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抱著股票一起入土?讓本益比與EPS成長率幫我們滾出更多的錢


EPS(每股盈餘)成長率與本益比(P/E ratio)相輔相成,這兩個參數的相互作用可以為長期投資者帶來相當驚人的報酬效果。


這不僅僅是一種勝率的問題,更是一個策略性的佈局方式。對於我們這些存股族來說,如果能在帳面獲利上取得增幅,不僅有助於資產證明,也能透過股票出借等方式獲得額外收益,讓股息收入不再是唯一的來源。


存股族往往追求穩健且長期的增值,無論是準備將來的退休金還是建立一個穩定的資產池,我們都想要抱著股票長期持有,甚至「抱到入土」的境界。


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持股能夠持續增值、帳面上有可觀的獲利,那麼除了股息之外,這些獲利也能成為額外的資金來源。這些資金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取得信貸或者出借股票賺取額外收益,這是一種在存股之外進行更靈活資產運用的方式。


大盤本益比觀察


台股的大盤本益比過去十年大約在15至18倍之間浮動,這是一個市場整體估值的指標,一般來說,個股如果本益比超過當前大盤的水位,可能意味著存在過於昂貴的風險。


然而不同公司的本益比會有很大差異,例如台積電的本益比時常高達30倍,而中華電信穩定在25倍左右。同時也有許多本益比低於10倍的績優股。這些公司的差異顯示了市場對它們未來成長潛力的不同預期。


對於多數投資者來說上市與上櫃的區別已經不再那麼重要,因為兩者都在台股的集中市場中進行交易,我們要做的也是打開同一個APP購買。只是外資出於資金規模與風險管理的考量,通常較少投資規模較小的上櫃股票,但對於我們這些個人投資者而言,這些小公司的潛力往往不可忽視。尤其是那些本益比相對較低、且成長性優良的小型公司,可能會給我們帶來超過預期的收益。


台股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市場低估了某些產業或公司,而當這些公司的基本面改善或市場終於認可它們的價值時,股價便會出現相對較快的回升。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這些被低估的寶藏。




台股淺碟市場的投資機會


台股經常被稱為「淺碟市場」,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1. 資源有限:台灣的天然資源有限,主要以砂、石英等材料發展矽工業,並專注於晶圓代工。然而,這樣的產業集中也讓台灣在半導體領域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2. 技術依賴國外:台灣雖然擁有世界頂尖的半導體製造技術,但某些高端設備及技術仍需依賴國外。這不僅是台灣的特性,也是全球科技產業的常態,沒有人可以在科技領域單打獨鬥。這也是為何台積電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有如此重要地位。
  3. 股價波動大:由於外資持股比例較高,約占台股市值的40%,台股的股價波動相對較大。外資基金、國內投信及自營商通常有年度績效的壓力,傾向於短期投資,這使得台股的股價容易受到經濟消息影響而大幅波動。比如在2008年金融海嘯及美國升息時期,外資大量撤資,導致台股劇烈波動。

雖然這些特性可能讓人認為台股是一個不穩定的市場,但其實這些波動性正好為我們創造了投資機會。因為股價下跌往往並不代表公司的基本面變差,更多時候只是市場情緒過度反應,這樣的波動就給了我們低價買入優質公司的機會。比方說我們回頭看台積電的本益比在某個時候只有13倍,顯然低於它應有的合理水位。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這就是我們應該積極把握的時機。




低本益比的價值回歸


我們常聽到的「本益比」是一個用來評估股票便宜或昂貴的重要指標。籠統的分化來看,本益比低於15倍被認為是便宜,15到18倍則屬於合理範圍,超過18倍則被認為較昂貴(跟大盤本益比區間差不多)。


當市場恐慌或者經濟形勢不佳時,許多公司的本益比會跌至不合理的低位。例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台股大盤的本益比也一度大幅下降,許多績優股的本益比跌至10倍以下。這樣的情形顯示市場情緒對股價的巨大影響,而這些波動往往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低價買入的機會。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台股的大盤本益比甚至一度降至10倍左右,許多績優股的本益比只有3至5倍,這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當一家公司擁有穩定的營收成長,而它的本益比卻因外資撤離或市場信心不足而處於低位,這樣的情況下,該公司的未來價值回歸所帶來的帳面報酬是相當可觀的。比方說某股票的本益比僅3倍,且盈餘配發率往年都高達70%,這意味著配息的收益率達到23.3%。這樣的公司通常會在配息前被市場注意到,進而導致股價上漲,這就給我們帶來了額外的收益。


低本益比時買入,當公司價值被市場重新認可,股價回升到合理範圍時,我們的帳面獲利自然會增加。對於我們這些長期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價值回歸是一種值得耐心等待的果實。




帳面獲利的倍數成長


如果我們在低本益比的時候挖掘到績優公司,其股價在市場重新認可後會隨著本益比的回升而上漲。同時,如果公司的EPS能夠持續增長,那麼股價的成長會更加驚人,這就是「複利效應」的威力。


想像一下,一家績優公司當前本益比僅5倍,EPS為10元,年成長率為10%。假如我們在這個時候以每股50元的價格買入,隨著市場開始注意到這家公司的價值,本益比上升至15倍,那麼合理的股價應該是150元,這意味著帳面獲利達到200%。如果該公司的EPS持續增長至11元,那麼股價合理價應為165元,帳面上的報酬將進一步增加。


這就是本益比與EPS共同作用下的「複利成長」。EPS成長率就像滾雪球的坡度,而本益比的低度就像雪球的濕度。越濕的雪球越容易滾得更大,這就是我們在投資中尋找低本益比且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的原因。




深化與補充知識點:台股淺碟市場的應對策略


台股的淺碟市場特性讓投資充滿挑戰,但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把握機會,降低風險。


  1. 分批進場,分散風險:由於台股的波動性較大,單次大額投資可能會受到短期波動影響,導致進場時機不佳。採取分批進場的策略可以降低風險,並且平均投資成本。此外,定期不定額的方式能幫助我們在不同的價格區間進行投資,從而獲得一個平均合理的成本價。
  2. 深入研究企業基本面:當本益比處於極低位置時,我們應更加注重企業的基本面。許多股價下跌其實是市場情緒的反應,並不意味著公司經營狀況變差。透過深入研究企業的財務報表、營運模式及產業前景,我們可以更好地判斷哪些公司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
  3. 把握本益比價值回歸的時機:我們可以將目標鎖定在低本益比的績優公司,並且觀察市場對該公司的評價何時發生變化。當市場對它的認可度提升,本益比回升至合理區間時,帳面獲利自然增加。這時可以選擇獲利了結,也可以繼續持有,享受EPS持續增長帶來的複利效果。
  4. 股票出借以增加收益:除了股息收入之外,股票出借也是一種增加收益的方式。當市場認可度提升,本益比回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持有的股票出借給其他投資者,這樣不僅能賺取股息,還能通過出借獲取額外的收益。這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有效增加現金流的方式。




台股與美股的配息文化差異


台股與美股在盈餘配發率上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也是兩者投資風格的重要區別之一。


台灣公司的盈餘配發率通常較高,這意味著公司會將更多的盈餘以現金股利的形式回饋給股東。對於我們這些投資者來說,這樣的高配息模式能讓我們自由決定這些現金股利的用途,是要再投資原股票,還是選擇分散投資到其他標的,這樣的靈活性大大提高了我們資產的運用空間。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迷途的羊羹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