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試讀心得] 《有罪推定》 by 黃致豪|寶瓶,2024

raw-image

■ 書名|有罪推定

■ 作者|黃致豪 

■ 出版|寶瓶文化(2024/09)

■ 連結|(電)讀墨電子書(紙)讀冊生活





■ 內容簡介


──「為什麼殺人?」──

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當生命混沌失序,司法的天平,如何堅守平衡?


毫無動機的犯罪並不存在。
誰也想不到哪時、哪刻,哪一個環扣鬆脫,崩潰的靈魂,就此失速墜落。
要令一個理性之人墮入瘋狂深淵,或許只需要那麼惡劣的一天……

六名被告,六樁證據確鑿、不容置疑的犯行。
身處千夫所指的究責風暴之中,
一位辯護人卻為何執著於叩響那無人知曉,卻也無人聞問的罪後真相……?


● 無暴力史、無精神障礙、素行良好的青年,犯下三死十八傷的隨機殺人案。

● 一句「生不如死」震碎女人的世界,吞滅了一切過往,包括罪行。

● 爸爸被控凌虐、姦殺媽媽,十多歲的小兄妹卻落淚求情:「我爸爸不是壞人……」


專精司法心理學、不按常理行事的刑事辯護人黃粱穿梭案件之間,面對暗潮洶湧的犀利法庭攻防,進行抽絲剝繭的辯證追索,無盡叩問著:這一切為什麼發生?

黃致豪首部小說創作,直探人性本質,揭露罪與罰的背後,原來並非斷然二分──那是讓所有悲傷的靈魂,都值得被認真地凝視一回的世界。



閱:試讀


故事中的六樁案件,六名被告的確犯下罪行,不容質疑。但在案情與犯行背後是否另有隱情呢?

 

第一則故事的案件很難不讓人想到當年的捷運隨機殺人案,故事中的律師黃粱,即使背負許多罵聲,仍想從被告口中釐清犯案動機或更了解他這個人的本質。只不過這則故事與現實相仿,黃粱能問出的有限,一切似乎隨著被告被宣判槍決並執行就落幕了。

 

而其他幾件案件的被告,則有較清楚關於被告本人的描述,透過證人或親屬的敘述,也讓我們更了解關於被告以及釐清動機或心態。犯下罪行已是事實,但透過其他人的說法,也能了解並非每個犯罪者都是十惡不赦,每個犯行的背後都有動機,釐清來龍去脈也相當重要。而故事中也有被告在行動當下已失去正常判斷力,犯案者的精神狀態也是審判案件的重要依據。

 

儘管理性知道不可憑一面之詞就入人於罪,但受到報章雜誌影響,很難持客觀態度平靜看到最後。許多新聞寫得聳動,或是放大犯罪者的犯行,誇大描述,人很容易被影響只注意到犯行殘酷或結果,也不會想了解被告的想法或促成被告犯案的關鍵原因為何。

 

去年很紅的電視劇及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觀眾與讀者身處上帝視角,能知道兇手殺人的原因以及他長期處於被虐待的不正常狀態,因此能比較客觀看待主角對於案件的分析及抽絲剝繭,較不會被情緒影響執著馬上要判兇手死刑。而在現實中,我們很難保持這樣的理性與客觀。

 

不論案件背後有怎樣的來龍去脈,犯下罪行確是事實不容辯駁,仍得依據法律規定來審判量刑。但每樁案件背後的故事,或許類似的案件背後有什麼共通點,例如家暴、霸凌……等等。可能很難做到完全遏阻或預防,但或許多了解一些,能在環節失控之前先介入,有可能阻止後續的悲劇發生。

 

除了每個被告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律師黃粱以前遭受霸凌,似乎也影響他很深,不曉得之後會不會有關於律師的故事。


※ 本文為試讀心得,謝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