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和平分手了嗎?

我們真的和平分手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當我聽到他人說我們「和平分手」了,我總會充滿好奇⋯⋯對人們來說,怎麼樣算和平分手呢?


是不是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沒有劈腿背叛、沒有上社會新聞,還能維持成年人的禮儀,見面或網路上可以禮貌互動,形式上就算和平分手了呢?


但是曾經付出了感情、時間,想將自己一切的美好都給對方,當關係斷裂所帶來的傷痛,心裡應該很難感到和平吧。


為什麼人們會強調「我們是和平分手」呢?


Photo by Michele Scala on Unsplash

Photo by Michele Scala on Unsplash



埋藏在海平面下分手的理由


我試想就字面上的意思,和平分手傳遞出經過縝密思考、協談後,雙方達成共識的理性決定。如果是想避免他人過問太多細節,不啻為一個好說法。但如果試圖透過「和平分手」淡化關係中的衝突,用一些常見的歸因來為這段感情作結,像是「價值觀不合」、「個性差異」、「看不到未來」等等,放棄藉由這段關係成長的機會,將會相當可惜。


親密關係免不了有現實上理性的考量,然而更多時候是感情在運作。「價值觀不合」、「個性差異」、「看不到未來」這些表層歸因就像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真正導致一段關係結束的因子卻是埋藏在海平面下所累積的龐大冰山本體。埋藏在這些表面歸因之下,往往是安全感或親密感斷裂、內在創傷引發防禦機制等原因引發的溝通問題,不健康的互動模式不斷重演,一次次的誤會與傷害讓傷口慢慢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最後只能忍痛斬斷關係。


在歲月靜好時,我們很難自我覺察及成長。分手,是最好自我成長的機會,讓我們從傷痛中長出力量。面對關係結束,如果只是簡單歸因、封存回憶,就像拿一塊紗布蓋住傷口,假裝看不見,傷口可能沒癒合就帶到了下一段關係;或是看似表皮癒合,卻成了陳年舊傷,未來的陰雨天都隱隱作痛著。


這些未處理的傷痛、未意識到的親密關係障礙,可能導致我們在下一段關係中重複一樣的循環;或是為了刻意避免重蹈覆徹,在下一段關係中挑選完全不同類型的對象,內在創傷仍會觸發新的問題,最後發現自己始終難以跳脫分手的輪迴。


分手,因為我們一再錯過


在許多分手故事中,通常能追溯到兩人交往時期的各種錯過——「我實際想傳達的意思」「對方接收到的意思」大相逕庭。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都渴望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價值感。然而過去因著原生家庭、成長歷程,或是過往的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創傷,不知不覺讓我們形塑出錯誤的信念,建構出內心的防禦機制,在親密關係中像膝跳反應般的自動化反應,連自己都沒意識到。


常見的狀況像是不敢直接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與感受,我們會用表層情緒包裹著內在深層情緒,內心明明是想要與對方更親近,卻以負面批評的方式苛責對方,對方接收到表層憤怒的情緒後,覺得受到攻擊,便啟動防禦機制加以反擊或逃避。


在創傷反應下,我們壓抑自身的各種疑惑、不滿、需求,放任腦中的小劇場胡亂上演,沒有勇氣與對方核對真實的想法,或是索性切斷所有情感連結,讓自己逃離關係中的痛苦。


分手,是自癒的開始



關係的重要意義在於,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建構出「我是誰」的概念。不同於朋友、同事間的互動,親密關係帶我們進入更深的層次,去挖掘真實的自己


分手後,不論是透過心理學的課程、找專業的諮商師聊聊,我們都在鼓起勇氣把紗布掀開,忍著痛慢慢去清創傷口,去認識自己的內在小孩,去意識到自己在關係裡的重複模式,建立更健康完整的自我。


分手的覆盤,也要小心不要落入自我責備中,想著當初如果⋯⋯就好了,既然我們也無法與對方核實真實的想法,我們能做的,就是專注在梳理與自己的關係。一旦讓許多埋藏潛意識的信念浮上意識層面,我們就有辦法慢慢開始解決這些課題。


假如還在關係中的人,我強烈建議在卡關時,去尋求伴侶諮商的專業協助,畢竟在關係裡的當事人受困在自己的情緒中,兩人都很難客觀去看待關係中的問題,需要專業的第三人以更高的視角幫雙方翻譯出內心的真實想法,確實去核對彼此的需求,最後兩人決定不論是修復關係繼續牽手走下去,或是意識到差異過大而決定放手,都能更無憾地放下。


相信這種時候,才能更坦然地說出「我們是和平分手」。


分手的朋友,如果想好好療癒自己,也不妨借助專業的協助,在自癒的旅程中釐清自己在感情中的盲點與想望。祝福在分手療癒的路上,我們都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一起迎接下一段幸福!


Photo by Mayur Gala on Unsplash

Photo by Mayur Gala on Unsplash



avatar-img
大溪地娜娜的蛋黃酥派對
6會員
12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大溪地娜娜的蛋黃酥派對!這裡是我的人生體驗筆記,關於自我成長、兩性關係與人生探問,我很享受將想法轉換成文字的梳理過程,如果我的文字能帶給你一些感動或力量,那就太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妳在最美麗的年歲進入一段關係,當時的他看起來好耀眼,妳努力成為可以跟他匹配的另一半。妳付出真心,不斷調整自己,把自己的原則、喜好、人生規劃跟他不相合的稜角一個個削掉,盡可能配合對方,因為當時妳好希望他開心。 曾經以為愛情很偉大,愛可以克服困難,改變一切。殊不知,他卻利用妳的愛,成為傷害妳的武器。
認識人的過程中,請避開「這是真愛」的想法!一旦我們套上「真愛濾鏡」,我們會不斷去強化「真愛」的信念,不自覺進入了自我腦補模式。一旦套上「真愛濾鏡」,許多小徵兆、小警訊也被柔焦處理,無法以更客觀的角度去觀察認識。 青蛙就是青蛙,別期待牠變成王子。不要一廂情願認為能用愛去改變他人,也沒有人想要被改變。
每段愛情一開始都美得像花束,為什麼走到最後卻枯萎了? 韓劇《戀愛的發現》帶著我們褪去戀愛的粉紅泡泡後,一層一層剝開,看見關係中那些不安、需求、渴望,或是被忽視的感覺,曾經在一段關係中被滋養,也在同一段關係中狠狠受到傷害,直到我們真實去面對自己,坦然接受關係中的不完美,才能找回真正的愛。
妳在最美麗的年歲進入一段關係,當時的他看起來好耀眼,妳努力成為可以跟他匹配的另一半。妳付出真心,不斷調整自己,把自己的原則、喜好、人生規劃跟他不相合的稜角一個個削掉,盡可能配合對方,因為當時妳好希望他開心。 曾經以為愛情很偉大,愛可以克服困難,改變一切。殊不知,他卻利用妳的愛,成為傷害妳的武器。
認識人的過程中,請避開「這是真愛」的想法!一旦我們套上「真愛濾鏡」,我們會不斷去強化「真愛」的信念,不自覺進入了自我腦補模式。一旦套上「真愛濾鏡」,許多小徵兆、小警訊也被柔焦處理,無法以更客觀的角度去觀察認識。 青蛙就是青蛙,別期待牠變成王子。不要一廂情願認為能用愛去改變他人,也沒有人想要被改變。
每段愛情一開始都美得像花束,為什麼走到最後卻枯萎了? 韓劇《戀愛的發現》帶著我們褪去戀愛的粉紅泡泡後,一層一層剝開,看見關係中那些不安、需求、渴望,或是被忽視的感覺,曾經在一段關係中被滋養,也在同一段關係中狠狠受到傷害,直到我們真實去面對自己,坦然接受關係中的不完美,才能找回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