公園擴大面積或增加種植密度。

2.主要大型湖泊區域增加種植密度,例如說:鳳山水庫周邊大坪頂區域、澄清湖周邊區域等。

3.建立一座如紐約中央公園的大型公園,或效法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等於於城市中造出一個真正的大型森林公園,適合地點推薦為:南從梓官至北側茄萣區域,17號省道以西之範圍區域內魚塭區域,重新規劃為一座大型森林公園,配套未來要發展的工業區科技園區路廊政策。

4.在所有工業區周邊,建立大型樹木屏風或圍籬,等於是越近工業區,植生越茂密,有點類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一個工業區像個公園一樣。

 

三、城市推出城市級吸塵器、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等設施

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家用清淨設備,也有工廠級的大功率的防塵設備或空氣清淨技術,而乾旱國家則運用大範圍大面積除濕機原理進行造水工作,但很少聽說有城市級的空氣清淨措施。具體執行方式是針對工業區周邊設置大型空氣清淨機(這設備一樣納入NPL研究(詳第一篇)),納入整體工業區之空污清淨能量及污水處理能量,電費由工業區共同分攤,等同工業區公用電費,設備則由政府及工業區集資共出一半,而效益是減少民眾抗爭、增加員工身體健康,以及加入最新的碳權減碳量概念。若是這方式越來越成熟,可以推動到其他區域。另外大型除濕機可以設立在濕度較高區域,如人口較多區域,或設置於周邊可建立發電或接電的區域,變成造水及淨化出乾淨水來回饋成本,也可以補強旱季之用水。

 

四、倒垃圾方式改變,實現真正垃圾減量

目前倒圾垃方式,是等垃圾車直接丟,或是放置於圾垃子母車由環保公司載走,但目前環保政策加強,常要破袋稽查,不然不讓進焚化廠,而民眾垃圾分類不落實,很多可以回收物品還是放入垃圾袋,無法根絕,有些民眾因為工作時間無法配合垃圾車,常造成垃圾堆積如山,要把垃圾帶到公司或是特意花時間等倒垃圾。

若是作法改成,倒垃圾不再有垃圾車及子母車,而是配合該里區的資源回收場,成為固定倒垃圾地點,但並非倒垃圾,而是一定要倒種種分類的資源回收物,隨該回收場配置垃圾破袋及回收種類稽查員,針對每一個要回收丟棄的物品進行檢查,檢查完再丟,每種可回收物品皆要有專屬分類回收,廚餘、紙類、玻璃、金屬、保特瓶等、其他小電器、家電、傢俱則另規畫專屬回收方式及地點,最後無法分類的東西才成為垃圾,集中丟棄於資源回收廠的倒垃圾專區,同樣以子母車裝載,丟之前輔以破袋開袋檢查,若不符合則分類後再丟,對不想分類的人要同步推出可以購買垃圾專用袋,交給資源回收場分類回收丟棄,等於使用者付費。這樣的方式,變成民眾要先把垃圾減量並分類到極致,然後再自己親自送到回收場丟棄或回收,或許有回收的錢可拿,或是要付分類處理的錢,每天都要跑,自己會願意增加回收資源以爭取拿到回收價,而破袋稽查員要負責教導分類方式。落實百分百的分類減量回收。好處有隨時可去,不限於固定時段,解決上班族無法配合垃圾車時間問題。而垃圾車則變成定點定時專門運送,不再沿路收集,耗費心力、成效不佳、還要跟民眾相罵。而民眾變成垃圾減量後,今天去丟金屬、明天去丟紙類,後天去丟瓶子,滿了再丟、有空再丟,隨時可丟,針對資源回收場,雖然多了收垃圾業務,但會增加其他物品的回收量,以及曝光度或是政府補助等。

設定取消廣告分潤


 

以上四個政策,就是改變與加強環保政策,讓政策分散與責成更多人要共盡責任,希望提供一些想法,讓城市更進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