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微根孢黴與它的小伙伴

微根孢黴(Rhizopus microsporus)是玉米、向日葵與水稻的病原菌。不過,它也可以幫忙人類製造天貝(tempeh)。


有趣的是,有些微根孢黴體內有一隻內共生菌,稱為Mycetohabitans rhizoxinica。在含有內共生菌的微根孢黴中,有些如果沒有內共生菌,連孢子都無法形成;也有些研究發現,這個內共生菌可以讓微根孢黴提升致病性,讓水稻罹患幼苗枯萎病。


由於有些微根孢黴有內共生菌、有些沒有,這就讓科學家感到非常好奇。畢竟,「內共生」(endosymbiosis)對生物的演化很重要。許多研究發現都認為,粒線體(mitochondria)與葉綠體(chloroplast)都是內共生的產物。


是否能夠使用微根孢黴與它的小伙伴來觀察內共生如何形成呢?


研究團隊使用流體力學顯微鏡(FluidFM),將細菌注入微根孢黴中,來觀察內共生如何發生。


首先,他們把大腸桿菌(E. coli)注入微根孢黴中,結果真菌很快就形成隔膜來阻隔細菌。這意味著,微根孢黴並不是「人人都好」,無選擇性的接受任何細菌。


接著,他們把微根孢黴的小伙伴注入。結果,小伙伴可以成功地在微根孢黴體內繁殖與擴散,有些微根孢黴的孢子也被小伙伴成功地感染了,把小伙伴帶到下一代去。但是,這樣的關係並不穩定,很快地小伙伴就不見了。


為了要觀察內共生關係如何建立,研究團隊在小伙伴被注入到微根孢黴後大約一週收集孢子。然後,他們使用FACS技術分析和分離含有小伙伴(他們先在小伙伴體內放了綠色螢光蛋白的標記以方便追蹤)的孢子。這個階段,他們會記錄到底有多少孢子帶有小伙伴。


接著,他們把這些帶有小伙伴的孢子分十組拿去培養,並計算孢子發芽成功率。然後,他們把帶有小伙伴的孢子比率乘上孢子發芽成功率,得到「適應度指數」。


這樣一次次地重複,每一輪都計算「適應度指數」。到第七輪,他們只保留表現最好的三組分開培養,後面的七組合併一起培養。


結果發現,透過人工挑選培養10輪以後的微根孢黴,即使接下來不進行任何人工挑選,後代孢子中含有小伙伴的比例雖然逐漸降低,但是到第四輪仍然在繁殖閾值(十萬分之一)以上;相對於沒有進行人工挑選培養的微根孢黴,在第一輪含有小伙伴的孢子就掉到繁殖閾值以下了。


所以,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內共生關係要建立,必得有一些選擇壓力。那麼,在自然界微根孢黴又是怎麼與它的小伙伴墜入愛河呢?


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因為小伙伴會合成抗真菌毒素(Rhizoxin)。因為在自然環境中的觀察發現,抗真菌毒素可以幫助微根孢黴不受到阿米巴原蟲與線蟲的攻擊;另外,抗真菌毒素還能幫忙微根孢黴提高對水稻的致病力,造成水稻幼苗枯萎病,這樣也可以讓微根孢黴的生活品質改善(吃的東西變多了)。


另外,雖然機制尚未明瞭,但有些微根孢黴一旦失去了它的小伙伴,連孢子都無法形成!在這樣的狀況下,當然更不可能單飛囉!


所以,藉由研究微根孢黴與它的小伙伴,我們體悟到:相愛(建立內共生關係)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要有外界的試煉(選擇壓力)讓它們對對方越來越依賴,到最後就是高唱「至少還有你」囉!


參考文獻:


Giger, G.H., Ernst, C., Richter, I. et al. Inducing novel endosymbioses by implanting bacteria in fungi.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010-x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