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有許多景點,繼上次介紹松山文創園區中的秘境「不只是圖書館」。這次介紹一處隱身於台北一隅 ,雖處城市中卻遠離塵囂以「藝居共生」的獨特存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一處被城市文明所遺忘的秘境,隱匿在熙來攘往的公館鬧區旁,來自四面八方人口聚集的自力造屋,寶藏巖的華麗新生成為今日國際藝術村,就讓我們走進藝術村探訪這處秘境….
走進「寶藏巖國際藝術」探訪這處秘境
穿越繁華的街道,走進汀州路3段230巷, 眼前只見一停車場,直行停車場左側小路到底,繞過山巖缺口後右轉,映入眼簾的是和前幾秒所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前一秒的城市喧囂和下一秒的與世隔絕,形成喧囂與靜謐的強烈對比。背山面水的半封閉地勢,隔絕了的世俗喧嘩,而放眼眺望前方,遠處盡是車水馬龍的閃爍光點。此處正是一個被都市文明所遺忘的聚落——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沿途牆上有彩繪到寶藏巖的路徑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又稱:寶藏巖聚落),其主要是從古蹟「寶藏巖寺」附近延伸出的歷史聚落,此聚落是由60及70年代自力造屋所形成,房屋依當地山勢地形而建,沿着山坡錯落鋪展,蜿蜒小徑穿梭其中且階梯隨著緩坡起落,如迷宮般複雜,宛若一座山城。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村內地圖MAP
自力造屋是在寶藏巖聚落常見的方式
蜿蜒小徑穿梭其中
似隧道的奇特建築
傍晚點燈後的山城是另一番風貌
漫步在如迷宮般的聚落
「三角窗服務棧」位於藝術村入口處,每週六日於14:00 與 16:00 有導覽,每當有集章活動時此必為一蓋章處。
三角窗服務棧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規劃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年會所」等計畫,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聚落生態,以「藝居共生」(藝術家與居民共構)的方式活化並更完善的保存寶藏巖歷史,以「共生」為名, 讓在地居民、駐村藝術家,及青年旅社租客間的共同生活,逐漸消融彼此界線。藉由計畫吸引各種不同類型的人來此體驗生活,串起各群體彼此交流,創造聚落豐富而多元的樣態。
看板上的標示,可看到門號是展演空間或藝術家當下的展覽
聚落。共生
「寶藏家園」 在寶藏家園,可以看到居住了一輩子的居民,他們是聚落的主人。寶藏巖的建築都是從舊時代延續下來,保存昔日生活的面貌。這裏居民組成多樣性,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背景,在這片土地共同建立了一個充滿回憶和情感的聚落,這裡是心中認定的一生歸宿。居民房屋前面有設立「姓氏」告示牌(用顯眼的紅色標註),如:「徐」、「劉」、「謝」等等,在標示下備註每家居民的故事,用這樣不打擾居民的方式來了解居民故事,讓遊客更貼近在地居民。
告示牌上寫着這家徐伯伯的故事
住家與藝術家工作室交錯,住家要避免誤入
「駐村計畫」 「駐村計畫」模式分為「藝術家駐村」與「微型聚落」,以設立多間藝術家工作室,公開徵選各類型的創意工作者,提供進駐三至六個月之住宿及工作,做為海內外駐村藝術家工作及生活的空間,搭起了聚落居民及藝術家之間的媒合平臺。此外,也規劃了兩個排練室、多個室內場地及不同尺度的戶外廣場錯落於聚落之中,以提供各式多元展演空間。
「半樓廣場」 如其名為只有半樓
位於「半樓廣場」上的展覽
有展覽時 看版上寫“開放中”
無展覽時 看版上寫“未開放”
「十字廣場」藝術創作
「十字廣場」上的壁畫
A.「藝術家駐村」至多三個月,每年春季,藝術村會開放招募,向全世界的藝術家徵集來此駐村,進行藝術創作和交流。藝術家住在藝術村中,享受此特殊的藝術氛圍,與在地居民互動,體驗台灣文化和歷史。
從窗外一窺國外藝術家工作室
戶外展演空間,藝術創作
B.「微型群聚」以提供台灣各類型藝術工作者長期工作室的方式,藉此創造文化創意工作者群聚效應及交流平台。
微型群聚 藝術家-多麼工作室
「駐村計畫」串起全球藝術進駐,透過提供創作、生活空間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建立跨國界網絡,吸引各領域、跨社群之間,彼此互動交流,開啟全新視野。
透過「駐村計畫」將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做為精彩的藝術活動,場域規劃一樓空間為可參訪的展演空間,二樓以上則供藝術家創作與居住的空間,亦備有創作所需的舞蹈室、鋼琴室、暗房及木工坊等設備房,提供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者使用與交流。
藝文展演
位於頂樓的藝術家工作室
「青年會所」 設有7間房的「青年會所」則是用來舉辦各種活動,如音樂會、展覽、講座與住宿等等。「青年會所」為聚落的路徑,藉由自然及人居場所精神的結合和世界展開對話。
閣樓青年會所
在「寶村柑仔店」找回兒時回憶,柑仔店不僅增添聚落早期風貌,讓遊客了解三、四十年前生活樣貌,店裏販賣一些早期社會常見的零食、玩物。柑仔店前面的一片空地,讓居民認養土地種植蔬菜,如非居民也可支付租金認養土地種菜。
寶村柑仔店
柑仔店前面的空地,可認養土地種植蔬菜
位於柑仔店旁的「寶窩」為簡介寶藏巖共生聚落生態,並有行動環境微型展,讓遊客更了解寶藏巖。
「寶窩」
每年3~5月為「寶藏巖光節藝術展」,藝術團隊至寶藏巖聚落展覽,用雷射光搭建的電影場景,而居民也在菜園創作。此時可見到專業藝術及獨特「俗民文化」的展現,多元的創新樣貌,讓藝術與聚落更加緊密,使遊客能看見不一樣的寶藏巖聚落。
2024寶藏巖光節藝術展「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藝術展 藝術家創作
2024寶藏巖光節藝術展 居民創作
不少電影的拍攝場景及許多音樂錄影帶,都曾在此取景拍攝。2006年《紐約時報》報導「寶藏巖聚落」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台北101並列。此外,國際旅遊節目《寂寞星球》也曾派員採訪此地。
電影“麵引子”取景拍攝地點
聚落特殊的地景建築為很好的取景地點
寶藏巖聚落的美食餐廳有尖蚪與秋紅肚房,逛完寶藏巖聚落後也可到附近景點「公館商圈」、「台大校園」、「自來水博物館」走走。亦可沿著河岸、騎著單車從新店一路到淡水河,享受迎風騎乘樂趣,欣賞河景風光。
寶藏巖聚落的美食餐廳 「尖蚪」
寶藏巖聚落的美食餐廳「秋紅肚房」
經由穿越蜿蜒小徑與街道來到寶藏巖聚落,猶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到一處城市裏的桃花源,即使離鬧市很近但卻遠離喧囂。寶藏巖聚落集居住、文化、藝術和旅遊於一身,若讀者有機會來到寶藏巖聚落也能去深入逛逛,與藝術家、居民聊聊,感受藝術的生命力與居民的人情味,認識這個美麗聚落。
一處城市裏的桃花源
美麗聚落-寶藏巖
【如何前往】 ☞大眾運輸 捷運:公館站1號出口,走路約10分鐘,即可抵達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開放時間:11:00–22:00 (周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